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农机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以新平县为例

2020-11-28

绿色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农机具农机化农业机械

普 玲

(玉溪市新平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云南 新平 653499)

1 引言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有力支撑,但我国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加大对山区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快山区农机化发展进程,对促进山区早日实现富裕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为例,探讨了我国山区农机化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策略。

2 山区农机化现状

新平县是典型的山区地形,县境山区面积达4139.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8%。近年来,新平县以农业购机补贴为契机,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一些诸如旋耕机、拖拉机、打谷机、碾米机、收割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在当地逐步得到推广和普及。例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新平县积极协调调动全县大中小型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共投入大中小型农业机械8293台,其中深松机械25台,微耕机5780台,农用运输拖拉机716台,完成机械整地234655亩。虽然新平县在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地理条件和土地家庭分散经营等因素的制约,当地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推广率依然较低,农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自身特点不无关系。

山区农机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山区现有农业机具大部分属于小型的农机具,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大中型机具;农业机械中大多数是动力机械,而配套农具的数量比较少;农业机械主要为单一的作业机具,很少有复式的作业机具;农业机械中种植业机具的数量比较多,而其他农业作业机具的数量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山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农业机械化的装备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地进行优化和调整。

3 山区农机化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作业成本高

我国山区地带主要存在地块小、地形复杂、坡度陡、不连片、农机通行不便、作业面积窄小等特点。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对山区农机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较小,缺乏对机耕道建设的足够重视,同时,山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缺乏建设机库棚的资金能力,作业机车存放、转移不方便,实际作业的时间较短,空转作业的时间较长,在闲置不用时农业机械会遭受雨淋日晒风吹,容易使农业机械出现老化和故障,无法正常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和作业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山区农机作业成本比平原地区高出20%以上,这对农民发展农业机械的热情和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3.2 农民购买力弱,购机能力弱

通过调查发现,2019年新平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7元,比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75元,而一些贫困村的可支配收入就更低。目前,小型的农机具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大中型的耕种收农机具价格则更贵。山区农民添置一台农机具,往往要花费农民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在部分村子里,甚至连一台农业机械也没有,除小部分耕地通过租雇其他村的农机手进行耕作以外,剩下的耕地都依靠人力畜力进行耕作。由于缺乏农业机械和劳动力,导致部分土地被荒废,处于无人耕种的状态。

3.3 农机投入不足,农户素养低

新平县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仅有少量的财政投入,且没有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考核范畴。相较于其他地区,新平县对农业机械化投入的财政资金较少。比如,同样以山区为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地面积约占当地总面积的75%。为提高山区农机化水平,广西区政府开展了水利现代化、经营规模化、作业机械化、品种良种化的发展战略,每年每个县的财政投资达1000万元,实现了分批分期整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出现了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山区农村知识水平高的人员或者青壮年大部分已到外地打工,真正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部分是年老体弱者或妇女,他们体能和知识水平都不高,很难全面掌握现代农艺农机技术,也很难转变家庭式生产方式和传统耕作习惯,不易接受新事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区农机化的应用和推广。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落实国家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有关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把农机维修网点、农村机耕道、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停放车棚(停放场)、公益性作业服务组织,全部列入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全面加强山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在农机产品质量检测鉴定设备、农机化示范基地、农机化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山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4.2 加大农机购买补贴力度

山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工作,强化领导,将发展农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首先,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促进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出台有关农业生产用电、农机作业燃油等方面的补贴政策;结合山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对购置农机具采取优惠政策,增加补贴的比例,扩大补贴范围,把建设机械仓库等也列入补贴的范围。其次,还应强化对农机生产企业的监督,确保农机生产质量,加强对农机的售后服务工作。再次,要结合山区具体实际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不能只局限在纯农业的范围之内,只要能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符合经济规律的农业机械都需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让扶持政策惠及每行每业。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机经营专业化、公司化的支持力度,发展农机规模化经营不但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效能,还有利于节约资源,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所以,国家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对农机规模化经营的扶持力度。

4.3 加强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农户培训

(1)应扶持山区县建设一批辐射范围广、配套技术装备水平高、影响力大的专业化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服务网点,重点开展机械化作业、农机具租赁、技术培训、技术试验示范、维修农机具等专项服务活动,把服务网点打造成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先锋队,推广技术的排头兵,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播种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影响和推动山区农机化水平健康快速发展。

(2)加大对山区农民的培训力度,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科技示范县项目”等活动,积极开展对农机专业技术和农机一线操作人员的专项培训,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大对国家农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送科技下乡”、农机专业技术培训、农村大集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山区农村宣传有关农机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他们对农机化的重视程度;二是给山区农民普及和传授有关农机化方面的知识,促进农艺农机相结合,将农机保养使用维护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逐步提升山区农民的农机操作技术水平;三是向山区农民宣传农机安全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给农机手传授有关农机规范操作的知识,增强农机手安全操作意识,提高农机手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提振农民对农机使用的信心,加快山区农机化普及推广的进度。

5 结语

受山区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山区农机化水平还不高,需要不断加大农机化应用推广力度,加快山区农机化发展进程。为此,可以采取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购买补贴力度、完善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农户培训等有效措施,加大山区农机化发展力度,促进山区农村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尽快实现山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农机具农机化农业机械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