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分析
2020-11-27张明秀
张明秀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目前市场不断发展,客户不仅注重产品的性能、外观,还更加重视其制造质量,这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良好的产品质量可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并提升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够完善,只在检验原材料、控制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和分析成品质量时应用质量管理体系,而质量管理职能处于长期缺位状态,长期下来,会频繁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最终是产品订单量减少,阻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运行问题,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确保体系顺利运行,将自身竞争力提高。
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
1.1 质量意识薄弱
机械制造业不具备良好质量意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①领导层不重视质量管理。我国有很多制造企业是从国企改制而来的,大部分国企属于垄断行业,其领导层不会担心质量问题对客户忠诚度造成的影响,从而领导层没有足够的质量管理意识,未有效贯彻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加强质量管理等。②管理层不具备良好质量意识。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条件下,机械制造业许多管理层开始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依旧存在一些管理层不重视落实质量管理体系。③员工没有良好质量意识。一些员工认为完成自身工作即为完成工作任务,认为质量管理需要由相关部门完成,与自己无关。
1.2 未落实培训教育工作
通常质量管理体系会明确质量培训要求与标准,但还有一些企业无法落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①不具备针对性。一些企业在质量体系培训中没有根据工作性质岗位来细分,只是进行表面化的培训工作。通过集体培训方式,所有员工参加相同培训,这样难以体现各个岗位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1]。②没有深刻的培训内容。当前制造业的质量管理培训内容较为落后,不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导致一些员工较为抵触参与培训,无法获得良好培训效果。③培训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对工作本身进行考核,另一个是考核参与培训的员工,而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这两方面的培训及考核,所以无法保证其培训效果。
1.3 内审机制不健全
机械制造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应通过监督与改进来保障体系顺利实施,但许多企业不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监督机制,为顺利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企业需完善监管机制。目前有的企业一年内会进行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在审核中发现问题时,各部门会结合问题制定应对策略。然而,各部门制定措施不具备针对性,只是为了应付内审,无法深入解决质量问题,质量监管部门也未深入跟踪质量问题,无法有效落实内审监督工作。
2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策略
2.1 提升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1)加强领导层与管理层的质量意识。因为管理层以及领导层所具备的质量意识会对企业对于质量认知有一定影响。需要管理层与领导层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并带头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在工作中融入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总而言之,需要提升领导层以及管理层对于质量的认知水平,并掌握质量管理方法及策略,以此起到示范作用[2]。
(2)构建全员质量管理体系。应保证质量管理工作企业全员参与,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员工充分重视质量管理,并认识到质量与其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利用高频率、有组织有、计划的测试,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打造良好的质量管理平台,可使员工通过质量管理模拟及质量竞赛等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2 完善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主要有识别培训需求、设计策划培训、落实培训工作以及评价培训等方面内容。质量管理部门在充分调研后,明确各部门质量管理重难点以及共性问题,并明确各部门培训清单,保证培训内容符合实际要求即为培训需求。而设计和策划培训包括培训的内容、时间、流程、地点、讲师、考核策划以及教材等,确保培训内容与员工要求相符,正常落实培训过程,达到既定培训效果和目标。实施培训工作指的是按照设计和策划培训内容进行培训,根据既定要求开展即可。评价培训主要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衡量评价,以问卷、笔试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掌握培训效果。
2.3 健全内审监督体系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内审制度,主要有内审和管理评审两方面内容,主要在质量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应用,主要是优化内审制度和管理评审。
(1)优化内审制度。可构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内审队伍,在企业内部通过选拔方式选择具有良好内审工作能力的人员,并在内部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知识,以此来拓展其业务平台[3]。例如,参加内审人员认证考试,对专业内审人员使用方法及工作经验进行学习。此外,也需要完善内审方式,原本许多企业一年内只会开展一次内审工作。但在业务不断发展过程中,需形成专项内审和过程内审两种形式,控制内审对象、目的以及频率,及时发现并纠正内审问题,保证顺利开展内审工作,增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2)优化管理评审。为保证质量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以及适应性,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质量目标和方针,明确评审管理体系的时间、职责、人员以及内容,同时应输出评审结果。
3 结语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质量意识薄弱、没有完善管理体系培训以及没有健全内审监督机制等问题,从而无法保证其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难以达到客户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机械制造业应加强全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培训、健全内审监督体系,保证产品生产质量,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