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往昔,谋未来
——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 周年座谈会召开

2020-11-28许徤民,杨军,张鹏

太空探索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气象卫星天问风云

10 月10 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 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回顾总结风云卫星50 年发展历程与经验成就,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开创风云气象卫星事业新局面。以下为部分代表发言摘要。

许健民(中国工程院院士):50 年来取得的成就,是气象人、航天人,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家的大力支持。展望未来,要继续围绕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注重科技内涵,不断改善卫星核载和数据质量,提高卫星的综合应用水平。通过一代代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再创风云气象卫星事业新辉煌。

杨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要瞄准第三代气象卫星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气象卫星发展前沿,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团结协作,让风云气象卫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成为监测精密的标杆、预报精准的支柱、服务精细的示范,为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鹏(风云三号极轨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老一代科学家心怀家国,为了国家、为了气象卫星事业付出巨大心血,甚至生命。风云三号于2008 年首发,概念设计源自上世纪90 年代,如今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一代手里,必须传承他们的科学家精神,做好下一代卫星的谋划设计。

裴翀(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仰望星空,有了风云卫星的守护,我们向着气象强国的步子迈得更扎实;守望大地,风云卫星还将阅尽风云变幻,惠及民生福祉。要抓紧2020~2035 年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报批和实施,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突破,增强卫星遥感核心气象业务支撑能力,强化开放共享合作,推动建立“广覆盖、细分辨、高精度、深应用”的全球监测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气象强国。

潘进军(黑龙江省气象局局长):未来,我们将围绕全方位保障“五大安全”和“六个强省”战略,强化农业遥感决策服务、卫星遥感火情监测、台风天气分析遥感支撑和“一带一路”遥感监测评估,建成卫星遥感闪电定位监测分析平台和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平台,为地方政府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让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在龙江大地进一步开花结果。

【短消息】

我国成功实现首次火箭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9 月15 日9 时23 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将吉林长光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高分03 组卫星送入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长十一火箭执行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也是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中国运载火箭首次重复使用箭上产品

9 月21 日,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海洋二号C 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该火箭采用了一个特殊部件——一片从2019年长征四号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上回收的栅格舵的舵面。该产品虽小,但却是中国国内运载火箭首件重复使用的箭上产品,对后续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来说是一次重要尝试。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深空机动

10 月9 日23 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 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此次轨道机动在距离地球大约2940 万公里的深空实施。天问一号的轨道设计,综合考虑了从发射到火星捕获的各种约束条件并使推进剂消耗尽可能小,采取了转移过程中进行一次深空机动的策略。探测器此后将在当前轨道飞行约4 个月后与火星交会,其间将实施两到三次轨道中途修正。

航天展品重磅亮相工博会

9 月15 日,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沪开幕,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60 余件航天展品重磅亮相。在空间信息产业展中,商业中型运载火箭获特别荣誉奖,空间用34%效率砷化镓太阳电池获产品金奖,星载激光通信获创新金奖,并有多项产品获得其他奖项。

猜你喜欢

气象卫星天问风云
移动平台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验证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风云”眼中的世界
首次成功发射一颗气象卫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天问一号”的绝招
《读屈原〈天问〉之一》
极轨卫星派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气象卫星,助力“一带一路”
屈原诗·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