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鱼县湖泊生态保护探析

2020-11-28白金霞向亚卿白金玲

绿色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面源湖泊水质

白金霞,向亚卿,白金玲

(1.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武汉志宏水利水电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引言

根据2019年《湖北省湖泊保护总体规划》要求,每个湖泊都要建立“地理户籍”和“身份档案”,并提出“一湖一策”治理方案[1]。湖泊是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相比大江大河,湖泊水体流动性较差,水体交换更新周期长,生态平衡容易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而且一旦污染,不仅治理成本巨大,也更加难以修复[2]。湖泊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到湖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作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河湖密布的嘉鱼县,如何加强湖泊保护,防止湖泊面积减少和水质污染,保障湖泊功能,保护和改善湖泊生态环境,采取必要的保护与修复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必须抓紧抓好。

2 嘉鱼县湖泊的现状及问题

嘉鱼县境内河流水系纵横,水域广阔,主要河流有长江、陆水河、魏家河、金水河、余码河、马鞍河、陆码河、长港河、百里长渠,全长237.7 km。现有21个湖泊,分别为蜜泉湖、大岩湖、大河口湖、蔡子一湖、沈家塔湖、铜山湖、东沟湖、西沟湖、珍湖、接里湖、上帅湖、左金湖、锦湖、界石湖、茶湖、蜀湖、土地湖、赤城湖、后湖、斧头湖、西凉湖,属于不同的水系。其中斧头湖、西凉湖为跨界湖泊,隶属咸宁市。本文仅对其他19个湖泊进行探讨研究[3]。

2.1 湖泊水环境及水生态现状

嘉鱼县的湖泊均分布在农村地区,居民大都是农村人口,由于农田用化肥、农业人口及农村散养牲畜排放废污水、人工投肥投饵养殖,造成湖泊入湖的氮、磷污染负荷过重,已使湖泊呈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湖泊水质较差,处于Ⅳ~Ⅴ类,生态环境较差。湖泊生态呈退化趋势。受水文情势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湖区渔业资源存量锐减,鱼类种群也不稳定,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城镇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场规模偏小

城镇的排水现状为雨污合流制与分流制相结合的排水系统。雨污合流及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城镇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污染水环境。

2.2.2 面源污染及内源

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城区地表径流造成的面源污染、农业灌溉及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内源污染主要来自渔业养殖。

2.2.3 湖泊底泥营养物释放

嘉鱼县湖泊水域面积较宽广,多年以来未进行过清淤处理,加之湖泊周边村镇居民生活垃圾倾倒堆放、投肥养殖等,造成的湖泊底泥营养物释放是湖泊水体污染的另一因素。

2.2.4 湖泊形态保护问题

20世纪以来围塘养鱼的现象非常普遍,个别湖泊被围塘的面积几乎过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湖泊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沿湖岸的开发活动日益增多,不同程度的围垦填占湖面,是使湖泊萎缩的重要原因。

3 生态保护思路及目标

3.1 生态保护思路

从维护湖泊生态环境出发,遵循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彻落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遵循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的生态理念,通过优化湖泊水网结构、修复湖泊生态、打造湖泊生态景观建设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构建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

3.2 生态保护目标

湖泊是天然湿地,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各种生物资源的能力,生态功能保护十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目标:减少湖泊污染排放,提高湖泊纳污能力,使入湖河流的水质明显好转,出湖水质得到提高,使主要水体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总体得到好转,拟定19个湖泊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维持湖泊经济社会功能与生态系统协调,实现人湖和谐共处;优化湖区水网结构,打造湖区自然景观及加强湖区管理等措施,保持湖泊的生物栖息地不受侵占,逐步恢复湖泊生物物种种类及数量,维护湖泊的健康生命。

4 湖泊生态保护的措施

针对嘉鱼县各湖泊现状,对湖泊水生态保护提出如下保护措施:控制入湖污染物,加强水质保护,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保障湖泊生态用水,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实施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健康、结构稳定、人水和谐、景观丰富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3]。

4.1 加强水质保护,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通过布置监测点,对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利用人工巡视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对各个湖泊进行入湖污染物预测,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湖量,湖泊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纳污能力计算,提出各个湖泊的污染物总量限排方案。

目前影响湖泊流域地表水环境的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农业种植形成的地表径流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分散式饲养畜禽粪便污水、城镇地表径流污染。内源污染主要是养殖。针对污染源,从农业、生态、养殖、工程方面提出具体改善措施。

农业方面,嘉鱼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耕作方式,要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科学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实施有机-无机多功能复混肥生产技术来减少因农业种植形成的污染。生态方面,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利用村镇地域的天然或人工多水塘系统或水陆交错带的自然净化生态功能,建设人工湿地,截留净化农业径流中的氮磷及有机物;对于河口污染严重的地带,除将营养丰富的底泥还田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减少生物有效态磷的释放,分解有机物,促进反硝化过程以增强氮的逸出,不仅加强氮磷等物质在陆地生态系统内的循环,从而减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养殖方面,停止投放化肥、饵料,禁止人工水产养殖,禁止使用围网、网箱养鱼,恢复水生植被,以沉水植物为主、挺水植物为辅,结合少量的漂浮植物,在湖泊水产养殖区湖面上实行生态养殖。工程方面,通过排水管网改建、污水处理厂建设、湖滨绿化带生态工程控制、雨水渗透构成控制、入湖口环境生态工程控制湖泊面源污染,通过拆围工程实现无围网围栏养殖、生态养殖。

4.2 保障湖泊生态用水,维护湖泊生态健康

湖泊生态水位是指能够保证特定发展阶段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发挥湖泊生态系统正常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维持湖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需的最低水位,是生态系统可以存在和恢复的极限水位,在此水位以下必须实施生态补水,以维持湖泊的生态功能。

根据嘉鱼县不同湖泊现有资料,通过年保证率法、湖泊形态法、天然水位资料法、曲线相关法、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功能法等各种方法计算最低生态水位,取整体最优值对应的水位作为各湖泊的生态水位。根据确定的生态水位,可以通过湖底清淤等各种措施来保障各湖泊生态用水,维护湖泊生态健康。

4.3 实施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根据嘉鱼县湖泊的整体规划,结合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对湖泊实施外圈环湖截污,中圈构建自然湖滨带、景观湖滨带,内圈植物带构建,滩涂区域植被恢复等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将湖泊沿岸建成生态类型丰富、景观特征多样、管理方便、集自然生态特征与人文生态景观特征为一体的湖滨生态景观区域,使湖泊湖滨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实现各湖泊生态系统修复。

嘉鱼湖泊大部分岸线未规划为特定功能区提供景观娱乐、休闲服务的功能,仅作为一般自然生态滨湖地区,需清理各种湖滨湿地和沿湖岸线不合理占用,保护和恢复沿湖、沿河的一般自然生态区。对需改善自然岸坡段必须改善护坡,设计洪水位以上坡面采取草皮护坡。堤外有漫滩的区域,保持漫滩的自然状态,并有计划地恢复自然生态[4]。在植物配种时注重物种的耐水性,原生性,总体上形成良好的生态效应。

由于村民盲目围湖造田(池),湖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部分湖区淤积,加速了湖泊沼泽化和湿地退化。规划采取包括环湖生态沟、集水设施,改造和修建进行暴雨径流汇集与缓冲的沟渠系统等工程措施。通过在湖滨实施人工湿地、生态砾石、植被修复等生态工程,对水力流动条件较差和重污染区水体进行处置净化,既可提高水体透明度并改善水动力条件,恢复沿湖陆地和滩地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又可恢复与改善鸟类栖息地,增加湿地动植物种群、数量,对整个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恢复起十分重要的作用[5]。

5 结语

湖泊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保护湖泊、治理湖泊是社会持续发展中的大事,是民生利益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6]。通过对嘉鱼县生态保护规划工程的实施,可有效控制城市污染,全面改善嘉鱼县湖泊的水生态水环境,有利于维持健康湖泊的水体功能,增强河流及湖泊的生命力,实现“水动、水静、水美”的目标,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及人居环境,拓展了城市建设空间,构建了人水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面源湖泊水质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探析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湖泊上的酒店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害羞”的湖泊
奇异的湖泊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农业面源污染的减控措施与监控体系建设对策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