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选秀节目现状到偶像产业商业模式问题探究

2020-11-27刘雨昕陈煦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6期
关键词:艺人商业模式偶像

刘雨昕 陈煦

1.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2.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2018年1月,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的偶像男团养成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偶像练习生》,自此,中国内地偶像选秀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此后的《创造101》.《青春有你》等类似机制的偶像成团选秀层出不穷。粉丝为了自己支持的偶像能取得一个好排名,以及其后续资源和曝光度,参与集资、使用后援会组织成批购买账号投票(即“打投”),不知不觉已经陷入金钱和机械化刷票的怪圈。

今年1月,《人民日报》转发文章,公开批评了2019年我国的粉丝文化生态——“互联网社会将粉丝的力量量化”,文中还这样写道:“如今娱乐圈的话筒紧紧掌握在平台手中,操控着粉丝们制造的流量指向”[1],笔者也认为,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兴起,我国粉丝经济商业模式下各方面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市场前景大,准入门槛低,让资本市场的投机者蜂拥而至,希望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因此这些人联合平台公司,一年几次、批量制造选秀偶像成团出道。它们利用粉丝的攀比与从众心理,催使一系列畸形的粉丝经济活动产生,引发连锁反应,实现流量变现,再通过后续商业活动,进一步榨取偶像剩余的价值。平台公司作为媒介,在现今的偶像产业商业模式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粉丝-平台-偶像”的商业模式和流量指向在近几年趋近成型。

平台拥有对流量流向和商业模式制定的绝对主导权,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处在弱势地位的粉丝方容易陷入被动,平台方则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显现逐利本质。近日,由爱奇艺主办的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正火热播出,同往年选秀类节目相比,平台方选择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对其选手得票数执行商定程序业务,以提高公正性。第三方人士参与计票流程在选秀史上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当然这也是由于之前凡是大众票选的选秀类节目必定会被质疑公平性和透明度。但是,粉丝对于平台这一举动并不买账,每轮结果公布时,他们对于平台的不满比以前更甚。笔者参考粉丝自发统计的数据,节目组给出的投票排名与粉丝方自我统计的集资排名出入较大。怒火不仅被发泄在节目组身上,甚至也波及到了事务所。但是,据了解,普华永道只参与商定程序,这不属于鉴证业务,因此并不涉及对审计结果的表达,也就是说,普华永道在这场比赛中并不需要起到公证的作用。可是,由于网友对审计程序的不了解,平台连带第三方机构都陷入了“造假”与道德风险的指责。因此很有可能选秀节目粉丝会选择放弃此节目,转而观看由另一竞品平台——腾讯视频主办的同期另一选秀节目(此节目依然由普华永道对计票过程进行核验)。

谈罢平台,不得不提的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选秀黄牛和其客户粉丝后援会。开赛初期,大量参赛选手的粉丝后援会火速成立。粉丝通常不寄希望于一般路人粉的投票,他们为了自家偶像在短期内迅速获得更高的票数,通常选择集资和打投的方式对偶像进行应援支持。后援会通过特定渠道从普通粉丝处筹集资金,寻找黄牛购买拥有投票权的账号以及平台合作品牌附带的卡片,再分发给训练有素的后援会成员,切换大量账号依次扫码投票。二次售卖账号以及卡片本是违规行为,但这提高了平台用户注册数以及合作方销售量,平台对此类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是呈默许态度。黄牛低价收购账号和卡片,随着市场价格的起伏,借平台之力向普通粉丝手中高价出售,实现盈利。

除普通粉丝之外,偶像后援会的成员构成也值得深究,高层之中夹杂许多“职业粉丝”(简称“职粉”),他们一般是自发或者由艺人公司聘用,与普通粉丝的追星行为是付出和“为爱发电”完全不同的是,他们从头至尾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平台、黄牛、后援会以及艺人公司之间的关系相互连结,错综复杂,近些年来,“职业粉丝组织已经生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和角色,不同的角色间也形成了稳定的关系结构。”[2]而信息最匮乏的底层普通粉丝则是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底层粉丝并不了解后援会内部真实的运营模式,也永远不会得知由后援会内部统计后公布的集资金额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合。笔者了解到,部分人一旦喜欢上一位偶像,则会陷入精神狂热的状态,紧随其后的便是消费狂热,甚至是“理性成瘾”,它不符合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一般规律,他们对周边产品的消费更像是消费毒品,属于“边际效用递增”的习惯养成型消费行为。很多人能够谋得私利,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粉丝心理。职粉对外宣称后援会自发性地为偶像宣传集资,但其实他们为了追求私利,甚至通过倒卖决定排名的卡片赚取差价,获得高额利润。有的普通粉丝在利益冲击面前无奈放弃追逐;有的“粉丝”可能直接或间接被收编(corporate)为明星偶像生产者的附庸,从而实际上成为投资者的雇工,并与资本形成一种特殊的寄生关系在过去的几年里,后援会敛财诈骗案频频曝光,却仍然没有减弱的趋势,足以窥得隐藏在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与这些人贪婪和险恶内心。

最后则是从艺人公司角度分析,艺人公司是作为中间方签约明星,以获得其商业活动代理资格的投资公司。据资料显示,2020年艺人经济公司排名前三的是泰洋川禾、欢瑞世纪和壹心娱乐,这三者除了欢瑞是十几年的老牌影视公司,其他都是近五年才崛起的新生力量,榜单上类似的新公司也很多,不得不说,这些公司借了互联网偶像产业的东风,代理选秀出身的流量艺人,获得巨大利润,在资本市场凸显优势,获得融资。艺人的市场价值是公司经营的命脉,笔者了解到,某艺人公司愿意开出10万甚至更高的月工资聘请职粉为艺人营销,仅通过短期内的花费就可以使得旗下艺人获得大量粉丝支持,提高话题量和曝光率,最终增加市场价值,让流量转化为长期商业回报。随着偶像选秀的层出不穷,艺人公司也不断增加,大多数新公司其实只是为了向选秀输送练习生而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但是,一旦旗下艺人通过节目顺利出道,整个公司都将改头换面,获得巨大的收益。原本不参与偶像经济产业的艺人公司也逐渐开始开拓这一业务,如以投资影视剧出名的华策影视和靠短视频和新媒体发家的公司泰洋川禾,其中,华策旗下艺人虞书欣在《青春有你2》中获得极高讨论度,被偶像白皮书列为2020年流量艺人榜第五名,获得《人物》杂志的专访。可是,在娱乐快消时代,迅速获得的流量能保持多久呢?如何为自家艺人制定稳定的未来发展计划,增加市场价值才是要仔细斟酌的论题,但是,大部分娱乐公司只想着榨取偶像的剩余的价值,却不为他们的未来谋划,缺乏代表作或是不能成功转型的偶像只能随着年纪的增加,逐渐退出公众视线。这也是目前偶像产业难以得到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3]。

前文提到,我国对偶像产业商业模式的监管机制尚且不完善,但是,自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播算起,到如今已经将近15年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用多说,几乎完善的流量规则也已经被制定,且处于不断被修订的状态之中,如果监管机制的完善总是存在着高度滞后性,那大概率会让投机取巧者利用政策空白期,使灰色链条得以滋生。等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和投票黑幕耗尽观众和粉丝的耐心,偶像市场过于饱和之后,偶像产业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猜你喜欢

艺人商业模式偶像
大众偶像
有线电视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研究
偶像报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花灯艺人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偶像们都恋爱了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