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矿山建设问题与对策思考
——以S矿山为例

2020-11-28张世城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矿山绿色建设

张世城

(惠东嘉华材料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347)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开发利用模式粗放、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在2008年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概念,并提出了发展绿色矿业的要求。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

2 绿色矿山的内涵

绿色矿山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实现生态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矿山经营和管理模式。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是规范管理、依法办矿;其核心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高效利用、矿区和谐;管理和科技创新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可大大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健康、快速、高效发展[1]。加快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是目前我国新形势下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矿产企业一定要彻底转变原有的粗放式传统资源利用开发模式,在勘查利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3 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问题——以S矿山为例

S矿山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是某国有企业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以铅锌矿为主。经过10多年的生产建设,尾矿库已满,冶炼出了大量炉渣,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也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具体来说,S矿山的发展面临如下问题。

3.1 绿色理念不牢固

长期以来,S矿山的发展都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而缺乏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绿色理念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而非行动上,也未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价值追求[2]。企业为了顺利达成经济增长指标,在资金投入、规则制定和设施配备等方面未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重视不够,还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得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也未投入足够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资源[3,4]。

3.2 新技术应用不到位

建设绿色矿山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但S矿山的开发还全面使用现代技术,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历史欠账较多,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面临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障碍。其次,S矿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尚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解决,如环境积弊、尾矿堆积、设备老化等,影响了新技术的应用,长期徘徊在低位的经济效益上,企业缺乏“转方式、调结构”的内生动力[5,6]。

3.3 矿山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S矿山周围的环境面临着一定的破坏,形成了典型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土地资源破坏和占用,如固体废弃物污染、挤占土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二是水资源破坏,如采矿过程中产生岩粉悬浮物污染水源,采矿本身引起地下径流改道,矿区地下水位下降等;三是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如采矿排放的瓦斯、爆破引起的烟尘等。

3.4 政策落实不到位

早在2017年,我国原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有关强化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同时从用地、金融、财政等方面提出了若干行业发展的绿色支持政策。现如今,很多省级主管部门也都分别出台了本省有关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地明确了上述四类支持政策。但在S矿山的发展中,企业没有实际情况配套制定“个性化”的行动规划,导致有关政策难以真正落实下去,企业领导层未能深刻领悟政策精神核心,甚至认为建设绿色矿山投入高、收益慢、不划算,没能自发地将建设绿色矿山作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很难推动矿山可持续发展。

4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对策建议——以S矿山为例

4.1 牢固树立绿色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体现了生态文明的自然科学观,使得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时代的最强音,这给绿色矿山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此,要树立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意识,在建设绿色矿山的过程中灵活采取共建、共享、共商等方式,为矿山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水平,满足建设绿色矿山的需求。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矿山企业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建设绿色矿山是今后国内外矿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应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积极布局矿业发展的绿色产业链条,找准未来矿业发展的正确方向[7]。

4.2 强化新技术利用

绿色矿山建设离不开对新技术的应用,针对S矿山发展的相关情况,可采取以下新技术。

(1)促进废物循环利用。S矿山在开采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气体和液体废物。对于固体废渣的利用,可采取膏体废石充填采矿技术,采出废石不出井,直接回填到采空区,解决冶炼炉渣、废石、尾砂的问题。对于废水的回收利用,可以采取坑内水净化站、选矿回水处理站等方式,将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后再排出,使所有废水都达到国家标准。对于废气、粉尘的处理,可以采用湿式凿岩捕尘、喷雾洒水降尘等方法。

(2)实现工艺流程的闭环化。可将矿井提升装置与选矿破碎系统相连,井下提升上来的矿石直接进入选矿破碎仓内,冶炼水淬渣经运输后直接进入淬渣仓,杜绝泄漏污染。尾矿库则使用输送泵送达砂仓,避免遍地流沙的问题。

(3)实现生产环境的清洁化。借助5S管理等措施,及时清除不必要的东西,确保必须的物品准备到位、可随时取用,不留下任何脏物和垃圾,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确保矿山内外环境整齐清洁。

(4)推动作业过程的数字化,使用DSC控制系统对破碎、磨矿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提高选矿指标。使用井下人机定位系统、生产数据采集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实现数据、图像、语言的集中控制,提升设备操作的效率与安全性[8]。

4.3 严格处理矿区环境问题

针对矿区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一是要针对环境问题具体类型采取整治措施,如对于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固结土壤,也可通过填充的方式减少矿区空洞。又如,对于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可运用新技术减少粉尘、废气排放;二是要推动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绿色开采技术实现开采方式的科学化,生产工艺的环保化等。

4.4 严格落实配套政策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决落实支持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旧产能转变,落实供给侧改革。二是切实利用目前国家在矿产资源、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结合各种矿产资源规划,根据当地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规划。三是强化对绿色矿山建设的财政支持,把生态保护、治理的各项费用支出列进采矿工作预算中,合理增加预算定额,确保建设绿色矿山的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四是深入探索发展绿色金融,鼓励把绿色标准列入矿产企业信贷融资的审核范围,促进矿山企业实现长足发展,在矿产行业营造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9,10]。五是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有关补贴政策及标准,使矿山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健康有序开展[11]。

5 结语

通过对S矿山的实例分析,说明绿色矿山建设,应采取牢固树立绿色理念、严格落实配套政策、强化新技术研发及利用等有效对策,加快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实现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矿山绿色建设
绿色低碳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