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8陈为旭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想

肖 霞,陈为旭

(1.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1 引言

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强劲动力和不朽的民族精神”[1],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比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另一种是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比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

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将红色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不仅符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感染力,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涵养中学生的品德修养。

2 红色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必要性

2.1 符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仅仅依靠原有的素材进行课堂教育,难以完成新课标的要求,红色资源作为重要的课堂素材,将其融入中学思政课堂显得十分必要。

红色资源包含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蕴含着伟大的革命和爱国主义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2],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因此在课堂中引入红色资源符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

具体来讲,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意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而红色教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我国社会历史的文化精神象征,是向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手素材,是向社会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激励国人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的加油站。引入红色资源,不仅可以发扬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国革命道德,还可以加强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国防安全教育,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引导中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要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凝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内容,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研究领域。“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是记录革命历史、展现革命精神的有力证据”[3],以“红军长征”为例,红军战士始终胸怀爱国之志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对挫折和困境,他们团结协作、奋勇前行,在前进的过程中,“强调集中统一和党的纪律,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党的整体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4]红色资源能够进一步展现历史、展现党的丰功伟绩和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堂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中学生爱国、遵纪守法的思想情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3 增强思政课堂感染力的迫切要求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严肃性、理论性、系统性等特点,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理论教学,较少联系实际和针对学生和时代特点开展教学,并且在教学中满堂灌的情况比较多,互动不足,忽视课外实践活动,较少现场体验,缺乏课堂感染力,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明显。

为了缓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这些问题,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学工作,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思想政治课堂增添趣味。比如,在教学中如能找到一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红歌,并带领同学们大声歌唱,则有可能达到消解沉闷的氛围的效果,树立一种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放松他们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与感染,轻松地理解课堂内容和重难点。因此,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克服了思想理论的抽象性,增强了教学感染力和理论说服力,有利于中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获得他们的认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发挥其主体地位,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

3 红色资源在中学思政课堂中应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政府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红色资源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战士们用鲜血凝聚而成的,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既有利于弘扬革命精神,又有利于学习历史,缅怀先烈,但政府对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加强。

一是政府对红色资源的整合不足,缺乏相应的管理,对不同地区教学实践基地的统筹协调,无法实现地区联动,使得地区之间的红色教学实践基地缺乏应有的开放性、交流性和合作性,无法实现红色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二是缺乏红色文化建设,在红色影视文化创作、红色资源的传播方面较为缺乏,红色资源教学实践地基地仍然较少,在公共活动场所,与红色资源相关的建筑数量还是相对较少。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意识到了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对遭到破坏的红色资源未能及时翻新维修,使得一些红色资源日益遭到破坏,难以持续利用,相对于红色旅游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来说,政府投入的人力、资金和技术支持也相对不足。在教育方面,政府未能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资源,建立成片、成区的红色资源教学研究中心,也未能充分利用各地红色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各地区的教学研究基地数量远远不够,使得大量的红色资源与当地教学工作脱离。

3.2 教师在教学中对红色资源利用较少,且利用方式单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的直接主体,对于红色资源能否被利用、能否实现与课堂的有效融合,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3.2.1 教师在教学中对红色资源利用较少

课本教材往往注重理论的编写,受国家教学体制的影响,教师注重课程重难点的讲解,容易忽视红色资源与课堂内容的融合。再者,学校的课程评价机制也有待完善,红色资源是否引入教学并没有纳入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对红色资源不一定重视,缺乏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教学的观念,尽心尽力的讲述理论知识,却忽视了红色资源可以与课堂进行有效融合,增添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2 红色资源在教学中的利用方式单一

尽管有些教师会有意将红色资源引入教学,但在利用红色资源的方式上比较单一。一方面,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只会简单地引用一些图片、歌曲和陈旧的案例,而且缺乏深刻地探讨和挖掘,毫无创意,且课堂理论空洞,课堂沉闷,在理论教育方面缺乏技巧,生硬无趣。另一方面,教师在红色资源的实践运用方面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每年的课外活动都比较固定,且活动的类型单一,缺乏现场体验。环境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集体活动的方式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学校的课外教学活动仅限于唱红歌、看记录片,缺少现场体验活动。教师运用红色资源方式单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师缺乏利用互联网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网络平台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样,它所带来的信息能够极大地充实教学内容。很多中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建立起来,校园红色网站、综合性的校园网络社区、数字化的网络校园已经形成体系,而教师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一平台实现红色资源的共享,未能实现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2)教师对红色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方面能力不足。尽管很多教师都具有较高学历,但对于红色资源的了解并不深入,对于红色资源的界定、红色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原则、方法、途径等缺乏研究,在实践教学环节无法灵活地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另外,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出于资金和安全的考虑,教师很少组织课外活动,因此组织能力和实践经验相当欠缺,无法将红色资源适时适量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3.3 学校缺乏红色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红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学校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个别学校基于资金的考虑,忽视了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

个别学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未能结合地方红色资源中的相关人物事迹和旧址设计独具特色的雕像和建筑,打造特有的品牌特色,“中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就是学校,创造地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5]。很多学校在红色资源系列专刊和报道方面投入少,缺乏相应的展览厅、板报和宣传栏,在某些红色文化节日缺少宣传,使得红色资源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站的传播面和影响力较小。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除了国旗下的讲话、大合唱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文化活动,学生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校园文化活动严重缺乏,,学生对红色活动和节日逐渐淡忘。

4 推动红色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途径

4.1 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

(1)要开发物质资源,政府和学校要加强对历史人物、事迹和革命遗迹的开发利用。对于荒废的革命老区和历史遗迹,特别是有些古村落、围屋、窑洞等,政府应当加以维修、开发和利用,挖掘其教育价值。另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已开发出来的历史遗迹进行教学和参观体验,将历史遗迹等红色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去。

(2)要开发精神资源,包括书籍、报刊、史料、戏曲等教育教学资源,促进红色资源理论的研究和教材的编写,为教育教学增添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将相关红色资源编入相应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比如方志敏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开发这一作品和人物背后的教育价值。当然,理论工作者也要及时编纂有当地特色的课外教学辅助资料和课外读本,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进行。

(3)要建立信息系统,加大对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政府要建立红色资源信息库,“查清文化遗产的类型,建立资源信息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6],只有使资源信息化,才能推动“互联网+红色资源”的建立。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对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传媒、商业广告,将国徽、历史人物的图案融入商品中,弘扬红色精神,打造红色精品,让群众和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中的宝贵价值。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广播和宣传栏、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微博和贴吧等网络平台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面,致力于红色文化环境建设。

4.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弥补理论教学的抽象和空洞,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不仅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多变、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把理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4.2.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为教育目标服务,当然,“课程与教学资源不是机械地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资源,它不仅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资源,还是产生课程与教学目标,形成课程与教学设计理念的资源”[7],因而教师在课堂也可灵活变通,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情境教学,或者采用课堂融入式,讲述和表演历史话剧,观看红色影视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共鸣。

另外,团结合作是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以按小组的形式上台讲述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故事,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体现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而且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4.2.2 丰富课外教学活动

(1)采用参观体验式,打造红色资源教学实践基地。基于安全和经济的考虑,有些学校的实践教育方式仅仅局限于唱红歌等活动,不能真正走出校园到红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即使有,也只是走马观花,只进行简单地观赏,缺乏对红色资源相关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讲解,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同学们带着思考进行参观。

“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身临红色资源的现实情境之中,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在抽象的理论中所受到的教育要深刻的多”[8]。中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学习和生活,可以增强他们对红色资源的感性认识,让他们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比如利用光电和立体声音制作虚拟的战斗场面,让他们置身其中,体验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紧张气息,从而启发他们珍爱生命、激发他们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烈士的敬畏之心,并且回到学校后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一起交流互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采用实践活动式,寓教于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使用实践活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校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歌比赛、表演历史话剧、开展红色文化节,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精神。在校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发扬革命战士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高中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品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3)采用情感教学式,公祭革命先烈。“课程的存在,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智慧的生存。促进学生身心和德全面发展是课程的基本任务,因而课程设计要关注对学生的研究,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方面的研究,以及学习发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9]。情感教学方式可以调动中学生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比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祭奠缅怀先烈,通过以情感人的教学方式,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的理想目标。

4.3 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机制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指导、激励和信息反馈作用,缺乏教学评价机制,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教师付出的努力如果不能以合理的方式给予肯定,其工作热情势必下降,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师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教学的观念缺乏等问题都是由于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因此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一方面,评价的内容要多样化,包括红色资源在教学中的融入、课堂氛围、师生是否互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等等,内容越全面,评价的结果越权威。另一方面,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包括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质和量的评价、自我评价等不同类型的综合评价。例如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看它是否能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课堂,是否实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教学目标。最后,课程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课程专家和教师之外,还需要把家长和学生纳入其中,由于每个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和自我认同,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总结,从而取得积极效果。

4.4 全面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是否成功,不仅在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更在于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各方面能力的高低,运用红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发挥各方面的长处和能力,使红色资源与课堂有效结合。

4.4.1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中考的巨大压力下,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分数,教师一味地忙于教学,在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教学和学习辅助资料的编写方面投入精力少,而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等工作需要一批先进的教学工作者来完成;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辅助资料的编写和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样需要一批优秀的教研团队来完成;红色资源理论的研究、红色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需要一支团结合作的教学骨干协调完成。

首先,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只有专业基础扎实,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才能灵活地将红色资源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适应新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轻松地消化课堂内容。最后,学校要定期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采取奖惩的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的能力,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与红色资源相关的课外活动,提高其教育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4.4.2 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传道者必须先闻其道,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灵魂,才能塑造他人灵魂,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己需要带头做表率,认真学习红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学习和贯彻党的宗旨。学校和领导也要做好组织和宣传工作,宣传党的正确主张,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4.3 提高教师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中学生课外时间有限,接触红色资源的机会少,所以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教学,离不开网络和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网络查询与红色资源相关的信息,下载视频资料,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定期发布和分享红色资源信息及学习素材,与学生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红色是什么
思想与“剑”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