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

2020-11-28黄奇帆

中国服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力要素供应链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既是顺势而为的战略举措,也是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在沿海“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和外资持续涌入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实现多年的高速增长,形成以“大进大出”为特征、以“外循环”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之所以形成这一特定的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外资引入以及欧美等国家需求的拉动。这一模式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被进一步加强,到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64%,客观上推动着中国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1年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但这种“外循环”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遇到一系列问题:一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增长放慢甚至萎缩渐成趋势,外需“断崖式”下跌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二是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逐步加剧;三是劳动力增长出现拐点;四是煤电油气运等要素成本也随着“大进大出”而逐步抬高;五是“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众变得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原有发展经济先污染再治理的模式就难以为继。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方略,从供给侧下手,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力图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作用下,从市场主体的培育到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营商环境的改善到创新动能的激发,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特征的“内循环”体系逐步成型。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4%下降为32%,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接近60%。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内循环”为主的思路不是突然提出来的,而是党中央早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就已经在酝酿了。

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冲击世界经济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国家不负责任的“甩锅”“脱钩”的背景下,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顺势而为的战略举措,也是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过去,我们是原材料、市场等“两头在外”,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辛苦费。现在,在“内循环”战略下,我们将通过补链、扩链形成水平分工与垂直整合相结合、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产业链集群,这不仅将吸纳大量就业,还将带来更高含金量的经济绩效。

疫情之下,各国各地区的隔离阻断、停工停产导致供应链企业订单没了或者供应不足,但在苏州、重庆等地,由于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集群自成体系,供应链安全有保障,很多跨国公司在疫情期间把大量订单转移到这些地方,出现订单逆势增长。这也说明,“内循环”下的产业链集群式发展要比“两头在外”、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更安全高效。

而在以往“外循环”拉动为主的模式下,我们的习惯思维是“买买买”,以市场换技术,但关键核心技术却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长期习惯于这种分工格局,很容易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底层区域。推动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将使我们更加重视关键环节的研发创新。事实上,我们也已经具备了沿价值链向上攀升的条件。

此外,在“外循环”拉动下,经济增长较为粗放,靠的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转向“内循环”为主,就要打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的梗阻,形成更畅通的经济循环,并通过推进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和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着力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以“内循环”为主,还意味着我国将持续增加进口,实现进出口平衡。这将使我国在新一轮经贸谈判中占据主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形成在一些重要资源的人民币支付定价权,进而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劳动力要素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