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患者应用CT引导下针吸活检对比切割活检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0-11-27王春华
许 丽,王春华
阜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阜宁 224400
肺结节为肺部常见的一种疾病,导致其发生的原因较多,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肺血管异常等密切相关[1]。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及胸痛,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由于疾病具有复杂化的临床表现,其发病后常伴有多种性质病变,单纯应用影像学技术对其明确诊断较困难,在疾病诊断早期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延误患者的治疗,威胁患者生命[2]。近年来胸部CT肺穿刺活检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定位准确等优点,但其在应用中仍有一定不足之处,因此,本次研究选取50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别应用针吸活检和切割活检取得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阜宁县人民医院50 例CT 下行肺结节诊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 组35 例,男性12 例,女性23 例;年龄30~60 岁,平均年龄(45.64±5.32)岁;穿刺部位:7 例左上肺、3 例左下肺、8 例右上肺、5 例右中肺、12 例右下肺;既往恶性肿瘤病史:10例有、25例没有;穿刺活检次数:1 次31 例,2 次5 例。B 组15 例,男性7 例,女性8例;年龄32~63 岁,平均年龄(48.32±6.34)岁;穿刺部位:3例左上肺、1例左下肺、4例右上肺、2例右中肺、5例右下肺;既往恶性肿瘤病史:4 例有、11 例没有;穿刺活检次数:1次12例,2次3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A组:还是CT引导下针刺活检。首先在进行穿刺前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进针时应避开肋骨和肩胛骨,同时避开支气管、肺内较大血管及肺大疱,尽量避免损伤叶间裂和肋间血管。然后选用SIEMENS 双排螺旋CT 机对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定位穿刺点,然后消毒皮肤,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选用八光公司PRECISA Chiba 18G或20G 活检针对患者进行穿刺,当针尖达到靶病灶内部后,对穿刺针进行旋转提插3~5 次,将针芯抽出连接50 ml 注射器,对病变组织进行抽吸,应用两个注射器,每个注射器抽取蚕豆大小的可凝固血性组织[3]。
1.2.2 B 组:选用GALLINI 公司生产的活检枪,同时选择10mm 标本槽。首先应用导引针穿刺至病灶边缘将针芯抽出,然后将活检枪内芯推入病灶中心位置,扣动扳机,自动推入活检枪外套针管,封闭切割槽,将活检针拔除,将完整的组织条取出,共获取3条,然后结束取材[4]。
1.2.3 标本固定:在获取标准后应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然后送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敏感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活检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例(%)
表2 两组患者穿刺活检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临床对肺结节的有效诊断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肺结节若存在较多的实性病灶,其是恶性的病变较高,且实性结节<6 mm,仍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肺结节的准确、有效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其不仅操作简单方便,检查时间短、技术难度低,而且并发症较少,具备较高的准确率,在应用肺部的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为早期诊断肺部疾病提供合理、科学的细胞学和组织学依据。有相关研究表明,肺癌主要在肺部以下的支气管中发生并发展,对于此类肺结节病变,应用CT 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显著改善应用支气管镜检查的不足,使近年来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6]。
CT 引导下穿刺活检主要分为两种方法,包括针吸活检和切割活检两种,其中针吸活检利用活检针获取肺部的病灶,进行病理诊断。而切割活检主要利用活检枪获取肺部的病变组织,其获取的组织标本较全面,且组织可用来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两者在应用中均具有较高的检查率。但对于部分患者病灶直径较大进行切割活检会出现炎性反应和液化坏死,因此,对两组患者诊断价值进行研究[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均为100%,其中A 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率与B 组无显著差异;A 组邻近肺野出血发生率显著少于B 组;A 组气胸、胸膜下血肿及渗血等并发症与B 组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针刺活检和切割活检在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肺结节患者应用CT 引导下针刺活检和切割活检,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两种诊断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且切割活检邻近肺叶出血发生率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