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探析
2020-11-27张晶晶唐晓岚周铭杰邵凡
张晶晶唐晓岚*周铭杰邵凡
雪意象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意象。探析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有利于了解古代文士阶层的造园美学思想,为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园居的生活美学和造园思想进行探究,从中考察文人精神和生活方式与造园的关系。
雪;意象;中国古典文人园林;表达
雪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和画作中出现最早,运用最广泛,蕴含最丰富的意象之一。自魏晋起,文人参与造园,园林成为文士阶层表达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的载体,雪逐渐成为文人造园家营建诗意栖居的重要意象。目前,关于古典园林中意象的研究成果丰富,以植物意象和建筑意象为主,气象性意象研究较少。整体研究多关注于意象本身的设计营造,缺乏与背后营造者的联系。因此本文从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的运用入手,结合文人园记和诗画,探析其背后表达的文人精神内涵,并窥探园林中折射的文人生活美学和造园思想,从而找到文人与造园家两种身份的内在联系,深化对传统文士阶层造园美学思想的理解。
1. 读梅书屋(清 季标)(来源于《如皋汪氏文园绿净园图咏(民国)》)
2. 古香书屋(清 季标)(来源于《如皋汪氏文园绿净园图咏(民国)》)
1 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
笔者以陈从周、蒋启霆选编,赵厚均注释的《园综(上册)(新版)》《园综(下册)(新版)》,由陈植、张公弛选注,陈从周校阅的《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以及鲁晨海编著的《中国园林历代图文精选》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相关园居诗文和实地考察,整理出与雪意象相关的历代文人园林49处。经分析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雪意象有的是指气象雪景,有的则是拟雪态,还有部分并非营造雪景,而是题刻深化、表达情感。因此本文将古典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分为因时而借、象形而仿、题刻点睛3类。
1.1 因时而借
1.1.1 依山而借
郊野地和山林地的园林得天独厚,常就地取景,因借山和雪造景,形成清冷高远的意境。杜甫曾在其浣花溪草堂做《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草堂的借景。浣花溪草堂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流寓成都所建的郊野别墅。草堂所借的是西岭雪山和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幽窗、雪山、积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由暗到明,由幽深到开阔,形成具有深远、高远意境的雪山图。如果杜甫草堂是远借雪景,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则是邻借冬雪。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写道“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草堂选址山林地,正对香炉峰而设,适逢冬日落雪,山峦之间,竟染银白,于草堂之中赏雪落,听钟声,颇具天然野趣,令人神往。
1.1.2 因雪理木
在园林内部景观营构时,文人造园家们常将雪意象与松、柏、梅、竹等相结合,以形成更为丰富的冬日景观,表现更深邃的意境空间。宋朱常文在其《乐圃记》中详细记述了乐圃园内的景物设计。“其间则松、桧、梧、柏、黄杨、冬青……虽霜雪之所催压……而气象未衰”,擎雪之松柏、冬青、黄杨等不减风貌,傲然挺立,颇具威武不能屈的气势。雪与梅也是文人非常喜爱的赏景组合,“雪晴萧散曳笻枝,小坞寻梅正及时”“薄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在文人诗作中,就多有描写雪梅相衬之景。“冰雪压枝照梅屋,一林便作奇书读”描绘的便是文园雪景。清朝时期私园兴盛,如东地区的文园和绿净园以景象秀异,建筑精巧,颇具盛名。两者皆为汪氏园林,文园为汪澹庵所建,意为后世子孙建读书住所。其子汪之珩能诗善画,精于造园,后扩建文园。绿净园为汪之珩之子汪为霖所建。两园皆将雪意象与梅、书屋结合。文园于读梅书屋外群植梅树(图1),绿净园则于古香书屋外孤植黄梅(图2)。“三冬雪霁,磬萼齐舒,每一繙书,恒与卷轴争其馣馤。”[1]每临冬日,书屋外冰雪封地,梅花凌寒盛放,书屋内书声朗朗,形成清冷绝异又鼓舞人心的意境。除了与梅组景,文人也喜将雪与竹组景。南宋文学家陆游有诗云:“雪重从压竹,竹折有奇声。”明代著名藏书家高濂隐居西湖时写道“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清时江南著名的袁枚随园也有“领略于梅花枝上,固矣。然压竹之声,枕上惊闻,亦称清绝”[2]的巧妙心思。由此可见,雪竹相配,文人多借其压竹之声。雪夜,厚雪压竹,万籁俱寂,一声清响,静谧清奇的氛围油然而生。
自然雪景的因借,与山峦、植物组景最为常见,也有部分与建筑相映衬。如清苏州知府蒯子范扩建后的惠荫园中的八景之一——棕亭霁雪,雪后放晴,透亮晶莹的雪覆于棕亭之上,亭雪相映,小巧轻盈,成为冬日一景。还有雪与青灯,袁枚之孙袁祖志在《随园琐记》中记录了随园的一处胜景,“仓山之东有永庆寺院……每当朔望及佛诞之夜,其上必遍燃灯,塔灯明月,雪时尤为夺目,此等奇景,他园罕有。”[3]远处古寺、闪烁佛灯、明净白雪,营造了静谧祥和又温暖人心的意境氛围。
1.2 象形而仿
文人园林的仿雪景观,以植物仿雪居多,其次是石和水花。苏州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中“雪香”即喻亭旁的白梅,随园的“小香雪海”同是喻指山下的500株梅花。植物仿雪中以梅喻雪实为最多,还如明王世贞弇山园的“香雪径”,明陈所蕴日涉园的“香雪岭”等,不一例举。其他植物仿雪还如文园,文园的“紫云白雪仙槎”中“白雪”则指园中大至十围的白丁香和绣球树。芦花也是仿雪的天然素材,明清时期河北申氏岵园借滏河两滨丛芦,形成“两岸芦花飞白雪,午桥烟里一舟来”的景观,层层叠叠的芦花之间,小舟缓缓而行,极具诗情画意。《红楼梦》大观园中的芦雪庵是群芳冬日赏雪啖肉,吟诗作乐的地方,“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正是芦雪庵题名由来。秋日芦花如雪,冬日庵外大雪,延长了该景点雪意象的时间范围。
以石仿雪,最为著名的便是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中的冬山(图3),其位于透风楼月轩厅北的南墙之下,由洁白如雪的宣石平叠而成,宣石内含石英,迎光闪闪发亮,背光耀耀放白,观之有积雪未消之意。冬山一景不用植物以象征荒漠疏寒,南墙开多个圆窗寓意北风呼啸,西墙开圆洞可窥春景,具有隆冬虽届,春天在即的深刻意蕴[4]。除宣石仿雪之外,还有明矾石,如明太仓王氏的麋场泾园以白色的明矾石象征覆雪的小山。
以水仿雪的如寒山别业,明代高士赵宦光迁居寒山守孝后,倚借寒山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凿山疏泉,筑室培林,兴建寒山别业。其中最为秀丽壮观的是“千尺雪”一景,岩壑之间,瀑布飞流而下,水花如白雪飞落。
1.3 题刻点睛
景联题刻是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构园要素,通过景题的点染,更能烘托场景气氛,深化景观意境。整理发现,文人园林中与雪意象相关的景联题刻数量可观。从景联题刻的表达内容来看,有状景写实、借雪抒情、托雪言志3类。状景写实,除上文所提到的“棕亭霁雪”“雪香云蔚亭”“芦雪庵”等表现园林景观的题刻外,还有状写园居生活的,如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在《人境园腹稿》中提到其构思中的人境园“暖室者三楹”“而额其上曰‘雪窟阳春’”,意指雪中暖室会客的园居活动。借雪抒情类,如清盛康居时的苏州留园的“佳晴喜雨快雪之亭”,这是一块聚集了诗文碑帖之语而成的匾额。其中,“佳晴”取自宋代范成大的“佳晴有新课”诗句,“喜雨”取自《春秋谷梁传》中“喜雨者,有志于民也”句意,“快雪”取自晋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妙合而成“佳晴喜雨快雪之亭”,表现园内景物四时皆好,表达园主对园子的喜爱和旷达的胸怀。托雪言志类,借雪意象或与雪意象有关的典故,表达园主的志向和意愿,如苏州狮子林的“立雪堂”。狮子林原为元代寺园,“立雪堂”为法堂匾额,取自《景德传灯录》典故,禅宗二祖慧拜见达摩祖师,雨雪交加,不为所动,天明,积雪没及膝盖,达摩见其心诚意笃,收其为弟子。匾额以“立雪”典故,表达志诚之意。
2 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精神内涵
2.1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高洁
受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影响,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对自然有着深切的感情和独立的思考。自然山水,风花雪月,不只是风景,更是一种人格和精神的象征。雪,质洁明净,文人将这一自然产物作为人格高洁的文化象征。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有云:“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5]文人园林是文人理想实践的产物,是诗画艺术的集合,无论是造景写意还是景联题刻,园林中雪意象的运用都体现了文人雅士对高洁人格的崇敬和追求。苏轼被贬黄州的居所“雪堂”,四壁绘雪,表达高洁出尘之意。明代王心一在其《归田园记中》中阐明了其“兰雪堂”取名由来,借李白《别鲁颂》“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标榜如兰清香如雪明洁的品格。清时海盐张氏家族的藏书园林涉园的“卧雪门”“卧雪坡”,借袁安卧雪的典故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与雪共同组景的对象梅、竹亦是历来文人心中君子的象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等,皆映射文人内心。
3. 个园冬山
4. 雪溪图(唐 王维)(源自网络)
5. 雪景寒林图(北宋 范宽)(源自网络)
2.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隐逸
隐逸文化与世俗文化相对,以追求内心平静为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虽然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但是却是贯穿中国文明史的重要文化现象。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统治阶级的思想与文士阶层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文人多选择隐逸的处世态度。在中国古典诗画中,多有以雪表达隐逸的人生态度。李白在《商山四皓》中写道:“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借松林雪景来赞誉商山四皓不与世俗苟同的高尚情操和隐逸生活。王维隐居辋川所绘的《雪溪图》(图4),白雪皑皑、江村寒树、野水孤舟,充满禅意诗情,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隐逸于世的心境。北宋绘画大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图5)描绘的是秦陇山川雪后之景,深谷寒林之间萧寺掩映,流露着范宽隐逸遁世的向往。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写道“恍来临月美人,却卧雪庐高士”,大雪覆庐,隐士酣睡,也将雪意象和隐士联系起来。在具体的文人造园实践中,清苏州程文焕逸园中的“钓雪槎”,清苏州查世倓邓尉山庄的“钓雪潭”,清扬州秦氏意园的“听雪廊”等,何者钓雪,何者听雪,唯独闲人尔,皆表现了园主隐逸的生活和心境。
2.3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旷达
文人描绘雪的诗文多不胜数,其中提及的雪意象亦有多样,如“飞雪”“冰雪”“残雪”“雪晴”等。而在文人园林的景联题刻中,以“晴雪”“雪霁”“快雪”意象居多,如上海豫园的主厅堂“晴雪堂”,苏州拙政园东部的西砖额“雪晴”,苏州惠荫园的“棕亭霁雪”,苏州留园的“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明代金陵名园顾文庄遯园的“快雪堂”等。“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等,着墨于雪晴、雪霁的诗句多描写雪止天晴的壮丽,抒发开阔欢快的心情。而“快雪”取自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也是与天晴相关的意象。文人园林多是文人政治失意后营建的隐居之所。雪晴,雪止天晴,开阔明净,表达了文人政治受挫后的平和旷达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是文人生活智慧的体现。
3 文人园林中的生活美学和造园思想
3.1 生活美学
园林是文人文化生活的综合展示空间[6],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运用折射出了传统文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逸趣。
6. 溪山品茗图(明 谢时臣)(源自网络)
7. 芦雪庵雅集(清 孙温)(来源于《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3.1.1 赏雪吃茶
《人境园腹稿》中提到的“雪窟阳春”,个园的“透风漏月轩”等,是园主设计的冬日围炉赏雪吃茶的场所。“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文人将雪水烹茗视为高人雅事。《园冶》有云“棹兴若过剡曲,扫烹果胜党家”,划船到剡溪访友,扫雪烹茶的意境远胜粗俗的宴饮,描绘了文人冬日园居生活的温馨场景。小炉沸水,清香凌冽,或独自品茗,或两三好友,围炉赏雪,闲话诗书,皆颇为雅致(图6)。
3.1.2 文人雅集
《红楼梦》大观园中芦雪庵雅集,庵外琉璃世界,屋内群芳啖肉作诗,好不热闹(图7)。清苏州怡园“南雪亭”借南宋潘庭坚会友的典故,意在广交朋友,匾额上有杜文澜跋云:“周草窗云,昔潘庭坚约社友,聚饮于南雪亭梅花下,传为美谈。今艮庵主人新辟怡园,建亭于中,种梅多处,亦颜此二字,意盖续南宋之佳会。”[7](怡园和潘庭坚的“南雪”皆是仿雪,实指亭南丛植的梅花)
3.1.3 雪梅伴读
文园和绿净园的书屋外皆植梅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是坚忍不拔,勤奋刻苦的象征,冬日,冰雪封地,院内梅花傲然盛放。此情此景,正能激励书屋内子孙刻苦研读,两者相映成趣,振奋人心。
3.1.4 雪堂悟禅
狮子林的“立雪堂”原是禅宗传法之处,寺园建成后,当时众多诗人画家前来参禅。明张凤翼乐志园的“雪珂庵”也是“以奉大师”的精舍,“庵中一几、一蒲团、一钵、一磬,佛书数卷”[8],雪浪大师曾居住于此。雪是禅宗中很重要的意象,在禅宗中,雪干净纯粹,象征着大智慧,“雪山童子”“立雪断臂”“法融讲禅”等都与雪意象相关。因此,法堂名多含雪意象,亦不足为奇。文人园林中的法堂精舍反映了文人的习禅风气。禅宗本土化后超越禅宗教义具有普遍的思想理论价值,中国传统文人讲究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具有儒学背景的文人也乐于结交禅僧,参禅悟道,与园林中静心修养,度习禅理,丰富内心。
3.2 造园思想
3.2.1 雅致天然
白雪红梅、灯雪辉映、暖室香茗、雪中诗会……可以看出园内风景之雅和园居生活之雅。文士阶层的思想追求不同于流俗,其追求雅致的高级趣味。文人园林是满足园主雅致生活趣味的活动空间,其风景也应是淡雅高洁,满足园主心灵寄托和精神蕴藉的需求。文人造园亦追求天然,从园林中雪意象的营造看来,园内景观营建或借园外佳山寒雪,使园内与园外自然风光浑为一体;或内借雪成景,一派天然纯净的冬日风光;或仿造雪景,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
3.2.2 巧于因借
雪意象的运用折射出文人造园巧妙的借景手法。因时而借,自然雪本身就是冬日的气候意象,文人造园能够巧妙地借用这自然意象入景,形成丰富的意境。纵观文人园林,不止雪,庭院之月、涛涛松风、夏雨芭蕉、秋雨残荷都是文人因时而借的匠心。单就雪意象的因借而言,借色,雪质地洁白,雪与红梅,雪与翠竹,雪与棕亭,雪与青灯等,大片的白雪与其他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视觉感受;借声,雪厚压竹,其声清奇,以声入景,触人心弦;借形,梅花、绣球、芦花、水花等,形似白雪,构成别样的烂漫雪景。
3.2.3 意蕴丰富
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或表达崇尚高洁;或表达退而隐逸的人生选择;或表达对困境的旷达乐观;或表达对美好生活,光明前景的心愿寄托。在文人园林中,风意象、花意象、月意象等都包含了文人的思想价值取向和情感表达。丰富的景观意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文人因其博学洽闻或仕途经历,其造园更是熔铸了其生平志向和人生感悟的丰富表达。意蕴与多种多样的景组合,形成不同层次的意境,而意境的高低决定了园林艺术水平高低。
4 结语
在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运用可以分为3类:因时而借、象形而仿、题刻点睛。结合与雪相关的诗文、画作以及园记,可以看出传统文人高洁、隐逸、旷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文人赏雪吃茶、集会作诗、雪梅伴读、雪堂悟禅的生活美学;表现出雅致天然、巧于因借、意蕴丰富的文人造园美学思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人热爱自然,善用自然。在文人园林的形成中,文人独立完整的人格是造园的首要前提,在造园表达中皆是文人人格的体现。文人高洁、隐逸、旷达的人生态度决定了园居生活和园居环境的不流于俗。通过本文的探究,加深了对古代文人造园思想和造园手法的认识,同时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可以为现代园林冬景营造、氛围渲染以及景点命名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