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的路径刍论
2020-11-28潘世君
潘世君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新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新的学习型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都应加入到学习型社区教育之中,助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与服务。而且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实用技术、培训设施、技术师资上资源丰富,在参与社区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上相对其他类别高等院校具有更大的优势,是助力社区教育服务的最佳选择。
一、高职院校加入社区教育是社区的内在需要
1.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内在需求
所谓的学习型社会,即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中,社会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参与学习、持续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能成为参与者,学习群体庞大,人群层次分布不均、学习需求各异。以社区作为学习单元更适于全民教育的开展,当然其教育活动开展有其内在的要求。
(1)社区教育内容要多元化。社区教育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而社区居民一般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学习需求也不同,因而开展的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元。除了设置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健康教育等提高公民基本素养的公共学习内容之外,还要特别强调设置实用性、应用性较强的生活知识和职业教育课程,提升居民的生存技能与本领,更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社区教育形式要多样化。社区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学,社区居民学历层次不一,接受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在教育方式上要多样化,要更具灵活性。如教师可以培训课堂为主阵地,采用讲座、参观、竞赛或文娱活动等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更应采用多种体验、实践式的教育方式,让社区居民在实践中认知、体会、掌握、提高和创新。(3)社区教育资源需整合优化。社区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广,单独凭借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很难实现自给自足。在社区教育开展中,社区应整合利用社会优秀学习资源,特别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优质教学和培训资源,这对社区教学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2.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中具备的优势
高职院校虽然隶属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但它仍是社区的重要成员,其拥有的理论和技术优势、培训和教师资源优势,是社区其他成员无法相比的,因而在社区中的影响力、示范力也最大。
(1)高职院校具有多样的、专业的教育学习内容。高职院校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一般性的职业院校都会开设多个专业,分门别类地设置多门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积淀了丰富的、专业应用性的技术和知识,能够站在更高层面参与社区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具备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开设多种公共课程,内容涵盖思想政治、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沟通技巧等,这些学习内容也可以有效满足社区科学文化、生活保健、休闲娱乐等教育活动的需求。(2)高职院校专业化、优质的师资队伍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高职院校开设专业门类较多,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师资力量也各有所长,并且为了满足高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些教师不拘泥于理论讲解,经常采用多样化、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法、项目任务法等,这些方式方法更适用于社区培训教学。(3)高职院校可为社区提供丰富的教育学习资源。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馆藏书籍,专业教育资源库中的视频、课件、试题、实践指导手册、讲义等,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对社区教育活动开展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高职院校还具有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学场所,包括各种专业的实训场地、专业教学场所、体育场馆等,既可以为社区提供专业的培训场所,又可以增加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区的主要途径
1.在高职院校校内建立社区服务基地
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教学、实践场所和设施,还具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场地和设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些设施和场地服务于社区教育的功能,就必须将社区的学习者引入校园,其中最好的引入方式就是院校同社区共同建立社区服务基地。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将自己原有的设备场地在假期向社区开放使用;另一方面,社区也可以向高职院校投入资金、人员和技术,同高职院校共同开发建设社区教育基地,社区与校方对社区教育基地共营共管,共享技术资源,以实现社区与高职院校资源的最合理化应用。为保证高职院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实训基地的使用上,宜采用院校优先的原则,并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期间定时向社区开放。
2.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建共享型信息化学习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和社区合作开展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将已有的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开展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同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开发学习资源。
共享型平台资源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如微课、图片、文本、课件或试题等。在传送途径上,最好以社区资源库网站为主体,以微信、QQ、短信等软件推送为辅,开展学习资源的共享,并实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交流服务。另外,根据网络条件和社区的培训要求,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还可以大力开设直播课程,减少因场地、师资限制带来的局限。
3.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同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为了吸纳更多的高职院校教职工和在校生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高职院校应同社区共同建立志愿者服务协会,明确高职院校同社区的责任与义务,确立双方合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协会的组织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确立稳定的教职工志愿者服务队以外,可以定期在在校生中招募学生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因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服务方向最好为社区持续、定期、定点的培训服务。而学生志愿者因人数相对较多、帮扶时间和次数有限,更方便同社区内的单位、团体对接,可开展一次性教育服务,服务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等。
4.高职院校协同社区开设特色化课程
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中最重要的职能就是针对社区群众进行特色化课程教学。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要考虑到社区环境、社区居民群体的特点以及应用需求。在开设课程之前,高职院校要展开充分调研,具体考察社区群体的知识水平、结构层次、价值取向、学习要求等,也要考察社区已有的硬件资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增加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逐步形成特色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助推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须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广开渠道同社区组织机构开展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服务地方、服务社区的职能,助推地方社区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