APP下载

李骏院士:智能汽车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工程

2020-11-28吕钊凤

工业经济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院士自动汽车

文/本刊记者 吕钊凤

“实施智能汽车创新战略是国家工程,需要举国体制的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 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成为指导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已经获得了全行业认可。接下来,如何落实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8月29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在做主旨报告时首次提出:“实施智能汽车创新战略是国家工程,需要举国体制的创新。”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面向2035 的创新规划,李骏院士担任第17 组(能源交通组)的组长。他对能源交通领域的创新进行了系统思考,总结提炼得出,建设交通强国和汽车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保障,智能汽车的科技创新是国家工程。

智能汽车的科技创新,要成为国家系统工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看,智能汽车科技创新是国家工程。

李骏院士以美国为例,进行了解读。根据2019 年美国发布的重大科技趋势报告,在影响未来人类生活的20 项颠覆性科技创新技术中,有12 项跟汽车相关,分别是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智能手机与云计算、智慧城市、混合现实、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先进数码设备、先进材料、增材制造、绿色能源、对抗全球气候变化技术。

李骏院士对与汽车领域深度相关的这12 项重大创新技术分别进行了分析。比如物联网技术:汽车作为未来的移动终端,是构成物联网的重要一环,IoT 与汽车的结合将催生出变革性的汽车新技术和新模式;还有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什么是自动驾驶?就是在车上装了一个机器人来驾驶汽车,最强相关的。

李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他表示:“美国政府已经将自动驾驶汽车提升到‘国家科技’的高度,借助自动驾驶汽车拉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从美国政府的做法看,自动驾驶汽车就是‘国家科技’,是一国未来强盛之本。”

其次,在汽车科技发展新趋势下,下一代汽车具备的科技创新特征。

具体到汽车领域,目前,全球汽车科技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单车智能的内涵正在改变,构建支撑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设施ISAD 已经形成共识;欧美日打造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新国际标准,未来在自动驾驶领域里面,国际标准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

李骏院士指出,在这一轮全球汽车科技创新发展的大潮中,已经产生了五个领跑者,分别是特斯拉、美国加州的Robo-Taxi、丰田e-Palette 代表的移动生活空间理念、欧盟5G 汽车、美国Nikola Tre 氢燃料电池智能卡车。

结合汽车科技发展趋势,以及领跑者的特点,李骏院士总结出下一代智能汽车具备的科技创新六大特征:一是零排放;二是汽车成为数据终端和IoT 移动节点;三是软件驱动整车产品研发与企业生产经营;四是大数据及AI 赋能;五是汽车要进入新的象限,从一般代步工具向自主运载场景发展;六是共享经济,汽车参与共享经济,是共享经济中最大的收益。

如果要给下一代高科技汽车下个定义,李骏院士认为是“更安全、更绿色、更互联、更智能、更魅力、更人性的汽车”。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汽车的作用功能、结构、标准、设计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最后,作为国家工程,我国智能汽车应该如何发展?路线图应该是怎样的?

李骏院士指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首先要有自己的标准。”具体来说,李骏院士介绍了我国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的总体思路——“3-4-2-1”发展战略。

实施3 大布局:宏观层面,进行中国特色的支撑自动驾驶汽车的智慧城市设施布局。在整个城市中进行布局,而不是单建示范区;中观层面,进行中国特色的支撑自动驾驶汽车的智慧交通设施布局;微观层面,进行下一代汽车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体系布局。

强化4 大融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汽车”融合一体化。

实现2 大创新:前瞻性技术创新+ 颠覆性技术创新。

最终实现1 个目标:打造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

李骏院士最后说:“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下滑,不仅是疫情造成的。从2017 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产值就进入下行通道,必须找到新的转型升级机会,必须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智能型服务企业。”

猜你喜欢

院士自动汽车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自动捕盗机
汽车的“出卖”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
院士速递
关于自动驾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