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史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索
2020-11-28刘振林赵会芝刘玉艳
汪 洋,刘振林,赵会芝,刘玉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 引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在“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对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所培养的学生,需具备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与艺术的、感性的思维方式。2个专业的史学类课程,包括中西园林史和中外建筑史。园林、风景园林的史学课程正是培养这两种思维方式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并且因其本身的课程性质,适合结合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中,发挥课程思政作用。
2 园林、风景园林史学课程的思政基础
2.1 课程内容
中西园林史、中外建筑史课程的内容,适合开展课程思政。中国园林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其深邃高雅的意境屹立于世界园林之首[2]。中国园林史、中国建筑史课程,将中国的历史、科学文化发展背景与中国园林、中国建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传达给学生中国特有的自然观、艺术观、环境观、建筑观;西方园林史、外国建筑史课程,将世界发展历史与世界地理、西方各国的发展背景结合在一起,重点讲授西方国家园林的发展、建筑的发展,为学生开阔视野、东西互鉴、交流打下基础。课程内容宽广、深厚,施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专业的理解,也符合隐性育人的要求。
2.2 教学手段
园林、风景园林史学类课程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理论课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加入微视频短片,生动直观地介绍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中国园林史教学中,加入优秀的纪录片、科教片内容,在中国建筑史教学内容中,加入优秀记录片《中国古建筑》的片段内容,能够形象生动地传递知识,加深理论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参与、表达的欲望,进而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与拓展。如在中国建筑史课堂上,让学生结成小组讨论明清北京故宫的布局,结合大学生对历史剧的兴趣,探讨故宫的形制变化,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3 园林、风景园林史学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园林、风景园林史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应结合史学课程如何与思政元素相融合,进行教学改革。
3.1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
在中国园林史、中国建筑史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历史的时间线索,介绍社会发展的背景、文化现象。在教学内容上,直接移植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哲学、美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拓展学生视野,又可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上的,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可以潜移默化地传播爱国理念[4]。这也正是中国园林史、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只有将与园林、建筑有关的历史背景、文化现象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掌握园林与建筑的特点与发展,构建自己的园林观、建筑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社会、历史现象入手,讲授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意识形态,从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进而再回到园林与建筑的物质层面。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园林、建筑的内涵与形式,同时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也包含对其他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越是对自己的文化认同、自信,越是能够包容与学习其他文化。作为园林、风景园林的学生,知识面、眼界的广度影响自身能力的提升。西方园林史、外国建筑史的授课内容,围绕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展开,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园林、建筑发展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有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的不同,教师应着重讲解自然、人文背景的差异,进而使学生理解意识形态、哲学思想的差异。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园林、外国建筑形式与思想的结合点,而且更加理解每一种文明都值得尊重,在求同存异中共生发展,同时,也更加了解我国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2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中国园林史与中国建筑史中,包含民族园林与民族建筑的部分,我国的发展史也是多民族发展、融合史。例如中国建筑史中,关于傣族干阑式住宅、藏族碉楼、新疆阿以旺、云南井干式住宅等的讲解,可以加入民族文化的内容,比如云南摩梭族的井干式住宅,它的布局形式体现出母系氏族的特点,反映出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学生的兴趣浓厚。通过对民族背景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形成是有其社会人文背景的,学生的知识面被打开,同时又传授给他们以包容的、互信的姿态去了解各民族文明,从而使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对我国文化的贡献。
在中国园林史中,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都影响到各民族的生息与融合。虽然有分裂、有争斗,但我国的多民族传统一直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展现无遗。比如在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时,文人对于家国的情感、对自身命运的思索,导致他们寄情山水,对大自然美的热爱是文人一贯的传统,直接影响了园林的建造。
3.3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社会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是历史留下的重要财富[5]。在中国园林史、中国建筑史课程中,对中国古代著名的规划师、匠师如鲁班、郭璞、喻皓、宇文恺、阎立本、李淳风、李诫、计成、样式雷等的不同程度的介绍[6],能够使学生了解古代工匠的技艺与智慧,以及他们尊崇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作为设计师、工程师的工作态度与职业精神。尤其近代建筑大师的生平经历,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期间,看到关于唐代建筑佛光寺的资料,再加之日本学者说中国的古建筑已经消失,要想了解中国古建筑,只有去日本研究古建筑,了解一二。他深感研究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动荡时期,依然排除万难,前往山西寻找古建踪迹。对佛光寺东大殿进行了详细的测绘与图纸的绘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那些精细的图纸中,能够学习到古建筑的知识,更是能够被梁思成先生的执着探索精神所打动,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背景,这种工匠精神是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学生需要具有的。此外,还有刘敦桢先生,他不仅在建筑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在古典园林的研究上,做出了成绩。这些近现代的建筑师、园林大师都是榜样,能够激励学生在本专业上兢兢业业,努力钻研。
4 结语
总体来说,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的重要环节,并且力求与专业知识有确定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有物化的园林、建筑的实例、真实的历史人物榜样,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想水平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