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记者多维传播能力的构建途径
2020-11-28马银彬
马银彬
全媒体概念最早出现在一家美国家政服务公司的名称中。全媒体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行业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这个报道体系的组成部分。一是指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像,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符号与手段,来展现一种新的传播形态[1]。
全媒体时代,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完成融合之后,运用综合性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信息传播并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的时代。
1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业态发生的变化
全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叠加,而是不同媒体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之后,将信息通过画面、声音、视频、文字多方式形成质变之后的新型传播。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业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壁垒被打破,联动传播成为常态
传统媒体时期,不同媒体之间的信息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各自独立,有着各自的运作规则,互相不重叠。而全媒体时代,媒体开始拓展多种传播形式的综合发展,出现同一条信息多渠道传播的形式,并且媒体本身开始主动参与构建融媒体形态,多媒体的联动传播成为当下新闻和信息传播的常态。
比如《人民日报》从2015 年开始转型全媒体,积极涉足新媒体,目前《人民日报》旗下已经拥有31 家网站、111 个微博机构账号、110 个微信公众号及20 个手机客户端,已经做到新闻传播的全媒体联动传播。如今的人民日报,其阅读受众超过3.5亿人。
1.2 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不断涌现,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更加多元化
随着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目前新闻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几乎是日新月异,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
2019 年2 月28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 亿,同比增长3.8%。全年新增网民5 653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 亿,占比98.6%,同比增长1.1%。伴随着网民的增长,网民的互联网行为也在高速增长,2019 年6 月12 日凌晨,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发布了2019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显示从“2017 年4 月,到2019 年4 月,中国短视频App 日均使用时长从不到1 亿小时,增长到了6 亿小时。”据《艾媒报告|2019 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专题报告》显示,网民使用的移动社交产品较为多元,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三种移动社交产品分别是微信、QQ、新浪微博,占比分别为73.7%、43.3%、17.0%。用户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变化,“两微”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成为目前用户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全媒体时代,从纸媒到网络、从文字图片到短视频,用户依赖新媒体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比重越来越大。
2 全媒体时代需要记者构建多维传播能力
全媒体的带来的媒体之间的融合和信息传播形式多渠道和多元化的对于媒体和记者而言,也意味着能力结构需要发生变化。全媒体时代,媒体纷纷打造自己的融媒体平台,构建“中央厨房”,而记者的能力也从传统媒体时代的“采、写、编、评”这些侧重于新闻生产方面扩展到传播方面,也就是说全媒体时代的记者所需要具备的是新闻生产+新闻传播+和用户的互动的多维传播能力。
比如2019 年两会中,中国日报的《小姐姐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在这个系列新闻Vlog 中,记者和受众一起讨论采访两会应该穿什么衣服、如何找老记者去请教参访经验、用自己的视角去看人民大会党、还有甚至还有自己吃饭的画面。很明显在Vlog 新闻的传播中,记者不但要策划新闻、录制新闻,还要在新闻中进行直播、和用户之间互动,很显然,这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渠道对于记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多维传播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技术维度上,需要掌握各种媒介信息生产模式,具有不同媒介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
全媒体时代,不同介质的媒体的技术和传播特点也有所不同,新闻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记者必须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据此采写不同特点、适应不同媒介形态新闻内容。比如传统媒体的文字记者,需要撰写适合微信公号和微博发布的新闻稿,甚至还需要学会摄影、摄像、录制短视频、发布Vlog 新闻等多样化的新闻生产模式。全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技术维度将成为其多维传播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传播介质特性的了解、数量制作适合传播介质的新闻内容,将成为记者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内核。
2.2 专业维度上,要构建良好的互动思维能力,能在新闻传播中和用户进行良好互动
传统媒体时期,记者都处于新闻生产环节,不直接参与新闻的传播环节。而,多媒体时代,由于媒体融合打破媒体之间的壁垒,也打破了新闻生产和传播之间的壁垒,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有机融为一体。现在的全媒体记者往往集采、写、摄、录、编、和用户互动等多种能力为一体。其中,记者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就必须构建起良好的互动思维能力,和用户进行良好沟通。
全媒体时代,新闻生成从单向线性的采写流程转变为多元互动的采写发布流程。记者不仅是新闻的生产者,也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沟通者、协调者。比如,《新闻联播》入驻快手之后,主播李梓萌就用网络语言非常接地气地和用户进行互动,向用户介绍:“《新闻联播》开播至今已经41 年了,可能比很多老铁的年龄还要大。我知道,快手的Slogan是‘记录世界,记录你’,《新闻联播》每天都在记录中国,记录真正追求幸福与进步的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这种切合网络媒体的互动方式和语言立刻受到网友的追捧。
2.3 知识维度上,必须扩充知识储备,用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全媒体时代,不但新闻的传播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放生变化,新闻写作的文体和语言也发生了变化。记者的知识维度上,也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接地气的网络化、新媒体化的新闻语言表达。比如2017 年6 月,新华社的官微发布新闻报道《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正文38 个字:“沙特国王萨勒曼21 日宣布,废除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另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新任王储。”用户留言为什么这样短短38 个字的新闻报道动用了三个记者编辑,结果引发用户们的大讨论,新华社的小编第一时间在线答疑:“王朝负责刚刚,关开亮负责废除,陈子夏负责沙特王储。有何意见?”这种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和适应网络化的新闻内容生产,正是媒体和记者们适应网络是媒体发展的需要进行的更加“接地气”、贴近用户语言表达方式的新闻内容生产的尝试。
3 记者多维传播能力构建的途径
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多维传播能力需要技术维度、专业维度、知识维度3 个方面协调,才能够更好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需要和发展。记者这种多维能力的构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需要转换思维,记者不再是承担简单的采访和写稿的人物,积极熟悉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掌握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技术流程和技术特点,让自身成为能够制作和生产适应不同媒介发布新闻的综合高手。
2)要积极熟悉全媒体时代,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发展特点,摆脱传统新闻生产中固定化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新闻叙述语言,使用当下用户所喜爱和熟悉的语言和模式进行新闻生产,让自己的新闻内容和表达方式更贴近用户的需求,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全媒体时代,也是新闻生产普及化的时代,记者需要积极构建自身的多维传播能力,使自己具备更大的职业价值,这样才不至于在全媒体时代被行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