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S”技术下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探究

2020-11-28朱慧英

绿色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祁连山林地自然保护区

朱慧英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溪自然保护站 ,甘肃 武威 733206)

1 引言

使用“3S”技术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调查(GIS、GPS、RS),目的是借助合理化手段,降低各种人为因素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有效提升整个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的恢复能力,确保森林资源的稳定发展,使得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2008年法国使用SPOT5卫星进行分辨率全色数据定位和多光谱数据的集合,得到最真实和具体的遥感数据源,借助室内卫生影像判读形式划分好不同森林资源领域,再使用PDA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可以确定地类基本属性,从而可以实现图形库和数据库之间的有效对接。

2.1 数据采集以及解译标志的构建

通过高精度扫描仪器以及ArcGIS针对地形图进行合理扫描,并且将其转化为SPH格式基本图,通过几何图形校正工作处理后,得到最佳遥感影像,可以作为调查参照基本图型。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3~5条线路进行分析,再使用GPS定位系统进行调查,在每一个线路上都要选择不同种类和地类做好样点调查工作,还要对现场调查工作做好记录,结合调查因子,拍摄地面聚集体清理形成清晰照片,形成遥感影响和实地解译样片,再有效利用合理化方式将其转化为一种DBF文件形式,通过加载后进入到GIS中,最终可以形成一种十分清晰的解译判读标志[1]。

2.2 区划判读和外业调查

卫星影像联合计算机开展外业调查和区划判读工作,借助人机交互模式做好行政区域划图工作,有效界定保护站领域,结合《资源调查操作细则》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划分,结合作业设计以及检查验收等做好资料和解译判读工作,认真填写适合属性因子内容,最终可以形成区划分数SPH文件,将其转化为PDA调查文件形式。使用实测方法,做好实地考察、整修和编辑工作,再次使用台式步骤完成基本工作,进而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一种软件数据格式,做好森林野外数据采集和成图工作,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集成一体化发展[2]。

2.3 数据库以及图形库的构建

通过上述工作后形成调查因子数据库的构建,使用背后存在的制图功能,结合森林资源具体情况构建成林相图,森林分布图形等等,做好各项调查工作。使用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完成各项数据后期处理工作,有效完成二类数据一次次查询、检验、转换和汇总工作[3]。

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的凉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永昌、甘州、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8县(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97°23′34″~103°45′49″,北纬 36°29′57″~39°43′39″之间,总面积198.72万hm2。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50.41万hm2,缓冲区38.74万hm2,实验区109.57万hm2,设有外围保护地带666000 hm2。祁连山森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300~3300 m的阴坡、半阴坡,常以带状或块状与草原、沼泽、水域等交错分布,构成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森林类型为青海云杉林,还分布有大面积的灌木林和少量的祁连圆柏、桦木、山杨林等。现有林地87.4万hm2,在林地中,有林地16.86万hm2,疏林地1.41万hm2,灌木林地57.49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43万hm2,无立木林地0.28万hm2,宜林地3.99万hm2,森林覆盖率28.8%。

针对森林龄组结构等层次进行分析,在整个过程注重以龄林为主体,整体上成熟林占据面积比较多,幼龄林比例接近过熟林比例,幼龄林整体面积是比较小的,中幼林和成熟林面积整体比例为1∶1,中龄林逐渐减少,并且3种成熟林面积有所增加。

起源结构,调查结果限制内森林主要以天然林业为主,人工林业为辅主要特征,要保林地整体面积和蓄积量,占据的比例都是95%以上,天然林和人工林占据比例则为60∶1,和之前对比变化并不是很大,则说明祁连山保护区起源结构相对稳定,并未随着时间产生变化,人工林比例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幅度增加,这一基本特征需要长时间进行,保证林业稳定性发展[9]。

4 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1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和设备落后

森林资源保护一直沿用传统的保护模式,目前尚未建立森林资源保护信息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推广机制不够完善,森林资源监测效率低、信息反馈不及时,没有形成完备的森林资源预防监测服务网络,与林业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4]。

4.2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滞后

现阶段,大部分基层管理部门因为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监测森林病虫害和防治工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做到事先监测、有效防治,进而严重影响到林业生产,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5]。

4.3 存在乱占林地、砍伐、放牧、采药等违法行为

近年来,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了对林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但是还有个别农牧民进行乱占林地、私自砍伐、放牧、采药等行为,严重破坏了的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6]。

5 对策与建议

5.1 增加森林保护宣传力度

强化全面森林保护意识,结合《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深入人民群众内心,更好的约束人们行为,借助丰富形式开展森林法规教育,增强人们森林保护意识[7]。

5.2 科学化利用森林资源

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指导力度,制定长远保护森林计划,改变单一经营形式,改变人们滥砍滥伐私思想,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价值。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结合目前保护林业资源的形式,创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针对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8]。

5.3 完善保护区管理机制

强化保护所在地和政府关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强力推进科技兴区,保护区要注重使用人才区战略目标,主动构建平台,为人们创设良好工作环境,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保护环境人才成长环境[9]。

5.4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坚持除治和预防并举,坚持分类指导和分类实施的原则。集中物力、人力、财力,强化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力度,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10]。此外,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严禁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的林木种苗,加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服务管理,对已经感染病虫的林木进行及时清除,对病虫源进行及时清除。

猜你喜欢

祁连山林地自然保护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祁连山下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浅谈林地的特性及其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