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传播就没有科技创新
——论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地位和作用

2020-11-28张朝军

科技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期刊

张朝军,赵 霞,肖 英

2014 年6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不少,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708 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 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1]

振聋发聩的提问已经过去5 年,再次回味这一提问,仍然感到这个问题值得科学界、科学传播界、科技期刊界等各界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据报道,《康熙皇舆全览图》绘成后,被藏进了内库,一般百姓无缘目睹,只有省巡抚一级才能看到。直到上世纪20 年代左右,这幅图的铜板才在沈阳故宫博物馆被发现,重新印刷[2]。参与绘图的法国传教士把这份地图带到了欧洲,于是,中国境内的全图反倒在欧洲通行开来,而非如在中国仅限于皇室高官才能一睹。在当时的欧洲,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地图[3]。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韩昭庆教授等讲述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不难发现,300 年前的地理研究成果很好、很重要,但问题的症结是这一重要成果研发出来以后的200 年间在中国国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没有发表,也没有广泛传播;相反,在西方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和应用。地图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作用无需多言,尽管不能说一张地图就导致了清朝的衰落,但是对科技的封锁(名义上是保护)而不是传播,无疑是阻碍了科技创新的繁荣和大发展。

在我们为一张地图惋惜不已的时候,同样注意到,现代自然科学虽然发源于西方,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也曾经没有被充分得到挖掘。西方很多科学巨匠甚至也曾经一度只是重视创作,不重视传播。出生于15 世纪中叶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的著名标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其实达·芬奇还是科学家、发明家、数学家、解剖学家、建筑工程师、地质学家等等。2016 年09 月2 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曾经展出了达·芬奇60 幅有关科学研究的手稿。但是不为人知的是,他的大量手稿没有在16 世纪公布于世,导致很多科学发现迟到了几十年[4]。100 年后的德国哲学家、数学家、通才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也有大量科学手稿未能发表[5],成为科学界的损失。

发明专利作为技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出现较早,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法则是英国1624 年制订的《垄断法规》[6];1881 年,清朝授予郑观应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机器工艺十年专利,这是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的专利;1898 年7 月12 日,清朝颁布第一部专利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7-8],比西方晚了274年。作为重要的科技传播平台和载体,期刊在17 世纪开始出现。1665 年初,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先后产生于法国的《学者杂志》和英国的《哲学汇刊》[9-11],当时是牛顿、莱布尼茨生活的时代,比达芬奇时代晚了一百年。但是比英国人傅兰雅1876 年2 月(光绪二年正月)在中国创办的《格致汇编》(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12-13]早了200 多年,而1915 年1 月在上海创刊发行的《科学》月刊则更晚。1709 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娜法》[14]。又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国内外科技期刊的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大发展是近40 年的事情,与西方的差距显得更为明显,我国科技期刊被SCI 收录的数量不足英美的零头,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大量的中国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外科技期刊上,这无异于又回到中国科技成果在国外广泛传播、国内闭目塞听的康熙时代。

回顾中外科学和科学传播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科技传播的出现相对晚于现代科技,中国的科技期刊晚于西方。此外,我们不难看出,科学传播曾长期未被看作是科技创新的必不可少的链条。的确,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学作为兴趣的衍生品,最初大多是贵族的专属活动,很容易衍变为自娱自乐。如果科学成了马克思所说的“自私自利的享乐”,那科技传播最多也仅限于“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于科技创新和发展很难起到什么大的作用。最为可怕是,很多个别的小圈子,处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敢、不能、不乐于、无意于、不屑于发表其科技成果,导致科技创新搁浅。究其本质,笔者认为,仍然是对科技传播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认识淡薄或者是不到位。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下,我国科学家的聪明才智、科技投入和产出总体上是成比例的,我国在SCI 数据库的科技论文数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二、总体质量较好[15],但是科技期刊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滞后和扭曲,这与科技进步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称。大量的科技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国内学者需要克服资金和语言两重障碍才能看到论文内容,从科技传播的现状和未来可能带来的后果将会与康熙时代惊人类似。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就是科技传播不畅,突出表现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滞后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科技期刊在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地位和作用十分必要,持续探索新时代中国科技传播的路径和跨越式发展曲线,攻关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卡脖子工程,寻求多种攻克封锁的突破口和可行性方案,直至转入科技传播特别是科技期刊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良性轨道。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科技界、科技传播界和科技期刊界的决策者、专家、学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和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1 科技传播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

1.1 没有传播就没有创新

尽管现代科技出现的时间很长,但是创新理论则是在20 世纪初才逐渐成型。一般说来,科学与技术分属不同的两个创新体系。关于技术创新,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16]。尽管对熊彼特的概念,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一概念经过上百年的讨论和应用,已经被世界公认。从技术创新的理念上,可以看出,与很多人认为的只要是发明就可以称为创新的通俗观念有所不同,熊彼特强调了第一次商业化应用,究其本质,除了商业化以外,就是是否应用、也即传播,是否能够公开传播。

科学创新有所不同,科学创新不一定与商业化应用发生必然的联系,其要件就是传播[17];因此,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只有得到有效的公开传播,才能成为创新;换言之,创新是科学发现的第一次有效公开传播。也就是说,只是有科学发现还是不够的,只是用于自娱自乐和禁中清谈的科学发现不能称为实质的创新,只有公开传播才能称为创新。可见,无论从科学还是技术层面,没有传播都不能称为创新,这一点对于科学发现尤甚。没有得到传播的科学成果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潜在的、微乎其微的或是无成就的。这正是达芬奇被后人公认为杰出的画家,少有人提及其科技方面的成就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传播平台和载体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扩大,但其数量和规模总是有限和相对固定的。当今社会,如果科学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不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伪科学就会成为占据传播平台,大量的娱乐性报道就会充斥各个媒体。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科学新成果和新发现不能得到有效传播,不但影响到科学创新,同时也助长了非科学的传播泛滥,这无疑对科技创新乃至于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从目前的传播载体来看,科学发现的传播方式有科技期刊、网络、电视、报纸、自媒体、学术报告会等等。从可追溯的情况来看,科技期刊由于发展时间长,规范和数据库检索体系最为完备,长期以来作为科技传播最为主要的载体和平台。

1.2 科学传播共同体与科技创新体系

1997 年12 月,中国科学院撰写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18],受到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该报告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主要有部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要素主要是: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前后对比,不难发现,科技传播曾经被学术界重视,但是近20 年间,并未把科技传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的中长期规划。笔者认为,其深层次原因,仍然是科技传播并未深入人心,其重要性只是停留在学术界而没有得到全面认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科技传播概念本身就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如果我们想到曾经的康乾盛世会因为科技传播不畅导致清朝的衰亡,相信没有人会低估科技传播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体现科学传播的重要性,笔者曾提出“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17],与大家熟知的“科学共同体”相呼应。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激发我国科学界和科技传播界对科学传播的重视,尽快把科学传播体现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当中,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宣传力度的加强和人才成长的扶持。分析认为,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和应用、管理决策是科技创新体系的3 大主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形势下,甚至可以把科技传播和应用放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头等重要的位置,因为科技传播不畅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科技创新最大的瓶颈、拦路虎和绊脚石。笔者认为,需要围绕“科学传播共同体”开展研究,尤其是可以首先把链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之间桥梁的科技期刊作为突破口,大力提升相关部门和人才的地位,提供发展空间,激发科技传播人才的智慧潜能,才能全面攻克这一难关。

2 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主体地位

科技期刊出现长达350 余年,在中国也有100余年的历史,是科技成果最为权威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具有完备的科技传播体系。尽管科技书籍也是科技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书籍写作和出版的时间更长,从时效性上来说,科技期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并在几百年间长期处于科学传播的主导地位。

在科学传播共同体中,科技期刊、专利系统和公众理解科学(科普)等多个分支,其中科技期刊与科学共同体联系最为紧密,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最为巨大。科技期刊自成体系,从组稿约稿、审稿、编辑、到出版发行和传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传播链,成为科学传播共同体最为重要的分支。在这一科学传播链当中,科技期刊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期刊去发表论文方向的倾向性对科学界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或加速创新,或扼杀创新。科技期刊与学术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无论是编委会的专家还是审稿专家都是学术前沿的主力军,而作者本身就是本学科的专家学者。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科学传播共同体,与科学共同体有着交叠的成分,二者是互相交融的,这恰恰说明传播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构件。

2.2 中国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和品牌期刊的引领作用

如果新的科学发现只是作为科研报告存在,没有形成论文发表在科技期刊上,意味着没有公开发表,未能实现有效传播。在学术界被认为无法获得首发权,因为科研报告对学术界的检索构成了障碍,无法让专家学者获取。这样就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评估,降低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反过来也就影响了科学家的收益。显然,对成果和学者评估的方式是与鼓励传播一脉相承的。如果科学家没有在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得动力,必然影响到科学发现的迅速传播,进而使科技创新受到伤害,人才评估和生产力转化都会受到阻碍。

科技期刊不仅仅是发表论文,由期刊编委会、作者、专家学者和审稿人、编辑、读者等构成的科技期刊传播体系,实际上在大量稿件的编审出版过程中存在多次反复的沟通交流,海量信息的传递和专家学者间思想的碰撞,都潜移默化地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升级,尽管也有少量被扼杀的概率。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沟通交流的快捷程度和速度大幅度提高,科技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已经成为科技人才成才不可或缺的途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研究生开始,就需要接受撰写论文方面的严格训练,随着学位的提高和研发经验的积累,不断打造科学创造能力的升级版。期间科学传播和交流并存,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科技创新。

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之间的关系,可以比喻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科技期刊就是铁打的营盘。由于科技论文始终是新的,从读者的角度无法在未阅读全文的情况下判断一篇论文的价值,如果不是本领域的专家读完论文大多也难以准确评估论文价值。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选择哪些论文作为重点阅读对象,就成为一道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持续发表优秀论文的权威或品牌学术期刊自然就得到青睐,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相应更大,最终衍生出的创新潜能也更为巨大。可见,品牌科技期刊必然对科技创新产生巨大影响,发表什么领域的论文,同类型论文的取舍等等,其引领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2.3 中国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体中的独特性

科技期刊的初衷就是科学家为其科技成果的传播搭建传播平台,长期以来都是科学家办刊模式,科技期刊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期刊相对于西方而言,出现的时间较短,办刊模式与其也有所差异,科技期刊作为相对独立的机构,长期处于为科学家服务的角色,科学家在期刊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差别很大。究竟是专家办刊好还是编辑部或出版社办刊好,在我国曾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认为,过去有不同看法非常正常,毕竟现代自然科学来自西方,和西方办刊模式不同,又没有特别的理由,确实会有走偏的顾虑。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期刊相对独立办刊也是分不开的,经过长期发展,实际上已经自然形成了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科学传播共同体,这本身也是我国科技界的特色和独特性。而西方的科技期刊大多属于科学共同体范畴,独立性不是很强,互溶性更明显,其科学传播领域的主体是公众理解科学,也即科普,这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别。

3 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3.1 科技期刊发展迟缓的深层次风险

近年来期刊界注意到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缓慢、国际影响力进步迟缓。对于科学家而言,在国外期刊上发布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对于夺取论文首发权和学术话语权方面,是有利的;但是随着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日益增多,目前论文数量占比已经接近我国科技论文的半数,而且很多在国外发表的论文质量较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会影响到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发展;实际上,这种状况和康熙时代地图的情况类似,清朝是主动限制查阅,现在是由于语言、收费和版权限制,但是结果都会制约我国科学家研发的科技成果在我国的传播和生产力转化,如果说没有得到有效传播就没有创新的话,那么久意味着这批科研成果在中国没有形成创新,最终必然会严重削弱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应地,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动力就会严重不足,投入和产出之间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投入必然难以为继,这样的趋势带来的后果不可想象。

打造可持续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打造强大的科技传播平台,对于科技传播平台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打造一批强大的科技期刊。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科技期刊被SCI 数据库收录的数量比例仅仅10%,不到美国科技期刊数量的10%,更重要的是,我国科技期刊每年被SCI 新收录的期刊数量只有10 多种,个别年份不到10 种,增长率只有7%左右[19],按照这个速度,2035 年我国科技期刊进入世界科技期刊第一方阵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不能进入第一方阵,那么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可能在未来15年内就会延缓,和西方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发展对策,应对这种态势的不断恶化。

3.2 发展对策及展望

首先,笔者认为,我国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为了发展科技期刊,沿袭西方的办刊模式,把期刊交给百忙中的科学家,这样反而不利于期刊发展,而且很多科学家对办刊规律还不熟悉。相反,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鼓励科技传播,提升科技期刊和编辑队伍的地位,解决编辑出版人才的晋升通道,打开其发展空间,激发科技传播队伍主力军的潜能,让科技传播成为当下的风尚和前沿。由于企业的科技期刊与产业部门最为接近,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形成示范期刊,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传播和交流平台,让企业的科技期刊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力量。

其次,加强科技期刊和大众媒体的融合。关于媒体融合的问题,国内很多期刊界人士都有很多的分析;笔者认为,尽管科学传播的主体平台是科技期刊,但是科技传播另外一个分支就是公众理解科学(科普),科学家本身也是社会人,很多信息也来源于常规的大众媒体,因此,加大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的融合和对接十分重要。当然,相当一部分期刊界专家认为,期刊编辑部自己打造各种媒体类型,这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目前的大众媒体已经很多,有效激发大众媒体传播科技创新的成果,用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科技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这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也有助于削弱伪科学的生存空间。事实上,西方很多知名的学术期刊,对于有一定社会影响潜力的科研成果,均有大众媒体参与传播,这无疑对民众的科学素养和习惯养成有重要推动作用。

另外,当前需要深入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的中英文办刊前景以及SCI 数据库收录问题。目前,中文科技期刊趋弱,英文期刊给国内学者也造成了语言障碍,SCI 收录速度太慢、对中文期刊更是很少收录。这3 个问题之间有交互性,可以通盘考虑。当前我国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都是很小的部门,有的甚至连科级单位都不是,力量极其弱小,办刊已经疲于应付,很难谈到去争取被国际顶级数据库收录,而且很多连申请程序都不知道。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申请收录还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不能形成集团优势,需要从国家层面与其进行谈判,对收录的条件进行重新界定,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办理相关程序。从国际知名期刊的子刊短期内就能被SCI 收录来看,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还是内外有别,相信经过努力能够获得与科技大国匹配的结果。对于中文期刊来说,由于考评机制还没有完全扭转,而且涉及到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问题,简单地让作者发表中文论文,不是长久之计,相反,可以遴选出优秀的论文全文由作者翻译成英文,取得国际知名数据库的收录,这样可以相得益彰。而国内创办的英文期刊,则有必要选择优秀的论文翻译成中文,无需发行纸质版,直接进入CNKI 数据库。总之,用开放的思考解决问题,会产生更大的效果。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新成果的传播载体,其出现是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相关的。随着网络电子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科技期刊非但不能简单地固守原有的阵地,而是积极引入新的传播载体。目前,国内外很多科技期刊都引入了电子期刊、iPad 版和手机版,有的期刊已经取消了大部分纸质期刊。此外,开放获取期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欧美一些期刊出版集团对此还有不同认识。我国科技期刊有必要对这一新兴的出版方式给予高度重视,笔者认为,OA 期刊很有可能成为我国科技期刊避开SCI 数据库问题、获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5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清朝康熙时代的《皇舆全览图》,给我们很多的警示和启示。无论多么精彩的科研成果,如果封存起来不能得到有效传播,最终都不能成为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当前,我们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和历史类似的局面,西方的封锁和限制使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得艰难。充分认识到这一状况将会带来的负面作用,对于重新审视科学传播特别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让科学界和公众都认识到没有传播就没有创新,将会大幅度改善科技创新的软环境,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加理想的环境。科技期刊作为重要的科技传播主体,需要从政策层面提升科技期刊的地位,给予科技期刊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激发潜能。突破西方对我国科技传播的封锁,需要从多层面深入研究对策,多角度发力,并探索网信时代的传播新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科技传播的跨越式发展,使科技期刊发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论文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