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高校为例

2020-11-28魏佳雨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共课社团文明

魏佳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1 引言

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中的幸福指数不断凸显,广大人民群众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事关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把内蒙古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1]。党有号召,人民有行动,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未来的接班人,掌握生态文明建设要领,可为国家、自治区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现状、对策3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由组合词发展而来,生态原指房屋、家庭住所,现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文明是相对于野蛮存在的,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2]。从国家方针政策来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为出发点,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错综复杂关系,最终使得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状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指学校、教师把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知识、历史发展过程、日常生活规范等生态文明理念传授给学生的教育过程,使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常识,具备生态文明的意识,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等教育结果。

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选取呼和浩特市6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涵盖文、理科的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学生以及部分研究生,共收回有效问卷295份,回收率98.3%。经数据统计与分析,所调查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如下。

3.1 知识储备不足

在被问到否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化这些概念时,只有12.88%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其他学生都是有所了解的,基础的生态知识也是有所掌握的,如世界环境日时间,51.86%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6月5日这个正确答案。在进行更深入调查后,结果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大部分的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如生态文明提出的时间,只有12.54%的人回答出“十七大”这个正确答案,最新环保法实施的时间,也只有24.75 %的人回答出2015年1月1日这个正确答案。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作为内蒙古地区的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两会上对内蒙古生态提出的要求,有52.54%同学能回答出正确答案,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期望。总的来看,大学生对基本的生态知识有所了解,而且关注本地区的发展趋势,但学生还是不够了解与生态文明有关的环保政策、法律规范等,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有所欠缺。

3.2 行为有待规范

在被问到学生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时,如去超市是否有自备购物袋的习惯。只有34.92%的人基本上会自备购物袋,23.39%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在没有垃圾箱的情况下,88.47%的同学能做到有垃圾箱时再扔,面对现在国家大力号召垃圾分类的时势下,学生还是连基本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都做不到,只有30.51%并且能够按照要求分放,剩下52.88%的同学扔垃圾时并不会注意分类,16.61%的同学甚至连有没有分类都没注意过。在被问到大学生对他人生态文明行为的态度时,如看到别人浪费水资源和破坏环境行为时,46.44%和53.22%的同学会过去提醒并制止他们这种行为。总的来看,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有进一步规范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行为的培养与践行。

3.3 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被问到大学生获取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的途径时,结果显示:网络占第一位,广播电视第二位,学校教育排第三,可见学校并不是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渠道。在被问到学校是否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以及一周几节时,开课的只占20.68%,也仅仅是一周一节。公共课是每一个大学生入学以后必修的课程,在公共课程中,每一门课程都涉及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笔者挑选了思修课进行调查,66.78%的同学说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老师有简单进行过生态道德意识培养教育,详细讲解该内容的只有24.41%,完全没有提及的只占8.81% 。在被问到学校是否开设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选修课以及一周几节时,只有29.49%的学生表明学校已经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大部分学校可以保障学生一周一节的选修课,9.49%的学校可以达到一周两节课的目标。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在被问到是否参与过学校组织过的植树等生态实践活动时,只有9.15%经常参加,剩下的同学不是从来没参加过就是只有那么一两次。社团是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主场所,社团活动更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与行为,然而只有25.42%的同学说学校开设了有关生态环境类社团,而53.56%的同学不了解这一情况,这说明学校根本没有这类社团又或者社团的影响力偏低,并没有发挥出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总的来看,目前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和行为有待提高等问题,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的习惯、组织多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等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和践行能力。

4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在对呼和浩特市6所高校调查问卷分析时笔者发现,只有个别大学在专业课中涉及生态文明教育,其他学校都只是在选修课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在公共课中谈及一点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应该针对不同学校特色构建专业课为主、选修课公共课为辅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在专业课中,生态文明教育要与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如工科类大学不仅要讲授工业类的知识,也要开设生态文明的专业课,使学生学会处理工业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获取工业的发展。医科类大学,也要进行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教育类,使学生在做医学实验过后,正确处理医用废弃物的处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分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

在公共课中,生态文明教育要与生态文明政策相一致。各学校都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传授好生态文明知识,如基本原理课中加强生态哲学思想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办事。在思修课中加入生态道德教育及生态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让大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中特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性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时代青年担当的责任与使命。

在选修课中,生态文明教育要查漏补缺。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补专业课和公共课中没有讲解内容的短板,合理安排选修课的设置,使选修课既不赘述专业课公共课中的内容,也不漏掉没有讲解的内容。

4.2 开展多种实践式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教育做主体,还要有充分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做辅助。学校开展了丰富的理论教育,需要进行实践检验理论教育的成果,在教育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更要进行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教育使学生更加形象、贴切地理解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也不仅仅是植树、捡垃圾这样单一的活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实践式教育。比如文学类社团,可以每月举办一次关于生态的读书分享会,品读怀特的《塞尔彭自然史》、梭罗的《瓦尔登湖》、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品读经典既可以使学生感悟当时、现在的环境状况,又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自觉的参与到保护生态的队伍中。服装类社团可以每学期举办一次环保类服装大赛,让学生自己利用旧报纸、旧衣服、矿泉水瓶等设计服装,体现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感悟生态文明,评出最具美感、时尚、环保的服装,激励学生贯彻绿色环保的服装理念。音乐环保类社团也可以播放、二次创作关于环保类的歌曲,如罗大佑的《超级市民》、五月天的《垃圾车》、迈克尔·杰克逊的《拯救世界》等,重温传唱这些歌曲,感悟人与环境的关系、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之,以社团为载体的实践式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能使大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悟生态文明,从而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效果。

4.3 大学生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理念与习惯

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二者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者,学校开展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以及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以后,完成了教育者的工作。教育对象,大学生自身需要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内化为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如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拒绝使用塑料袋购物、拒绝白色垃圾,节约用水、用电,随时关掉水龙头与电灯开关,节约资源。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出行习惯。随着经济的发达,许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殷实,学生选择自己开车上学,这就要求学生有生态文明觉悟,出行选择共享单车或公共汽车,减少碳污染的排放。现在校园越来越重视绿色校园建设,可是校园草坪总会不经意间被人们走出一条路,这也要求学生有生态文明觉悟,自觉走人工道路、不为了走捷径而践踏草坪,自觉维护好校园绿色环境。

猜你喜欢

公共课社团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对不文明说“不”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