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邡市基层野保工作创新与对策探讨

2020-11-28张西龙

绿色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什邡市动植物野生动物

刘 辉,张西龙

(四川省什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什邡管理站,四川 什邡 618400)

1 引言

野保工作包括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生植物保护工作[1,2],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3],基层野保工作其最主要的是保护动植物的繁衍栖息地[4,5],如已划定的自然保护区、禁猎区、保护地段以及野生动物的巢、穴、洞食物基地等。保护野生动物不被乱捕滥猎,保护野生植物不被盗伐乱采,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构建和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6]。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也为人类提供直接使用、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7],如森林可以调节气温和气候,动物的皮毛入药,植物根、茎、叶入药等,因此,做好野保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8]。

2 研究背景

什邡市行政区域面积中约有一半是林地,森林覆盖率37.5%,随着森林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如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在什邡境内被发现。而野生动植物违法案件也随之出现,例如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树遭到盗砍;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斑羚遭到盗猎等。通过对什邡市野保方面的刑事案件的发生和剖析,面对什邡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切实的保护好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什邡市林业人正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寻找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3 探索新方法,取得新成效

面对野保工作日益严峻的管理形势,违法案件发生率增加,什邡市创新工作思路,实行新措施,通过深入基层宣传、建立新制度、监测体制建设、考核和惩奖制度、救护场所建设等,不断夯实野保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3.1 三级联动,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实现宣传工作到基层,保护工作见成效,什邡市林业局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保护方案,利用“逢集”、“ 赶场”等乡村聚集日,宣传进社区、宣传进校园等,通过广播、电视、展板和宣传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开展野保宣传活动,实现了声音和图片并行的加强记忆宣传效果,同时小册子带回家,也让全家人了解了当地的野生动物种类,知晓了哪类属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级等等。宣传效果显著,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

3.2 建立生态修复工作机制

为更好的实现以案促改工作,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的惩治力度,确保受损生态环境及时得到修复,什邡市林业局、什邡市人民法院、什邡市人民检察院针对什邡市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联合制定了《什邡市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生态修复工作机制》,机制规定了在刑事案件量刑外,实行生态修复制度,缴纳生态修复保证金,对于盗伐乱采野生植物的犯罪嫌疑人,责令其进行补种补植,对于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责令其充当义务宣传员角色“X”个工作日,到乡镇、市场、集市等地开展义务宣传工作,在达到宣传效果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9]。

3.3 多渠道,全方位监测体系建设

为了查看野生动植物变化情况,一方面,通过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护林员巡山工作相结合,查勘野生动物足迹、巢穴等,开展野生动物动向及异常情况监测工作;定期检查重点区域野生植物情况,及时反馈植物病虫害情况;另一方面,与自然保护区工作结合,利用野外红外线相机的动向监测功能,在科学分布、定期取样的基础上,观察野生动物活动、迁徙情况,推断种群变化情况,为保护工作的方向侧重点提供参考。

3.4 纳入考核范围

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将乡镇辖区内野保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工作,建立扣分制度,对辖区内发生野保违法案件的乡镇进行考核扣分,定期通报全市情况,切实夯实属地管理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圆满做好保护工作。

3.5 建立惩奖制度

通过野保工作惩奖制度的建立,对及时举报野保违法案件或提供线索的给予奖励,对救护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群众实行鼓励奖励,对故意伤害野生动植物的群众,加重处罚。宣传惩奖制度,让每个老百姓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来,人人争当绿水青山的守护者、野保工作的管理员。

3.6 完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为了对受伤野生动物进行保护,通过建立救护场所,能对受伤的小型野生动物进行救护,并进行人工饲养,观察情况,待伤情恢复后视情况放归自然或送至收容中心。同时,救护场所也承担收容被没收的非法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

4 存在的问题

4.1 资金保障不足

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年资金预算仅几万元,资金严重不足,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冬季下山觅食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增加了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工作量。

4.2 救护力量不足

乡镇野保工作无编制,因此人员均为兼职人员,且无专业技术知识,县级未成立救护队,对受伤较严重的野生动物和大型野生动物无法实施救护处理。

4.3 未出台野生动物补偿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下山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例如熊、猴子等经常对群众农作物造成破坏,导致减产或绝收。野生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没有制定补偿政策,目前仍然是群众自己承担,群众有意见,野保工作人员也只能耐心进行解释。

4.4 联合保护政策少

野生动物活动不受行政边界限制,相邻行政区域野保工作联系较少,工作上易出现纰漏或过度重叠现象,无法对野保工作实现无缝衔接。。

5 对策与建议

5.1 强化资金保障

因县级资金预算有限,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与财政部门进行对接,适当提高野保工作资金,配套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分项拨付救护工作经费、如收容工作经费、宣传工作经费,野外调查经费等,专款专用,切实为基层野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2 强化救护力量建设

为了能开展大型野生动物的医治和救护工作,建议进一步增强救护力量,完善救护机制,配备专业兽医,采购专业药品,配备麻醉药品和工具,避免救护和医治过程中动物伤人的情况的情况发生。配备动物检疫员,同时向各市林业工作人员开展检疫基本知识培训工作,当在野外发现异常死亡的野生动物时,能做到有能力识别、排查、隔离、防控重大病源工作,减少传染风险。

5.3 开展调研,出台补偿政策

针对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无补偿政策的情况,建议积极开展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调研工作,根据辖区内主要危害作物的野生动物品种,农作物种类,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受损情况评估办法,结合农业/林业保险政策,加快出台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补偿政策或实施办法,一定程度补偿群众经济损失,合理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高野保工作群众满意度。

5.4 加大联防联治工作

为实现野保工作全域化,建议相邻行政区开展野保联防联治工作,签订《联防联治工作协议》,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工作协商会,及时交换信息和意见,特别是在重大种群变化、疫情疫病爆发时,能相互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同时,自然保护区通常跨行政界设置,可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将所涉及的行政区主管部门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小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保护区内及周边野保工作。

6 结语

什邡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直都是林业工作的重点,在县级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基层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保护新方法,提高保护效率,取得了保护的新成效,虽然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相信在省、市部门和兄弟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什邡市生态环境会日益美好,野生动植物能日益增多,野保工作也将越做越扎实,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美好的家园。

猜你喜欢

什邡市动植物野生动物
新时代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新格局的思考
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上)
野生动物的魅力与野性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基于差距度与投资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