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28王智斌张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司汀天麻证候

王智斌,张倩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西安 71003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被称为耳石症,是一种因头部体位改变而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在临床眩晕病症中发生率较高,约占20%,常伴有严重眩晕、眼震、恶心呕吐、无法站立及纳呆乏力等症状,属于最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1]。BPPV的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多见于老年群体,具有自限性、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BPPV的方法主要是手法复位,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复位后易发生失衡漂浮、头晕昏沉、站立不稳等残余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2]。倍他司汀是一类组胺H1受体激动药,具有增加脑内血流量、扩张脑部血管、促进内淋巴吸收、抑制淋巴内水肿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3]。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BPPV更具优势,疗效更优,病程更短[4]。本研究中旨在探讨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200例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纳入标准[5]:确诊为BPPV,且复位后仍伴有残余头晕,即患者在进行手法复位后,行Dix-Hallpike与Roll试验检查,无位置性眼震及眩晕症状,但存在残余症状;年龄≥60 岁,且<85 岁;病历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较好,遵医嘱口服中药汤剂;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器质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占位性病变,颈椎病,中耳炎,梅尼埃综合征,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其他类型眩晕,如精神性眩晕、耳源性眩晕等;肝阳上亢型肝阳上亢与气血亏虚证候;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及相关成分过敏;近期服用过其他治疗眩晕的药物;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等导致无法配合本研究;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研究。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本研究通过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改善微循环、强迫体位及健康宣教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规格6 mg)治疗,6~12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天麻汤治疗。组方:天麻12 g、半夏12 g、茯苓20 g、白术15 g、泽泻24 g、陈皮12 g、黄芪45 g、柴胡12 g、生姜12 g、大枣 10 g、甘草6 g。若患者伴有较为严重的失眠、焦虑、多梦,则加入夜交藤与酸枣仁;若患者眩晕症状严重,则加入代赭石与旋覆花。水煎服用,2 次/d,400 ml/d。2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1)疗效评价标准:应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价治疗效果[6]。该量表共包含25个项目,分别对患者的功能、情感及躯体情况进行评估。满分100分,每个项目计0、2、4分,0分代表“否”,2分代表“有时”,4分代表“是”。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被影响的程度越严重,即生活质量越差;≤30分为轻度障碍,31~60分为中度障碍,>60分为重度障碍。(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2组治疗前后的眩晕、恶心呕吐等证候进行评价,以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7]。主证表现为眩晕,分级为0、2、4、6分,0分代表“无”,2分代表“轻微”,4分代表“中度”,6分代表“重度”。次证包括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头痛及汗出肢冷,兼证包括肢体震颤、头蒙、心悸等19项,分级均为0、1、2、3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3)眩晕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2组治疗前后的眩晕情况进行评估[8]。该方法操作简便,即在纸上画一条10 cm的横线,指导患者画垂直线来标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适用于评价患者残余头晕程度。总分10分,0分代表无眩晕及不适感,10分代表症状最严重,1~3分为轻度眩晕,4~6分为中度眩晕,≥7分为重度眩晕。(4)复发率:2组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情况。(5)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焦虑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的功能、情感及躯体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情感及躯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3)。

表3 2组BPPV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2.3 2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4)。

表4 2组BPPV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2.4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嗜睡2例,恶心呕吐1例,焦虑1例,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嗜睡5例,恶心呕吐3例,焦虑2例,低血压4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未发生过敏、临床症状加重等现象。

3 讨 论

眩晕类疾病在临床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常伴有自觉旋转、自觉外物旋转以及不能自主等症状。据统计,20%~30%的患者存在眩晕,其中以BPPV较为常见,其也是耳鼻喉科最多见的眩晕类疾病[9]。随着临床对BPPV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发现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远高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提示要尤为关注老年人群BPPV的治疗[10]。目前,手法复位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疗效尚可,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在复位后易发生站立不稳、昏沉不适等残余头晕症状。老年患者在复位后残余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且持续时间更长,严重时会诱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寻找更彻底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1]。BPPV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BPPV无法明确病因,而继发性BPPV可确定病因。老年BPPV的发生多与其血管硬化造成小脑与脑干后循环缺血有关[12]。倍他司汀是一种组胺类药物,可通过激动组胺H1受体,同时拮抗H3受体,发挥改善微循环、增加前庭与耳蜗血流量、促进内淋巴液吸收、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控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此外,其还可增强患者内耳毛细胞的稳定性,减轻迷路积水,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尤其适用于内耳眩晕症患者的治疗[13]。虽然西医治疗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同时无法兼顾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BPPV更具优势,取长补短,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较低[14]。

中医学认为,BPPV属眩晕范畴,病机多为风、虚、痰,多因脾失健运、气机不畅、痰邪逆上、虚风内扰所致,常与脾、肝、肾功能失调相关[15]。自拟天麻汤方中的天麻平肝熄风、定眩祛风、平肝潜阳;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化痰、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水、宁心渗湿;白术健脾、燥湿化痰;泽泻温肾利水、泄热化浊;黄芪益气健脾;柴胡疏肝解郁;生姜化痰止吐;大枣补脾和胃、解毒;甘草性味甘平、调和诸药[16]。合而用之,共奏熄风祛痰、健脾燥湿、定眩通络之功效。雷华斌等[17]研究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于BPPV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徐静等[18]研究发现,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于老年BPPV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关于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PPV患者的疗效鲜少报道。本研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中医药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其临床体征,患者恢复情况较好;观察组功能、情感及躯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药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自拟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司汀天麻证候
神奇的天麻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