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行业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初探
——以马钢集团为例

2020-11-28平梦莹杜文意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物流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马钢钢铁行业供应链

陈 杰,李 奕,平梦莹,杜文意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品升级研发速度的提升,较多的企业更注重自身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问题,而忽略供应链整体协同的一体化战略。由于企业忽视了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而使得企业在应对各种风险时,难以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方法。目前,企业仅以推行绿色供应链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导向,而缺少完善的系统管理与控制。钢铁企业在当今低碳经济时代的前提下,应该对现有的设施设备和技术进行整体的升级改造,加强钢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气体的控制和管理[1]。本文以马钢集团为中心,通过对马钢集团的绿色供应链结构和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预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供应链风险应对方法与手段。在面对当前钢铁市场日益险峻的发展形势下,只有应对供应链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发挥其绿色供应链的最大优势与效果。帮助我国钢铁企业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以及使得企业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设备高效率的利用。

在21世纪的今天,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与环境优化问题依然是困扰世界的难题,尤其是钢铁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虽近几年钢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其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准,企业内部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影响企业发展的危机。能源的高消耗和有害气体的高污染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国的钢铁企业。钢铁企业在实行绿色供应链过程中,往往将重心放在了供应链的运行状态和企业如何获得更高的收益上面,以至于企业在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空白,企业并没关注到它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是保证绿色供应链正常合理运行的首要前提,其也可能会成为一种导致绿色供应链处于停滞或者中断状态下难以控制的因素。只有对绿色供应链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借助风险应对体制才能维持企业绿色供应链日常运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钢铁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相对于传统零售行业的供应链而言,不仅仅是从原材料的源头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分销商—产品零售商—最终客户的单一走向流程,而是将逆向物流的相关理论与活动的并入。其中:包括企业将一些失去其本身使用价值或者报废的商品进行回收与降解并进行重复利用的流程。它是基于绿色制造的基本思想与新型生产技术的结合,使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采用环保的加工技术,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对于新兴的绿色供应链赋予了新的要求,将其应用于当今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特殊环境下。通过对供应链风险的把控,在原有的生产加工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并且依托企业新建立的风险管理体制来完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双重危机的处理和规避能力。

1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情况简述

1.1 马钢集团简介

马钢集团是我国比较知名的大型钢铁企业,同时也是上市企业,由安徽省授权管理经营的国企,有员工将近五万人,具备的规模能够生产将近三千万吨的钢,已经构建成了以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核心的上下游供应链关联产业,并且已经主导了国家能源产业的战略性格局。

目前马钢集团(马鞍山钢铁)每年能够生产铁1.4亿吨、钢材1 400万吨。企业炼制钢铁所需要的原材料包括铁原料、碳原料等原燃辅料每年5 000多万吨,其中铁原料占60%,包括进口的铁矿石和自产的铁矿石,其皆通过水运的方式送达到企业。煤炭原料的需求约为每年1 100万吨,多数情况是借助铁路运输的方式送达企业,水运作为额外的补充;辅料的需求为每年800多万吨,多数情况是通过水运方式送达企业,铁路运输方式作为额外补充,从国外进口的焦炭约为每年300万吨,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企业高炉炼制出来的产品主要有铁水和水渣。其中铁水约为每年1 500万吨,采用鱼雷罐在自有的铁路上进行调运,供各个炼制钢材的部门使用。水渣每年大概能够生产500万吨,通过水路和公路等运输方式销售到市场上。炼制钢材的原料除了铁水以外还需废钢生铁、辅料、合金等约为每年500万吨,其中废钢生铁占到65%,多数情况通过水路运输方式送达,公路运输作为补充;辅料占25%,水路运输占比55%,铁路运输占比45%;合金占比约为10%,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到达。钢轧工序多数采用短流程连接的方式,少数情况使用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方式。钢材产品每年能生产1 800万吨,主要包括板带、型材、线材、轮轴等,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运送到客户手中,其中水运占比40%,铁路占比35%,公路占比25%。

现在大名鼎鼎的马钢集团最初的企业名称叫做马鞍山钢铁厂,于1958年创立了当时的马鞍山钢铁公司,企业在经营数年之后,公司在主体性质上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创立了后来的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98年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将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了现在所熟知的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钢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填补了国家在钢铁制造等领域上存在的诸多空白。创造了一条条具备高新技术的生产线和加工生产设备,并因此获得了“江南一枝花”和“中国钢铁第一股”的美誉。

随着近几年高新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马钢集团以创新和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迅速调整产业结构,顺应政府的市场调控政策,完成了令人震惊的400多亿元的投资转型。完成了长材、板带、轮轴三大产品的技术换代升级和众多产品的自主研发,建设了“1+N”多元一体化的战略格局。面对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马钢正在汲取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发展自身的物流能力和生产能力,开拓广阔的销售市场,实现企业向现代化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将马钢集团建设成生态智能型钢铁企业。

1.2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结构

马钢集团作为钢铁行业的标杆企业,力图通过利用绿色供应链的优势来改变目前钢铁行业微利润的现状。马钢集团也是作为钢铁行业领域率先构建绿色供应链的代表性企业,同样也在扮演着商品制造者、生产者的角色。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钢铁企业而言,马钢集团的绿色供应链是正向绿色供应链与反向绿色供应链的结合。正向绿色供应链是将马钢集团作为中心点,从生产钢铁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再经过钢铁企业的加工与制造,传递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而反向绿色供应链是从最终客户开始到其源头钢铁原材料供应商所形成的循环往复的网链结构。反向绿色供应链的涵义包括废旧商品(包括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处理与深加工以及它的回收再利用。绿色供应链存在的意义在于添加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与废弃物充分回收与利用等思想,使得实际运行情况与理论的框架相结合,极大地推动其可实施性。

马钢集团的采购端是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这些材料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例如通过世界所公认的ISO14000环境认证标准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和筛选,试图从源头开始甄别,找出利于本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的原材料供应商。像生铁、焦煤的品质是否达到再回收利用的标准将直接影响企业绿色供应链的运行效率。绿色供应链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降低或改善。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今天,绿色供应链的运行情况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马钢集团而言,在收支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源也将会越高。

对于马钢集团的生产制造环节而言,其接收到的原材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上游供应商直接提供的原材料,另一方面是由最终用户所提供给企业回收再利用所得到的原材料。这些被企业采购用来生产加工的原材料经过企业运用特殊的加工工艺与设备进行相应处理和深加工,得到的半成品和产成品再经由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运送到下游分销商或者经销商的手中。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原材料加工时间的安排对于钢铁企业的生产而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钢集团内部有着自己研发的仓储管理系统、生产加工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云仓平台系统等。其作用在于服务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的运作,将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供应环节进行相应的融合。

马钢集团的运输销售是企业的核心环节,马钢的运输环节涉及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等。其供应商与客户遍布世界各地,虽然运输环节历经磨炼和考验,但运输能力得到了同行企业以及物流企业的信赖与认可。对于销售环节而言,马钢有着自己的电商交易平台,客户可以在网上自助下单,企业通过终端获取客户的订单信息,并且发送给企业的生产部门和运输部门。通过其将货物送达到客户手中并完成备案记录,方便企业进行下一生产周期或者下一季度的生产预测。顾客也可以通过APP查询到订单的详情以及货物运输状态,可以和上级乃至马钢集团进行信息的沟通。企业所提供给客户的运输服务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企业依靠自身建立的物流运输体系,二是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车辆与运输、配送、储存等相关服务的支持。从长远方面考虑,自身的运输体系能够驱使企业的绿色供应链走向成熟,因此绿色供应链的构建更加完善和系统化。绿色供应链概念性理论的提出对钢铁行业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和产成品的销售运输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水平和要求。

1.3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3.1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

由于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导致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老旧、加工工艺落后、内部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马钢集团也存在上述问题,并且马钢集团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出现各种风险时难以去及时的应对。马钢绿色供应链的理论模型构建已经初步成型,但苦于设备、系统、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并没有达到行业领先水准,导致绿色供应链的推进工作相对缓慢。

目前企业试图从运输、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改善,使之能够达成整体的战略目标,完成马钢集团由原来传统的供应链向绿色供应链的转变。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通过实现绿色供应链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鉴于国内钢铁行业绿色供应链方面存在诸多的空白,马钢集团一边借鉴国外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方法,一边摸索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尽管在科技研发、仓储建设、物流运输方面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苦于风险管理方面企业还存在较大的漏洞与误区。即使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能够运行下去,但也面临一些突发的问题和情况,企业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次,一些影响供应链运行的小风险,由于得不到管理层的重视,导致问题被一步步放大,最终导致企业面临无法挽回的后果。

马钢集团在建设绿色供应链方面并没有关注到风险管理对于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性。马钢集团在硬件设施方面进行了完善,利用企业自身的区位优势实行水铁联运,降低汽车运输的货流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并且马钢集团高层人员计划采用燃料为绿色能源的运输车辆代替一直以来沿用的传统车辆来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使用绿色节能资源的号召与要求。同时也加强了船舶和配套码头的建设,通过推动LNG动力船舶的建造和升级来满足国家、社会对于绿色物流的要求。并且淘汰一批排放不达标、建造不合格和存在安全运输隐患的车辆与船舶。以保证企业的运输车辆与船舶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企业一直在关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新技术与装备。利用RFID射频技术、大数据技术、GPS、GIS等技术来为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保驾护航。在钢铁产品吊装方面,采用无人化的操作设备,以及仓储方面的新技术。一方面提升了整体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生产流通环节的绿色化。优化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服务效率变得更高效。

1.3.2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对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概念比较模糊

马钢集团内部并没有意识到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由于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态势在国内而言并不成熟,马钢集团在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同时也在摸索着,目前企业只注重硬件设施上的更新,而忽略管理和运营模式与国外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国外最先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国内的发展主要采用了借鉴的方式,将他们的模式复制到了国内,并没有对这一模块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对相应理论思想的探索不够透彻,而忽略风险因素会给绿色供应链带来什么程度上的影响。马钢集团的内部员工也仅仅在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损失之后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极大地浪费了企业较多的重要资源,影响了集团的正常运转。

(2)设施设备与加工工艺的落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钢铁行业受到“大跃进”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钢铁行业一直停滞不前,钢铁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设备、技术和人员的管理方面对比国外而言比较落后,后来经过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钢铁行业逐渐复苏。但受之前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一直追随着国外钢铁行业的脚步。马钢集团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佼佼者,试图加快钢铁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建设,达到国际领先水准与国际接轨。通过引进优秀人才、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来改变目前企业落后的现状。

(3)信息的共享性较差

虽然马钢集团自身研发一套内部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对接,但其企业员工受到访问权限的限制,导致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并不能得到共享,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上下游之间难以对货物的状态进行管控。对终端客户的信息更是难以捕捉,企业只能根据上一年的市场需求量来制定本年度的生产计划,造成企业库存的积压,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企业难以进行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因此马钢集团目前应该试图将重心转向企业内部智能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完善部门之间、上下工序之间和流程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性,进一步实现生产加工等方面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流通性。

(4)缺乏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马钢集团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使得企业在面临各种突发的风险时,仅仅依靠管理者自己的主观想法来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管理者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当意见出现较大的分歧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可行方案,这就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风险的来源种类相对较多,假若管理者不能够及时的去识别各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那么企业自身的绿色供应链可能会遭受到停止运营的危机。为解决这些所存在的危机将极大地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风险分析

马钢集团的绿色供应链在运作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风险的威胁。钢铁行业的绿色供应链存在的风险主要来源包括企业内部环节带来的风险和外部市场环境风险,外部风险主要体现在钢铁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供应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以及外部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内部风险体现在企业内部各生产加工工序部门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化和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和智能化等,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绿色供应链风险控制管理体制来降低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对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影响[2]。

2.1 外部风险

2.1.1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导致企业自身制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不切实际,钢铁行业随着产能的高居不下,不得不依靠企业转型、合并升级等方法来改变目前的困境。钢铁是国家的能源行业一直被国家所掌控着,因此钢铁行业进出的壁垒很高,企业难以退出当前的行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和改变来推动着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市场份额的固定,导致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马钢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归根到底在于其绿色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强与链条上其他企业的合作以及采取方法手段稳固绿色供应链才能减少风险对马钢集团造成的影响。

2.1.2 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一些人们难以去控制的风险因素,马钢集团无法预测到这类风险发生的时间以及计算出会造成企业多大程度上的损失。自然环境风险包括海啸、地震、火山喷发等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企业存在大量的固定设施设备,如果一旦受到自然环境灾害的影响,会危害影响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厂房及设施。不可避免会造成供应链的中断,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也会因此受到经济损失,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这些风险都应该被企业所洞察到,以保证在发生这些自然环境灾害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伤害降到最低,保证供应链运行。

2.1.3 经济风险

马钢集团的绿色供应链在经济上也容易受到影响,例如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税收和政府政策等方面。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导致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废弃物回收方面产生问题,企业会出现原材料采购的花费超出预期的情况,马钢集团的原材料供应商遍布国内外,汇率的波动影响着原材料采购的数量,这给企业的仓储环节和销售环节带来困难。而且像马钢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一旦发生短缺或者中断供应,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绿色供应链正常生产运行,供应链上的其他上下游企业会受到极大程度上的波及,因而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去估量的。

2.2 内部风险

2.2.1 供应风险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所遇到的风险包括在钢铁原材料的采购上企业不能够得到稳定的供应,而且马钢集团自身的生产加工部门也会因为决策的不正确出现意外情况导致钢铁在正常生产作业中出现中断等情况。例如产品交货周期的延迟、成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原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生产加工环节任务的执行。其次,客户所购买钢材等商品的及时供应关乎着马钢集团生存的命脉。只有通过对客户、分销商订单的及时、快速响应等手段与方法来维持马钢集团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合作的关系,从而提升马钢集团自身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占比,与此同时通过上述手段来帮助企业增加收益和扩大利润源。在当前钢铁行业日益险峻的竞争环境下,对于马钢集团而言依靠着钢材的稳定和持续的供应来赢得客户的信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2.2.2 需求风险

由于钢铁市场需求预测的差异性,马钢集团在进行预测下一季的销售情况时,会参照本周期集团内部各个销售部门的业绩情况。而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产品的需求会随着供应链的传递性产生逐级放大现象。这会造成企业为了保障供应的稳定而采取扩大产能的措施,这势必会导致库存的积压,从而影响企业资金和商品的流通。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一些传统商品很难与现在的高新产品竞争,更多的客户需要企业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企业如不能对市场的需求信息进行准确的捕捉以及企业内部信息不能够及时的共享势必会导致风险因素对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害[3]。

3 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应对策略与建议

3.1 绿色供应链风险应急机制的建立

钢铁作为国家的能源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钢铁企业任重而道远。由于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上的企业众多,这么庞大的供应链系统,若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绿色供应链的运营都会受到影响。马钢集团作为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一旦企业自身出现问题必然波及链条上其他的企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在此前提下,马钢集团应该建立风险应急体制,由领导者组织行业专家建立应急小组,以保证企业在出现各种危机时能够及时的去应对。马钢集团应急小组的成立能够极大程度地对风险进行规避和管理,并且对一些将会对企业正常生产活动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提前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发生的危机。应急小组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协作,对企业内部供应链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流程环节进行系统化、准确化的控制,力求将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企业的可控范围内,对各环节带来的风险进行把控,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尽量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4]。

3.2 信息平台的建设

马钢集团应该建立透明的信息平台,将企业内部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信息共享给员工,方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和协作,杜绝部门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将马钢集团总部的信息共享给上下游企业,方便马钢总部与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减少对供应链风险对马钢集团、链条上的企业以及整条绿色供应链造成的冲击。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捕捉市场上最新的行情与动态,从而进一步掌控市场,调控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并且也能够借助平台信息系统监控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指令改变当前的运行状态,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加强企业绿色供应链整体的协同运作,保障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运行和信息传递的通畅性。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安全设施建设,防止企业一些机密信息的泄露,使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

3.3 绿色供应链运行效率的提升

马钢集团在技术和加工技艺方面并未处在国际的前沿,因此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以减少外部风险对于企业绿色供应链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国外企业在系统技术上的对标,以及钢铁物流前沿技术上的跟进,来逐步提升主业的服务效率,从而推动马钢集团在经济效益上的提高。同时在战略型贸易伙伴中寻求更稳定并且长期的贸易合作,提升绿色供应链的整体水平与稳定性,优化绿色供应链结构,未来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单个企业运营效率上的提升并不能带动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的改变,它需要供应链上企业都能够实现质的飞跃。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也必不可少,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达到更高的层次,促进了企业文化认同感,加大了处理应急风险的能力。

4 结束语

我国钢铁行业的形势日益严峻,产能高居不下,市场环境飘忽不定。马钢集团企业力求通过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装备更新等问题带来的困扰,由传统供应链向绿色供应链转变的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这是马钢集团所顾虑的核心。商品的价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尽管绿色供应链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本身的利润源,但其构建所花费的成本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是需要企业去关注的,绿色供应链不仅仅需要强大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而且由于马钢集团在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风险管理对马钢集团绿色供应链的影响,企业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就远远背离了原本建设绿色供应链的初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营。无论是钢铁行业还是普通的零售业只有了解了风险管理对于绿色供应链构建的重要性,才能使企业重视风险管理所存在的价值,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推动国内钢铁行业的进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准,树立行业的标杆。

猜你喜欢

马钢钢铁行业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马钢华阳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马钢精炼300 t RH炉喷补台车喷补方法的研究
马钢11号高炉风口喂线护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