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之美
2020-11-27
右手握着钓竿,左手拎着渔网,踏着晨露从稻田与稻田之间的阡陌上穿越而过。蓦然,一缕甜甜的清香在微风的吹送下,悠悠地掠过鼻翼。停下脚步使劲地吸上几口,再将其缓缓地沉入丹田,那种感觉仿佛整个身心都馥郁无比,惬意万分。我知道,又到了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沉甸甸的收获即将由此开始。
我在乡村待了二十余年,对于耕耘不陌生,只是不像父亲那样,对水稻如此那般的挚爱,如此那般的痴情。这也难怪,在那食难果腹的艰苦岁月,水稻不仅是我们全家的生存之基,更是父亲情感寄托与心血凝结之所在。即使那稻花的花期一闪即逝,即使那稻花的花形难附风雅,可在他的心中,它依然是纯朴香甜的,清新淡雅的,美轮美奂的。所以只要一有时间,父亲总爱扛着一把锄头,在稻田周围转悠几圈;有时还会蹲下身子,眯缝着一双眼睛,仔细地打量那鼓着身孕的稻秆,何时会将嫩嫩的穗子努力地分娩出来。随后,他便吩咐我们到屋后的竹园,砍来几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在恰当的时候,将其派上用场。
底肥充裕,稻苗葱茏。仿佛听到了节气的号令,稻穗在一夜之间齐刷刷地抽了出来。父亲再也不愿从田野里回来了,他在时刻关注着天气的变化,关注着花粉的飞扬;同时在仔细地盘算着,一株稻穗能开出200多朵稻花,一朵稻花就是一粒稻谷呀!但是父亲的心里更清楚,稻花如果没有花粉的传播,前期的准备就会徒劳无功,后期的稻谷就会减产减收。水稻扬花的时节正是炎炎的夏日,稻田就像冒着热气的蒸笼,待不了片刻,人便像蒸桑拿那样大汗淋漓。可往往就在这个当口,父亲会严肃地命令我们:“快!拿上竹竿,到田里赶花去!”
赶花可是个技术活,至少在两点上要把握好火候。一是时间的掌控。大体可分为上午8点至9点段和下午3点至4点段。太早了,稻穗上有露水,花粉无法飞扬出去;太晚了,稻穗上的雌口便会自然闭合,根本接受不到花粉。二是赶花的幅度。一般情况是不能太大,只需用竹竿在稻尖上轻轻一扫,那肉眼根本无法看清的花粉,便会“腾”地一下升起来,在稻田的上空氤氲成淡淡的薄雾。这四散的薄雾与袅娜的地气融合在一起,梦幻一般。
此时,我清醒地意识到,这稻花之美其实还是酝酿之美,是劳作之美,否则,读到舒岳祥的诗句“稻花花中王,桑花花中后”,怎么会油然而生几分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