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培养
2020-11-27李晖
李晖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发展观的培养已经成为新课程中的一项核心目标。而在进行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于教材中存在的相关于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教育素材进行全面了解,之后才可以准确的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渗透教育。除此之外,在进行初中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时的“体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化学时,要做到体验化学、体验生活甚至是体验社会,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的培养的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发展观;培养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其理论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种促进,而在进行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授化学知识以及实验技能,通过过程和方法,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教学,从而实现这几方面相融合的一种义务教育,实现阶段性的教育目标体系建立。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党就已经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其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其中所包含的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积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思想,在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中都渗透科学发展观的一些方面,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科学发展观的培养。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观念是,确定了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并且对于以往的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并反思之前的教训,总结出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细致的评估。在进行发展过程中,不超过其环境承受力,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就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注重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土地、淡水等等生态环境。而在进行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中的许多问题来结合科学发展观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逐渐进行并接受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针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观念等方面进行教育。而如果在其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对于书本知识的教育以及让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提升,则其思想品质以及心理健康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容易被忽略,也就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被耽误。在进行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注重对于化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要将教材中所隐藏的思想教育题材进行仔细地挖掘。除此之外,要做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有大大提升,并且让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
三、具体的培养方法
3.1教材中的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鲁教版中的关于水资源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少,而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了解水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等等。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介绍给学生,让其充分了解。其中,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占全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是属于世界贫水国之一的,而我国的很多流域和地区对于水资源的开发都超过了水环境的自身承载能力,从而导致缺水问题的严重发生,特别是我国的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在日渐加深。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环节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其次,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宣传报道和相关的资料,从而让学生可以从实际的案例中更加详细的了解到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的问题。其中,工业排放的污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都导致我国的几大河流和若干支流的河水出现泛黑变绿的问题,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在之后,会进一步出现污染严重、湿地萎缩以及绿洲消失等等环境问题,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水资源的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之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于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污染和由于水污染的发生造成的各方面危害进行实地调查,从而让学生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其严重性有一个严谨的宏观认识。最后,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意识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可以保护湿土,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要从自己身边的各件小事出发,不断增强自身和周围人的节水意识,浪费水资源的坏习惯也要及时纠正。
针对于鲁教版课程中对于燃料和相关应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渠道和不可再生能源都包括哪些。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我国所探明的这些不可再生能源最多仅僅可以开采几十年到几百年。而如果这些能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开采,不能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做到节约使用,则就会对于工农业的生产以及交通运输过程和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对于能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会对于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结合世界以及教材,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思维模式,并积极开发自己的大脑思考节约能源的一些措施和具体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寻找现阶段的替代能源,从而采用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创新和积极探索。通过初中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观。
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包括对于金属及其材料的学习。在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金属材料对于国家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发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到重金属离子会对于人类带来的各方面的伤害。并且还需要了解我国现阶段的金属矿产资源处于严重不足的阶段。了解这些基础情况之后,还需要从对于金属材料的有效开采、开发金属代替品等多方面来对于金属矿产资源进行介绍。学生必须要在了解这些基本情况之后,形成主动节约资源的意识,并且实现节约使用和防止浪费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回收废旧金属并实现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同时还要注重环境污染的大大减少,而寻找金属材料的代替品的探索和讨论也要不间断的进行,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金属材料的多方面认识。除了在课堂上对于金属材料的各方面了解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各方面公益劳动,比如对于废弃易拉罐的收检、回收以及集中处理废旧电池等等,并且学会探究如何防治金属材料发生锈蚀等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实际行动中积极了解到资源节约的意义以及对于在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实际行动和积极的了解,从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进行化学肥料的相关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化学肥料,以及农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和重要作用。之后,再让学生通过对于相关资料的查阅和调查,了解到农药化肥的大量应用可能对于土壤、水资源以及大气等方面造成的污染,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恶化等等。而使用化肥农药之后,在水果或蔬菜粮食上的残留物还会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
化学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健康生活方面的认识,这个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学生通过对于学校附近或者农村、街道等方面观察一些出现的污染问题,让学生可以在了解这些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塑料制品的回收,并且向周围的邻居或者群众以及家人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宣传。让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宣传正确的处理方法,并且发动群众的力量来提升每个人的环保意识。这个过程,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了解到垃圾所造成的危害以及进行处理的正确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和环境以及化学和生态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3.2实验中的教学
初中化学的课堂不仅仅有理论课程的教学,还有实验课程的学习。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演示实验或者是学生自身所进行的实验来让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到化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来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比如在进行氧化铁的还原过程实验时,是通过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来实现实验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排放的降低,从而减少其对于大其产生的污染。而在实验结束之后,需要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和废液放入到制定的容器中去来完成集中处理。而在进行白磷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则是需要在通风的橱窗或者是密闭装置中进行的。硫的燃烧实验过程中,针对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则是采取用水或者是浓碱溶液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于环境的保护。在这些实验中,学生通过学习到的处理废气或者是废渣等方法来将实验和生活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其中包含着非常多的化学资源,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于这些化学学习的资源好好利用,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的培养。
四、科学发展观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于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来说,其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前提条件的。同时,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针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首先,在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于初中学生的知觉进行的一种锻炼。这个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就是观察和实验。其中是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和定量来完成的一种综合观察。在进行研究分析过程中,主要是从宏观现象来进行的综合分析,从而形成一种对于微观变化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作用。
初中的学生通过学习化学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些如何避免污染发生和防治等的专业知识,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未来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与此同时,学生自身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会不断对于自己的父母和朋友等人产生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次序利用的观念形成,提升普通公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而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动手意识,会更加具备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的手段。初中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完成自身的科学发展观的培养,促进其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积极发现新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所进行的初中化学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一些例子都相当贴近生活实际,并且对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都有一定的解释,并且还包含很大一部分的素质教育内容。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会学习到一些相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程的优势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的培养。其中包括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发展观理念等等。这对于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会带动周围人积极参与进来,并且对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会有所提升。因此,利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优势来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周代华,罗功举.优化实验教学形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員会、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7:165-169.
[2]童叶翔,施开良,黄乐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培养化学创新人才[J].大学化学,2006(01):8-12.
[3]孙树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