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11-28王晓霞黄海霞郑红军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测报

万 艳,王晓霞,王 方,黄海霞,郑红军

(1.毕节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贵州 毕节 551700;2,毕节市防治石漠化管理中心,贵州 毕节 551700)

1 林业有害生发生防治情况

1.1 主要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49330.8 hm2,其中病害2575.53 hm2,虫害43955.06 hm2,鼠兔害666.7 hm2,有害植物2133.44 hm2。其中轻度43171.09 hm2,中度5355.6 hm2,重度804.11 hm2。病害主要为松材线虫病、樱桃膏药病、李红点病、杜鹃叶斑病,虫害主要为核桃扁叶甲、松褐天牛、核桃长足象、云南木蠹象、松叶蜂、中华松针蚧、纵(横)坑切梢小蠹、有害植物主要为紫茎泽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075‰,远低于国家规定指标2‰。无公害防治率98.7%,监测准确率98.5 %,苗木产地检疫率100%,“四率”指标均达到国家、省级下达的任务。

1.2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情况

根据不同病虫的生活规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采取不同措施有序高效的开展防治工作,防治面积为46986.75 hm2。其中,生物防治7000.15 hm2、生物化学防治6217.91 hm2、人工物理防治25486.94 hm2、营造林措施防治6889.61 hm2。化学防治1392.14 hm2,无公害防治面积43709.19 hm2。开展防治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病、樱桃膏药病、核桃扁叶甲、松褐天牛、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云南木蠹象、松叶蜂、纵(横)坑切梢小蠹、紫茎泽兰等。

开展防治的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营林措施。加强中幼林抚育,增强林木的抗虫性。及时清理松林内林间枯死木、濒死木和枯枝落叶,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2)人工物理防治。①人工机械防治:物理措施一般作为辅助措施配合其他防治进行,主要包括捕捉、震落、网捕、摘除虫枝虫果、刮树皮等人工和机械方法。比如对具有假死性虫害通过人工振落消灭;对核桃长足象采取组织人工收集核桃虫果后集中深埋处理;清理烧毁虫枝防治云南木蠹象;人工收集虫茧防治松叶蜂,对于病害常采用剪除病枝、刮除病斑、清理病叶等方法。②诱杀防治。利用动物的趋性,配合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双色灯等进行诱杀。

(3)生物防治。主要采用白僵菌进行防治,采取白僵菌喷粉喷雾或粉泡进行防治,有效防治核桃扁叶甲、叶蜂类害虫、竹节虫、蛾类等食叶类害虫。

(4)化学防治。主要采用比如阿维菌素等微生物源农药、灭幼脲等仿生农药和一些氯氰菊酯等高效低度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

2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

监测预报是防治的基础。充分发挥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县级测报点的作用,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把测报点建设延伸到管护所站,进一步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建设[5]。在年初根据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结果制定防治方案,及时发布第一期、二期、三期季度趋势预报,准确发布短期、中期、长期预报,掌握全市病虫害发生地点、分布、种类、面积大小等,为防治物资准备、资金筹措等工作做好基础,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预测发生面积50002.5 hm2,实际发生面积49330.8 hm2,监测准确率为98.5 %。按时间节点开展完成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全市枯死松树7510株,其中病虫害致死801株,不明自然原因致死1036株,受雹灾、火灾致死5673株,共取样2052个,镜检2052个。

3 林业植物检疫

为使行政权力运行流程与权责清单保持一致,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林业植物产地检疫、调运检疫、要求书签发等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产地检疫方面,全市共育苗面积1983.81 hm2,实施检疫调查面积1983.81 hm2,实施检疫数量43804.4万株,苗木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方面,加大调入苗木及林产品检疫复检力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调查,把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封堵在外,同时做好本地疫木的管理和安全利用。对从疫区调入的包装材料认真登记排查,并对调入的林木种苗、花卉、木制品等认真复检,规范检疫行政执法记录和过程,依法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调运行为,发现一件查处一件,有效遏制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金沙县是毕节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县,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办生字〔2019〕88号)《省林业局关于开展贵州省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黔林防发〔2019〕281号)要求,毕节市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编制下发了《毕节市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推进暨培训会议。要求各县区森防站采取与森林公安、林政等部门联合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多次检疫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01人次,车辆229车次,检查涉木企业(个人)513家,查出违法违规调入松木及其制品现象的有46家企业(个人),并进行相应罚款。通过多举措有效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强化疫木管理,着力解决当前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疫木源头监管不严,带疫松木及其制品异地调运屡禁不止、疫情传播扩散加重等突出问题。

4 存在问题

(1)人员队伍建设薄弱,县级森防队伍技术力量薄弱。目前黔西县、纳雍县、威宁县、金沙县森防站2人,七星关区、大方县、赫章县分别仅1人,织金现仅一位招聘人员从事森防工作,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委会无专门人员从事检疫站工作。在岗人员除承担本职工作外,还要分出大量精力参与驻村扶贫、林业其他工作,严重影响了森防工作的正常开展。

(2)投资少,防治成本高,经费严重不足,防治工作难度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大,防治工作量也较大,中央、省、市财政近年来的预算经费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地方财政又比较吃紧,造成经费不足和到位不及时,制约着防治的进度和效果。

(3)服务效果“重眼前轻长远”,忽视社会服务综合效益的结合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机构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大部分民办服务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追求短期利益,只重视对单项的、现存的需要开展服务,都是签订当年合同或临时合同,服务内容多数是防治救灾,服务效果只注重当年效果,没有制订系统的、长远的发展规划,很难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不利于培育健康森林[3]。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考核,做到层层落实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从而进一步地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有效地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4]。

5.2 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认真抓好松材线虫病、樱桃膏药病、松叶蜂、核桃扁叶甲、核桃长足象、切梢小蠹、木蠹象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和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降低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确保全市成灾率低于2‰的管理指标;继续加大白僵菌、波尔多液等无公害防治药剂及诱捕器、诱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90%以上,加大对金沙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力争尽快拔除松材线虫疫区。

5.3 抓好监测预报工作

做好越冬代调查,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加强面上监测调查,加强监测覆盖面,提高测报准确率,做好中心测报点工作,完善监测网点建设,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以确保监测准确率达90%以上。

5.4 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执法

严格依法监管林业检疫,加强封堵,进一步规范林业检疫执法工作,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重点加大调运复检力度,提高复检率,严格检疫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5.5 积极推进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协作保险预防控灾

大力扶持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鼓励林农成立防治互助联合体,加大对公益性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投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组织、社会参与” 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格局,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检疫执法、预报预警等工作,建立起活跃的社会化防治市场[6]。积极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险理赔,以有效防范林业有害生物损失的风险。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测报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三峡库区省份联手防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