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县规模化引种栽培檀香技术研究
2020-11-28吕金凤闫海锋王翠萍马国华
吕金凤,闫海锋,王翠萍,凌 伟,马国华
(1. 广西林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22;2.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广西 南宁 530007;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 广西 柳州 546500;4. 广西万亩檀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200; 5.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东 广州 510650)
1 引言
檀香(SantalumalbumL.)是檀香科檀香属的一种常绿半寄生小乔木,原产于印度尼西亚[1],现世界三大产地分别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我国无檀香的天然分布,中国科学学院华南植物园于1962年引种檀香,并开始栽培及进行结香技术的研究[2,3]。檀香树全身是宝,心材是名贵中药;根部及主干的碎材可提炼精油,俗称“液体黄金”;树冠幼枝和修枝剪下的枝条可作为高档制香原材料,檀香木制作的家具更是历代帝皇贵族专属檀香家具;种子可榨油,供制油漆、肥皂等。因此檀香堪称世界上最贵的木本植物,素有“黄金之树”[4]。
随着檀香经济价值的深入开发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檀香的需求日益增大。近年来,檀香作为珍贵树种的重点发展对象,在华南地区栽培种植的面积正逐步推广。据此,广西万亩檀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开始在广西上思县对檀香进行规模化引种栽培。
2 种植地概况
3 种植品种及种苗来源
本项目种植的品种为印度檀香,又称为印度老白檀。种源来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马国华的研究团队。
4 育苗技术
本项目檀香苗主要来源于种子育苗,幼苗期的寄主选用假蒿。
4.1 育苗沙床准备
在通风、遮阴的大棚内建育沙床,选新鲜干净河沙经高锰酸钾消毒液消毒处理后倒入苗床,形成20 cm高、1.2 m宽的沙床。
4.2 种子预处理及播种
参考李应兰[5]老师的文献,对檀香种子采取赤霉素浸种过夜打破休眠期的预处理后,将种子均匀、密集的撒播于沙床,表层覆盖一层1.0 cm左右的河沙,淋透水,并保持沙床湿润。
4.3 准备营养杯
营养土选用表层10 cm以下的黄心土,打碎过筛后,与生物有机肥按6∶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装填到12 cm × 15 cm的黑膜营养杯中,并在通风、遮阴的大棚内按1.2 m宽摆成苗床放备用。
4.4 幼芽上杯
待檀香种子萌发出到2~4片真叶,芽高约10 cm时,及时选择根系完整、植株健壮的檀香幼苗移栽到营养杯中,移栽当天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檀香幼苗移栽营养杯时同步扦插假蒿作为幼苗寄主植物。
4.5 苗期管理
根据天气及时淋水,营养杯表层保持湿润。定植10~15 d后喷淋一次液体氮肥,每隔40~50 d施一次液体肥,连续施3次。苗高15 cm以上,及时移苗到大棚外炼苗。一年生苗可达50 cm高以上,地径5~10 mm以上即可出圃造林。
5 种植造林
檀香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造林,但以冬季10月份至来年5月份前最佳。造林前通过砍荒、炼山,喷除草剂等方式进行全面整地,随后按按行株距 3 m × 3 m 或 3 m × 4 m 挖穴,穴的规格为80 cm × 80 cm × 60 cm。每亩种植50~55株不等。种植前,每穴施放生物有机肥5 kg,并回土拌匀。选择在阴雨天气,将高 ≥ 30 cm、地径≥3 mm的营养杯苗撕去黑色营养袋定植于种植穴,种植时尽可能保留假蒿,以保障短期寄主有助于檀香的生长。
6 寄主植物配置
檀香为根半寄生植物。檀香根系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取部分水分和养分,但主要通过根部吸盘从寄生植物获取营养。檀香的寄主植物有300多种[6],综合地上空间和地下根系的发育以及经济、效益考虑檀香寄主植物的配伍,分为短、中、长期寄主。短期寄主为檀香苗期的寄主,以草本植物假蒿最为经济、有效[7],中长期的优良有山毛豆和金合欢、苏木台湾相思等[8]。假蒿可以在幼苗移植到营养杯时同步扦插即可成活。林地种植造林时,同步在种植穴两侧距离穴中间50~80 cm处点播山毛豆或金合欢种子作为中期寄主植物。完成檀香种植造林后,1~2年内,在檀香林地按梅花桩的模式在四株檀香树中间套种一株台湾相思作为长期寄主植物。
信号发生模块采用AD9833芯片,该芯片具有10个管脚,采用MSOP封装,能耗20mW/3V,工作电压 2.3V~5.5V,输出频率范围 0~12.5MHz,可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信号[3]。其引脚图如图3所示。
7 林地管理
檀香林地管理主要包括抚育,追肥,寄主配伍、修剪,檀香修枝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7.1 抚育
林地杂草、杂灌会争夺檀香的水分、养分、空间,最重要的是会引发病虫害。种植后要根据林地的情况每年砍草1~2次。待檀香生长基本有3 m高以上后,可以每年在施肥前砍草1次即可。需注意的是檀香是浅根系,且是根半寄生植物,没有稳定的长期寄主前,不能对林地喷施除草剂。可采取扩穴、培土的方式对檀香进行松土、除草。遇到干旱季节,可将杂草砍倒后堆覆到檀香树下,防晒防旱。
7.2 追肥
檀香种植造林后前5年是生长旺季,土壤的肥力状况直接影响檀香的生长以及心材的质地。结合人工成本和经济效益,檀香幼苗期每年施肥1~2次,主要以缓释肥为主,每株施肥0.5~1 kg。施肥时间可以是主要以每年3~5月和10~11月份为主。
7.3 寄主的管理
寄主是檀香正常生长的关键。缺乏寄主,檀香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植株弱小、叶片发黄;寄主长势过旺,覆盖檀香树,会导致檀香树竞争不过寄主,生长空间被挤压,容易倒伏,叶片光合作用受影响。因此檀香林地的寄主管理包括补寄主和修剪寄主。种植造林1个月内,若有假蒿死亡现象,要及时补扦插假蒿;6个月后有山毛豆种子不萌发或萌发后没长起来的,要及时补种山毛豆。檀香满3年树龄之前要及时补齐长期寄主植物。幼苗期假蒿长势比檀香苗快,要定期修剪假蒿,每次修剪可保留1/5~1/4的假蒿即可。山毛豆长到一定大小,出现挤压檀香生长空间时,可采取往边上踩压山毛豆主干,使其侧向生长,也可适当修剪。
7.4 修枝
檀香树侧枝发达,尤其是幼苗期,易造成植株郁闭而采光有限,没有主干,不成材等,且导致病虫害发生。因此在林地日常管理中要及时人工修剪侧枝,自下而上,分期进行,每年修枝1~2次。修枝既可使植株通风、透光,又可避免病虫害,风害等,还可以促进主干健壮生长。
7.5 病虫害防治
檀香的主要虫害有尺蠖、金龟子、檀香钻心虫以及白蚁。尺蠖和金龟子主要是危害幼嫩枝叶;钻心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造成枯顶、断枝;白蚁在檀香主干上筑巢、影响树杆养分的运输等。防治方法:对尺蠖等蚕食枝叶害虫,可采取及时修枝,砍草,引进捕食鸟类等方法;对钻心虫,可采取灌注杀虫剂或封堵虫孔或及时修剪被害枝条等方法;对白蚁危害可及时将白蚁在树干上的筑巢泥壳破坏,将白蚁赶回地面并及时撒施消杀白蚁的药粉。
檀香常见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白粉病、叶霉斑病等。其中立枯病和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及时雾化喷施粉锈宁等药液即可;林地间的白粉病等在连绵阴雨天气表现明显,但后期干燥、通风、见光后可缓解并恢复,无需用药。根腐病和叶霉斑病在林地间常见,前者可用杀菌剂药液对患病植株灌根,后者可及时清除患病枝叶,并集中清理销毁即可。
8 长势比较分析
檀香种植前5年是快速生长期,我国推广试种的6龄檀香平均树高4.97 m,平均胸径为5.76 cm[2]。本基地自2017年开始引种种植,现有1年生树龄2年生树龄和3年生树龄,经测量,1龄树平均树高1.9 m,平均胸径2.3 cm;2龄树平均树高3.1 m,平均胸径3.9 cm;3年生树龄平均树高4.1 m,树干平均胸径4.8 cm,最大树高可达5 m,胸径可达5.4 cm。这与吴智仁[9]、彭金彬[10]等人在福建泉州市洛江区和仙游县试种测量结果最为接近。与刘小金[11]等在广东规模化种植的生长情况相比,胸径预计不如湛江基地,树高极有可能超过(6龄檀香平均胸径10.27 cm相比,树高6.05 m)。这说明广西上思的环境质量良好,能够满足檀香生长的必须条件,檀香树在广西上思规模化引种栽培成功,长势良好,前景可观。
9 结语
檀香在中国的人工栽培种植历史虽然还不足100年,对引种栽培、诱导结香、寄生关系等技术的研究却已较为深入,这对广泛推广人工种植檀香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但由于檀香种植周期长,目前人工规模化栽培种植还很少,且主要集中在广东,如茂名、肇庆、湛江、惠州[12]、清远[13]等地,这些地区引种栽培种植开展得比较早,有一定的规模。广西虽也有零星引种栽培,但像这样几千亩规模化引种造林种植的还是首例,本项目的技术总结对广西檀香规模化种植技术可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