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路径探析
2020-11-28苏俊雅
苏俊雅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
1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落实生态文明观教育。只有以生态观念与意识为抓手,才能为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举措奠定基础。大学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生态观将影响未来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对大学生如何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思考,在未来对其他社会群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提供方向和思路,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因此,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
所谓的生态文明观是指在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发展自身的同时又爱护自然,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其中包括辩证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观、明确生态文明道德和行为的生态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观等。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下列方面来进一步把握。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十九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历史性地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战略高度。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3]。人与大自然风雨同舟、共存共荣,人类要与自然建立伙伴关系。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断”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理念,阐明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清楚看到发展与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共进的内在统一。
(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观。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将生态系统各要素进行分区域、分类治理,推进生态系统平衡运转,打造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
(4)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倡简约合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十九大”强调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的消费观,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和生活状态。低碳生活要求养成绿色的生活习惯,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自觉自为的社会常态。让合理的消费观唤醒大家对资源短缺的责任感,共同构建低碳社会。
(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社会协同共治的全民行动观。人人共享生态环境,有权利和使命来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共同治理环境,形成全社会共治共建的好风气,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打造绿色型政府,强化企业生态责任,倡导民众过绿色生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3 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困境
新时代亟需新理念。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一崭新精神力量推进新时代社会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的解决,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是否具有生态意识,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成效。但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认知不足,生态践行力度缺乏的现象有待改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任重道远。
3.1 高校生态文明学科体系有待改善
(1)生态文明教育力量不足。同时,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科研成果短缺、教育片面化等问题,对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拿捏不到位、措施行动力不足,在课程安排中教育受众群体有限。
(2)生态文明课程设置不完善。一些高校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纳入全校公共课程体系中。在培养计划和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忽略了生态学知识的融合,教材的编写也没有站在多学科视域对人与自然的问题做充分的剖析。
(3)生态文明教学形式有局限。很多高校尚未构建全面系统、多样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在教学方式上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小组展示等;同时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使得生态文明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匮乏,大部分生态课程主要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此外,很多生态学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目标、方法等教学要素的认知还未成体系,探索新见解的动力不足。
3.2 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单一
(1)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简单化、理论化。教育活动缺少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实地调研、宣传活动,活动宣传、内容、形式简单化,不能安排富有专业特色的生态文化活动。据了解,部分学校局限于理论引导,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或者情境感受,产生“知行分离”的现象。教师课后没有反馈机制来实时跟进学生的生态行为,不能过程性、阶段性掌握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动态,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2)家庭作为基础的教育载体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启蒙老师应该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淡薄,非生态言行无法起到模范效果;同时,社会也没有督促家庭成员做好大学生生态意识养成的向导,通过榜样的辐射效应来让孩子反躬自省。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弥补高校和社会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的空白。
3.3 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践行力不足
(1)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不高,生态思想观念、生态法治意识和行为意识有所欠缺。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知之甚少,以至于有些学生对生态事业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参与生态活动的热情。大学生捕捉当前生态困境的敏锐性不高,危机意识不足,有碍于在日后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言献策,建设性地推进生态文明进展。
(2)部分大学生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传递生态价值观。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不高,不理解其现实意义,就无法自主地转化为实际行为。部分大学生存在不正当的消费心理,容易随大流走向异化消费。另外,大学生对他人生态文明行为引导能力不足。作为环境的共享者,他们有义务防止生态遭受他人的蓄意破坏,及时制止各种非生态活动;另一方面他们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防止他人从中阻碍活动开展和破坏成果。
4 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路径建构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需要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辅以家庭成员正确现身说法,更需要大学生积极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4.1 高校需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1)高校应在各个学院开设生态课程,重点建设相关专业对接双一流学科建设。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推进生态文明进课堂、进教材,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4]。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及专业特点规划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校选课、研究性学习等途径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此外,学校将依托实验室、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突出办学特点基础上建设生态学科体系。
(2)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其他学科课程中。首先,在公共课上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其次,在“美学美育”中强调生态美育教育。以“生态美”为中心,加强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和生态美的创造能力,进而呼吁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3)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教师队伍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与生态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首先,开展学科教师生态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高校应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生态文明理论交流,各类学科参与科研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多元研究视角;再次,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提供教师队伍培训的机会,全面提高“传道者”的生态文明意识。
4.2 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
(1)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生活会、团立项活动、班级集会等形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和精神传达给大学生。同时,学工处应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环保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支持社团举办生态主题体验、设计环保产品、开展环保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外在行为。
(2)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事低碳环保的高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中,适时邀请社会上相关企业的知名人士到校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也可以组织同学到环保型公司参观学习、鼓励学生见习实习。通过对未来创业者生态文明意识的强化培训,中国就会出现更多注重生态问题的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5]。
(3)高校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深入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6]。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在一些环保日开展专题活动;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实地调研中有所领悟;再次,倡导学生成立环保社团,在校内校外开展活动;最后,带领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基地实地参观、生态文明示范区观光游览、到生态特色展馆体验等等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
4.3 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自我教育
(1)大学生要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与讲座、专题报告、图书等传统的平台相结合的自我教育方式。顺应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首先,可以利用博客、新闻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及时关注有关方面的实时资讯,获知相关的理论动态;其次,大学生也要绿色阅读,除了纸质阅读,也包括对生态艺术作品的赏析;再次,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绿色文化活动。
(2)大学生要自觉构建并完善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践行生态文明观,监督他人的生态行为。首先,大学生应自主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其次,在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后,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再次,大学生还要潜移默化地对身边人生态文明行为进行辐射示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他人。
(3)生态文明意识的自觉要重视榜样的日常熏陶作用。个人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时光。因此,大学生应有意识观察、学习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生态观念和举止,促成生态意识与行为的潜移默化形成。同时,大学生自身要见贤思齐,提高生态素质。同时要悉心接受他人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引导,认可生态行为的正面示范作用。
总之,大学生要把生态文明理念付诸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新时代的生态人,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步确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