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的快递包装绿色化
2020-11-28林丽金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林丽金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LIN Lijin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uzhou 350007, China)
0 引 言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递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2019 年这三年的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 亿件。2018 年,快递业务量突破500 亿件,同比增长26.6%;2019 年快递业务量完成635.2 亿件,同比增长25.3%,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45.4 件。伴随快递业务量的增长,快递包装也巨量增加。快递包装是物流过程中为了保障快递物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方便操作而使用的,一般是由外包装、内包装以及运单面签、胶带等构成。外包装是主体,包括塑料袋、纸箱或编织袋等。内包装主要是由塑料制品比如塑料泡沫、海绵、塑料纸、气泡膜等组成,运单即是物流信息标签。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 年全国快递共消耗约32 亿条编织袋、147 亿个塑料袋、37 亿个包装箱以及3.3 亿卷胶带,仅一年消耗的瓦楞纸箱原纸,就达4 600 万吨,相当于7 200 万棵树。2020 年防控新冠疫情的需要,网络购物成为主要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享受网络购物方便安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递包装的问题:个人的快递包装废弃物越来越多,一般还是一如既往的如同生活垃圾被处理掉,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率低,其何去何从缺乏规范化管理。无法体现循环经济3R1D 原则要求,不得不让人对巨量的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担忧,因此快递包装绿色化是势在必行。
1 循环经济下的快递包装绿色化理论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的数量型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变为一种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实现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良性循环[1]。
循环经济考虑了经济、社会、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获得了大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整体效益。所以它顺应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下简称“3R 原则”)。
快递包装是物流包装的一种,主要目的是对网购商品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的防护。快递商品特征具有体积较小、形态较复杂,一般是以单件包装运输。快递包装绿色化是指快递包装材料和包装产品在整个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都没有危害,能够循环再生、再利用或者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安全适度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追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快递包装绿色化是包装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1D 原则。
1.1 实行包装减量化(Reduce)
循环经济是指废弃物的减量化与再利用。减量化是指在物质、材料或产品已成为废弃物之前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其目的是减少废弃物数量,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2]。绿色包装在提供保护、方便作业、促进销售作用的条件下,用最少的适度包装,将包装减量化,这也是欧美国家发展绿色包装的首选措施。
1.2 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Reuse) 或回收再生(Recycle)
包装的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使包装可以循环利用发挥新价值,提高它的利用率。
1.3 包装废弃物可环保降解腐化(Degradable)
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在降解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不形成永久性垃圾,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3]。
2 我国快递包装现状及问题分析
伴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快递包装问题简单来讲就是违背了快递包装绿色化3R1D 原则,具体表现为:
2.1 快递包装废弃物巨量化,环境污染严重
按每个快递包装箱产生0.2 公斤固废量计算,2019 年按快递业务量600 亿件计算一年产生1 200 多万吨固废量,还不包括大量塑料袋、泡沫、胶带、标签等降解困难的固废垃圾。按快递业务量20%多的年增长率来看的话,到2025 年,我国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将达4 127 万吨,资源负担和环境压力巨大[4]。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前者增量已占到后者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为85%至90%。由此可见快递包装垃圾所带来的不仅是量的增加,也改变了生活垃圾的组成结构,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快递包装垃圾势必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很大的负担,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已是迫在眉睫。
2.2 快递包装不可降解,处置成本高,环境破坏严重
快递包装环保问题主要集中在塑料包装和填充材料所用的泡沫、胶带等,几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按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填埋处理。而这些材料属于不可降解的,随意抛弃填埋或焚烧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尤其是塑料垃圾对土壤及地下水会造成难以逆转的污染后果,伤害人类的健康。《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生产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指出快递包装废弃物处置成本高昂: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至2025 年我国填埋快递包装将达到608.71 万吨,处理费用达42.92 亿元。2018 年垃圾焚烧效益虽达到1.46 亿元,但净成本增长到了2.69 亿元[5]。因此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可循环利用的快递包装绿色化刻不容缓。
2.3 回收渠道不完善,回收利用率低,难以做到可循环利用
据统计,我国快递包装总体回收利用率不足20%[4]。快递包装回收渠道不完善。大多数快递纸箱、纸盒一般由流动小贩通过收购回收到废品收购站——企业进行再利用,但塑料袋、泡沫、胶带等包装垃圾基本没有回收渠道,被当作不可再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最后被焚烧或填埋,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的污染伤害是难以逆转的。
3 快递包装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绿色环保文化理念有待提高
实践证明了注重追求GDP,不注重绿色生产,以牺牲环保换取经济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五大开始把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法规仍存在诸多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法规执行力弱,这是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其次,对包装垃圾特别是快递包装垃圾的危害、环保宣传力度不足,对快递包装各环节的处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及有效的管理,企业、民众习以为常地生产、使用、简单扔置,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三,包装垃圾处理管理简单粗放。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由环卫部门处理包装垃圾,企业、民众参与度低,只是将塑料等无处回收的快递包装垃圾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对前端的包装生产厂商、使用企业在生产什么包装、使用什么包装,有没有回收义务均没有明确的带惩罚性的限制和禁止。
在缺乏外部法律硬约束与文化软约束的情况下,市场主体考虑的更多是物品安全、作业方便、低成本。关于绿色包装的研发设计、绿色使用、绿色消费、回收循环难以得到关注与重视,社会责任层面的环保意识难以激发出来,绿色环保文化理念还有待全社会共识。
3.2 快递包装绿色化法律、标准化滞后
目前,我国与快递包装有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对包装材料和合理包装、强制回收,包装的减量化进行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更多的是原则性的条款,缺乏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标准,比如对于包装的材料、过度包装的标准、回收比例以及相应的激励惩罚都缺乏细化的法律体系配套。《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包装应当合理,不得进行过度包装,但是却没有说明如何包装算是合理包装,包装达到何种程度才是过度包装。相关立法存在对废弃物等概念缺乏精准定义,包装处理的责任主体缺失,主体责任模糊,责任内容不明确,这使得相关法律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的欠缺。对包装废弃物的治理措施集中于末端治理,忽视全流程的治理。《固废法》对包装物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相关规定,也规定了生产者对废弃物回收责任,但怎么监督、怎么惩罚尚没有可细化科学的规定,导致执行力弱,法律的激励约束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在标准化方面,有关快递包装的标准只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快递封装用品标准、快递运单标准、快递电子运单标准,对市场主体不具有强制性,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包装环节在目前我国快递系列国家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规定,对于快递包装中大量使用的内填充材料也没有具体规范[6]。
各家物流企业使用的快递包装设计各自为政,主要有塑料袋、文件袋、气泡袋、瓦楞纸箱等形式。同一物流企业的包装袋和包装箱规格尺寸多达十几种,装袋、包装箱大小不一,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导致包装的生产规模效应难以实现。尺寸不一的包装使得货物在物流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堆码,会增加运输和仓储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回收处置难度,增加了回收成本,造成回收包装的企业不多,阻碍了快递包装循环回收利用。
3.3 快递包装回收渠道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可循环原则是指包装通过回收可以再利用,可循环的前提是要有健全的回收体系。现行的快递废弃包装没有统一的回收渠道或回收渠道没有打通,造成回收困难,利用无门。快递纸箱通常是通过废品收购人员收购到废品收购站分类处理再运到相关企业再循环利用,纸箱的回收利用有市场的激励机制和利用渠道,所以回收基本不存在问题。
回收利用体系总体上缺乏责任、经济利益激励机制。“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是国家的环保原则与政策,而这一政策在现行的包装法规、政策执行中并没有很好的贯彻体现。没有相关的责任、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就会导致市场主体缺乏参与回收管理工作动力。塑料垃圾、胶带、标签等因为个体认为无利用价值,就丢弃在不可回收垃圾里,没有得到循环利用。我国现在社区的垃圾分类管理还比较粗放,塑料垃圾与其他不可回收垃圾混放在一起,即便要回收利用,也要二次分拣,产生二次分拣成本,从而降低回收利用的积极性。据相关资料,中国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若在垃圾分类端增设快递塑料垃圾回收箱,可以避免后续的二次分拣,进行回收再利用。
在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建设上企业参与度不高。原因是大部分企业认为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体系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不划算,再加上快递包装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硬性约束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软约束。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各环节的企业,企业参与回收对带动消费者的参与,提高回收利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4 快递包装绿色化策略
4.1 遵循快递包装绿色化原则3R1D 与三全原则
要实施快递包装绿色化,要以3R1D 原则与三全原则作为绿色化管理、评价、指导、控制与监督的准则。3R1D 原则在前面已阐述过。此外快递包装绿色化还要遵循三全原则:即全员、全面、全过程原则。
全员是指绿色包装的参与主体包括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各个节点企业、消费者,同时还包括不同级别的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门等。全社会参与,才能更好地推动包装的绿色化工作。
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应该本着绿色化理念、目标协同作业,制定并实施绿色物流战略措施。另外,各级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门在推广和实施绿色物流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过程是指包装绿色化应贯穿于包装供应链的全过程,包括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构成的全封闭式的供应链,从包装生产厂的研发生产制造,包装使用者、消费者到逆向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过程环节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包装绿色化离不开其他作业环节的支持协作。
全面是指快递包装绿色化涉及绿色环保理念的培养、法律法规标准化的健全、使用回收利用评价等管理机制的完善、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全方位的工作,只有建立全面的快递包装绿色化体系,全面覆盖包装的生命周期,才能实现减少包装的污染和浪费。
4.2 培养全民的绿色环保文化共识
德国塑料包装废弃物法规完善,回收体系健全有效,这与其非常明确的管理理念有关,其理念首先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最终处理”。体现了事前预防为主,事中事后防范为辅的全过程管理理念。
政府和企业要通过网络等媒体宣传绿色包装的理念,传递包装污染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号召全民行动起来响应绿色活动,指导公众用可循环的绿色包装替代塑料包装,拒绝不绿色的包装及过度包装。政府可把绿色活动纳入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城市的文明环保评比指标,并跟激励机制挂钩,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动员起来、行动起来,倡导绿色,抵制污染。有了全民的绿色共识、社会责任意识,绿色行为自然就会产生。快递包装的生产厂家、物流企业、使用厂家或商家、消费者一起参与到快递包装的绿色化,集思广益,相互配合协作。比如生产厂家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保护原则、3R1D 原则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制作;物流企业避免不规范操作,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简化流程,降低包装的损坏率;并通过集合化包装,既增强包装的保护功能,又可以减少过度包装;在配送环节通过订单整合,一个客户多订单整合,减少包装的使用量;研发使用可替代可循环的物流箱替代一次性塑料、纸箱,通过返利等激励措施鼓励客户到站点自取货,降低包装的使用量,或通过设立回收渠道进行回收,实现物流端包装的绿色化。通过宣传培养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消费意识,主动拒绝没有回收价值的包装,行使好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义务,倒逼企业开展绿色生产经营活动。各个主体有了绿色环保责任意识,就会激发去创造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活动模式。整个社会一旦形成绿色环保文化共识,才能有利于推动包装等绿色环保一系列工作。
4.3 健全快递包装绿色化法律体系、标准化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绿色文化理念的培养离不开绿色法治。尽快健全快递包装的法律法规已是当务之急。快递包装法律应明确包装供应链各个环节主体包括生产者、物流企业、电商、消费者的各方责任、义务及相应的激励惩罚制度;法规要细化包装的成分、材料、规格尺寸、回收比例、包装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分类收集标识等,以加强法律的强制性与可操作性;可通过财税激励、惩罚机制引导各主体响应绿色法规政策,同时要明确监督部门及执法部门的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创造包装绿色化法治环境。学习德国、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绿色包装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的法律与政策规定,比如德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包装绿色化责任追溯至供给端,而不只在末端,因为供给端才是绿色包装的源头,生产者对绿色包装供应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者要对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才会倒逼生产者设计、生产绿色环保包装,并要考虑包装的回收利用处置,实现快递包装供应链的封闭可循环。
2020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实施,规定2021 年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此次“禁塑令”扩大到“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但尚未覆盖物流快递环节。但作为物流包装行业在禁塑令背景下,尽早研发使用可循环、可回收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替代传统的白色包装用品,减少包装等用品的使用量势在必行。
政府部门与快递行业应联合行业企业对行业包装开展研究,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本着社会责任感,推动快递包装的绿色标准化。快递包装标准化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绿色快递包装评价标准、制定快递包装设计及技术标准,包括包装材料、规格尺寸、印刷等。商品的规格、包装尺寸、物流设备的标准化都要相互兼容适应,才能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
4.4 健全快递包装绿色化回收机制,实现包装可循环与共享
健全快递包装回收机制,是实现包装回收可循环与共享的前提。而这需要前面所讲的快递包装标准化,还有快递包装回收的信息化。快递包装回收信息化,包含了物流过程中物流包装的使用企业信息,回收标志等。包装回收标志设定,如德国DSD系统的绿点标志,有利于包装的回收识别、处置管理。
包装回收机制是指明确快递包装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回收、监督责任,评价、奖惩机制。健全的包装回收机制会激励各个主体参与到包装的回收工作,回收模式的创新便是自然而然的。京东物流发起环保行动“青流计划”,投放10 万循环快递箱“青流箱”,减少供应链中一次性包装纸箱使用量,实现100%物流包装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京东在配送的时候回收纸箱并赠送积分,以此来鼓励用户加入纸箱回收中。2017 年双十一,菜鸟开放20 家全球绿仓,对快递包装进行生物降解,同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启纸箱回收计划。联邦快递的全插卡式快递纸箱实现了胶带的零使用。企业绿色行动的发起,是带动社会参与的重要驱动力。
德国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导致了德国回收利用系统(DSD) 的产生,该系统常被称为绿点(Green Dot) 系统。DSD 系统实质上是一个非盈利性的股份公司,是第三方回收公司,它的收入是向生产者收取“绿点”商标使用费。企业通过向DSD 公司支付绿点商标使用费,包装上便会印有绿点标志,DSD 公司据此负责回收,这样使得企业可以从回收义务中解放出来。而没有购买绿点商标使用费的企业要自行负责回收再利用义务。DSD 必须每年向市政废弃物管理机构提交流量证明,以证明其每年完成的回收责任。我国可向德国学习这种回收利用系统,建立第三方快递包装回收平台,由第三方回收企业来运作,向企业出售回收标志,提供回收服务,企业向回收企业购买回收标志,政府部门监督运作。这样专业化回收系统的运作有利于各方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也利于快递包装的社会循环、共享,提高回收利用效果。
5 小 结
循环经济背景下,快递包装问题形势严峻,快递包装绿色化体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于国于民于企有利。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需要遵循3R1D 原则、三全原则,需要培育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文化共识,发动全社会的参与,需要健全完善快递包装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化,需要完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通过系统化管理才能更早实现治白为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