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洲象的保护现状
2020-11-28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1)
0 引言
亚洲象是我国濒危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尚勇、勐腊、勐养三个次级保护区内,它的总数约占中国亚洲象总数的80%,其中尚勇子保护区60~80头、勐腊子保护区30~36头、勐养子保护区100~120头,并且分布呈现片段化趋势,监测和保护的难度大[1]。同时,由于经济利益引起的人象冲突、栖息地的破碎化等现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亚洲象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1 亚洲象的分布
根据历史记载,由于群居生活的优势和强大的防御能力,约10万头的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于从中东到中国黄河东部之间的相关地区。后来由于环境改变和气候的剧烈变化等原因,导致大量亚洲象不适应环境逐渐消失。目前,世界野生亚洲象的数量约为3万至5万头,而分布于中国境内的数量约为250头[2]。因此,修复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1.1 亚洲象的栖息地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到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从1960年开始,人们陆陆续续扩大开垦面积种植经济作物——橡胶。20世纪时期,因为橡胶原材料的国际需求量大,种植橡胶能使种植园主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所以导致开垦面积逐渐蔓延,西双版纳地区原有的植被版图受到破坏,甚至产生生态断带和地理阻隔,如勐醒—象明—易武的生态断带;尚勇—勐腊地区与思茅—勐养地区之间的地理阻隔[3]。人们过度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使亚洲象活动和取食的领地逐渐减少。道路建设和旅游业的开展也会加速象群的生存环境的“岛屿化”,各分区之间的基因交流被阻隔,近亲衰退使亚洲象的生活能力降低。
1.2 亚洲象的食性
亚洲象的食物需求量大,成年大象每天吃135-300kg(Sukumar,1989),所以食物的分布直接影响了亚洲象的种群分布,限制了象群的数目。中国野生亚洲象可以取食多数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名录包括共计32目、62科、162属、240种,野生亚洲象主要喜食的本土物种有:马唐属、竹类、野芭蕉、重阳木等植物;人工饲养的亚洲象主要食用禾本科甘蔗、象草、粽叶芦、玉米等。《中国亚洲象研究》一书中所列出的野生亚洲象采食食物共有141种(陈明勇,2006);姜志诚等人通过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片区内,野生象群的粪便分析和跟踪调查,研究发现106种植物在亚洲象的食谱中。
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会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而影响亚洲象季节性分布格局。林柳等人研究发现,在雨季,温度较高,降水量比较充沛,亚洲象大多取食生长旺盛的竹类以及禾本科类植物;在旱季,温度降低,降水量也减少,亚洲象的主要食物处于生长末期,供不应求,面对生存危机的象群不得不迁徙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此外,何长欢等人研究表明,人类大面积种植的橡胶树像巨大的抽水机,导致野生动物可饮用的地表水迅速减少,影响亚洲象的生存和分布。
2 亚洲象的生存现状
根据野象化石的分布、历史记载、迁徙踪迹等数据,显示亚洲象的分布区域和范围总体处于变化中。拥有5千年进化历史的亚洲象高度特化,对阳光、水分、温度、食物等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生态位较窄。因此,亚洲象的迁徙路线也受限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北方的亚洲象迁徙的总趋势是逐渐南移(中间有反复),从最北的阳原盆地和黄河下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到岭南、闽南等地,南移到云南省勐腊、盈江、景洪等县的北境[4]。现在它们主要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活动,而影响野外亚洲象生存的因素促使亚洲象迁徙,在该地区内存在人象冲突的风险区域约占22.77%,主要集中在勐海、景洪、勐腊等县的中部和北部,沿南北走向分布广泛(Wenwen Li,2018)。宗建坤等人研究显示,目前亚洲象在诸多生存压力的影响下有北移的趋势。
2.1 人象冲突
亚洲象与人类之间逐渐加剧的冲突是保护濒危动物事业的重大挑战。随着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的增加、野生动物数量增多、人类生活区和亚洲象分布区的重叠,使人类与亚洲象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由于经济、自然、生态等原因引起的人象冲突日益严重,主要有亚洲象破坏庄稼、伤害家畜和家禽、伤及人类3种肇事类型(沈洁滢,2015)。亚洲象在“破碎化”的栖息环境中寻求食物的本能导致它们取食数量丰富且集中种植的农作物(水稻、香蕉、甘蔗、玉米等),期间对橡胶、辣椒等不适口农作物的踩踏等行为,给农民造成了大量财产的损失,是人象冲突的主要原因。同时对玉米等农作物的依赖性会导致亚洲象食性的改变[5],残留的农药化肥不利于亚洲象的生存健康。种植园区对天然热带雨林的侵占以及人类的干扰甚至会影响象群的繁殖潜力,不利于亚洲象的保护和数目的扩增(Ruchun Tang,2020)。刘鹏等人研究发现,亚洲象栖息地附近的农田是易于发生象损的区域。窦亚权等人认为,群居生活的大型野生动物——亚洲象破坏力大,在冲突中可能造成人类、家禽和家畜的伤亡,也可能因被报复猎杀导致数目减少。
2.2 偷猎象牙
象牙贸易带来的非法收益促使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偷猎野生象群,为了获得象牙,偷猎者在非洲每15分钟就通过非法途径杀死一头大象,也既是,每天有96头亚洲象遇害。据统计,2011年至2012年间,非洲大陆约有2.5万头至2.2万头大象死于偷猎(Yang Yu,2017)。而切下来的象牙再通过黑市出售。娜奥米·拉尔森等人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非法猎杀大象监控”项目报告,发现非法偷猎的数据在2011年达到顶峰后,稳定在不可接受的“高水平”,而且人类的捕杀是亚洲象数量突然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亚洲象的保护
3.1 栖息地建设
栖息地是亚洲象获取食物和生存空间的主要来源。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丧失,但是栖息地内森林植被的恢复会影响草丛和稀疏灌丛的分布和数量,导致亚洲象食物减少。许海龙等人认为,合理规划生境建设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降低当地居民种植园区的建设对亚洲象群的分布、取食、迁徙的影响(Liu, P.,2017)。
3.1.1 生态廊道规划
刘鹏等人研究表明,通过栖息地适宜度评价,建议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拓展栖息地,基于象群对环境因素的选择性和迁徙规律建立生态廊道,引导亚洲象群向外延伸,可以减少种内资源竞争。林柳等人研究表明,中老跨境联合建立亚洲象生态走廊带可以减少偷猎威胁、人象冲突、恢复和增大亚洲象生存空间,促进亚洲象数目的扩增和后代的繁育。生态廊道的科学选址和保护设施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道路、噪音、光、人流和物流等因素对野生动物迁徙、扩散、交流的干扰。同时,人们还需要优化相连接的优质栖息地之间的分布距离,降低恢复或建设廊道工程(隧道、桥梁)的成本(龚明昊,2015)。利用遥感技术对亚洲象生态廊道所处生态系统动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数据进行遥感监测,完善监测保护体系(孙永光,2013)。
3.1.2 积极地人为干预
调查分析亚洲象在环境中出现的时间和范围,以及主要利用的生存资源,设计植被陆地分布格局和调整生态廊道的走向,引导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区远离人类活动区;监测生态廊道中对亚洲象生存状况影响较大的因素,适时调控。比如,在干旱季节或者食物短缺的时期,人为调整生态因素:通过引流、人工降雨等方式增加水量;在繁殖季节,激素诱导或食物诱导亚洲象到达特定栖息区域,集中保护,促进象群间基因交流,增加后代数目;根据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拓展亚洲象食谱甚至改变其食谱(Yao R.,2019);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象群首领进行标记定位,准确监测象群位置、生存、繁衍的状况;将亚洲象塑造成动物明星,如在国家的支持下设计成为大型赛事的吉祥物、动漫的主角等,提高舆论关注度,扩大保护亚洲象的队伍,有效减少人象冲突和偷猎;国家扶持适合当地居民的产业,教授他们除种植经济林之外的谋生技艺,如养殖蜜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
3.2 法制宣传和教育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濒危物种公约》)旨在确保涉及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不会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通过非法捕杀大象监控系统(MIKE)和大象贸易信息系统(ETIS)两个监测方案对全球象牙交易政策进行评估和约束。
3.2.1 象牙禁令
合法象牙交易体系始于2006年,中国是非法象牙市场中象牙购买率最高的国家,美国也是前五大消费国之一。传统象牙雕刻还曾被中国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Gao& Clark,2014)。但是从2016年开始,中国政府承诺要做到“几乎全面禁止象牙或象牙制品的进出口”,不允许在中国境内进行象牙贸易,关闭相关店铺和工厂,登记并妥善处理合法囤积的象牙,研发象牙替代品(Yang Yu,2016)。由于执法难度大,彻底遏制偷猎和非法象牙贸易,任重而道远。
3.2.2 监测预警
开展对保护大型濒危动物的法制宣传和教育,亚洲象活动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普及提高了当地村民对亚洲象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的认识。许海龙等人认为,需要在亚洲象经常出没的地方设立警告标志,并利用红外相机对误入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亚洲象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警,并向亚洲象特别信息管理系统汇报,减少人象冲突造成的事故,同时建立全面的亚洲象监控系统。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意愿和财政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要与保险公司合作增加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发展生态旅游业等,减少当地村民的经济损失。
4 总结
我国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保护大型濒危哺乳动物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不同尺度保护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的热带雨林中不足250头的亚洲象[1]。加强生物多样性的跨界保护和管理,扩大亚洲象的生存空间,使亚洲象的数量持续增长,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