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完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策略探讨

2020-11-27刘海波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常态农业

刘海波

兖州区兴隆庄街道 山东济宁 272000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策略要进行适当的改变,走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对于农业经济的经营进行创新,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人力、科技,因此需要针对经济新常态环境来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

1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1.1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配置不合理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市场程度还比较低,农业经济产业配置还不够合理,因为农业产业的各种资源投入成本比较大、见效速度非常缓慢,因此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参与到农业经营中来,这样的投资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很低。农业经济的效益如果要想得到较大的提升,必须要改变这种市场化程度低的状态,并且要对产业配置进行合理的改革[1]。

1.2 规模化不足,缺乏龙头产业引导

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规模化可以提高边际效益,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严重不足,并且没有龙头产业作为主导,这样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慢,不能快速地发展。一方面,龙头企业是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的重要载体与象征;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核心的力量,缺乏龙头企业就没办法对农业经济产业进行辐射。

2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2.1 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统筹粮食产能工程,配套完善农业物联网,做好科技指导服务关键技术和核心区建设工作,打造智能化农业直销便民店,加快“菜篮子”配套工程推进工作。构建预测预警系统,提升土壤有机质的保护力度,全面普及农艺技术行动计划,加大对生物预警与监测的远程控制的能力。按照“智慧农业”部署全面发挥“互联网+农业”工程的优势,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实施农业人才培育计划,优化植物保护管理高效化、便捷化,加大对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和污染防治工程的投入,实现农村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利用。培养新型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在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当中,加快改造升级持续改善基础配套设施的质量,推动农机装备升级换代,形成智能化、规范化的生活生产空间[2]。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加大对农业科技对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重要性的认知,全面落实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大力研发最新农业产业商务平台,借鉴成熟地区的优质成果和模式,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好积极的完善应对。为了提升农业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效率,农村地区的网络速度一定要首先得到保障,形成通讯媒体一体化接轨的新机制,确保新政策、新技术可以为农产品信息的流通带来有效的帮助。同时积极构建数字大棚,改变传统高投入、低回报的种植模式,利用产业结构的最新成果,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科技元素转化为效益的实处,进而带来更多利润收益。利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技术,农民的劳动量既会随之下降,还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植物出现的病害等问题,为采取应对措施节省时间。

2.3 创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试点,利用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产业带建设,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林渔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果蔬、食用菌、渔业循环产业提升工程,推进种养结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向社会提供更多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满足消费者高品质要求。l

2.4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做好农业发展准备工作

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目前,土地承包管理可分为家庭承包和农业合作社承包,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率。而且,对农业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可以为日后的土地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便于在日后能够顺利开展土地改革制度,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切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根据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相关部门应当做好正确指引农业发展方向的工作,优化现有的惠农扶持政策以及服务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农业的发展模式,完善农业经营方法,改进已有的农业设施,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3]。

2.5 科学培养人才,强化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充分地重视人才建设,科学培养农业相关人才,强化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除了人员素质的提升之外,还需要强化在农业产业中的科技投入,充分地发挥技术优势,就能够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人才”的流失。因此,要注重发挥政策优势,制定适合人才发展的政策,积极鼓励高科技人才向农业领域流动。

2.6 加快新农村旅游建设

随着农村生态旅游热的兴起,农村要尽快完成土壤修复任务,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小康文化。夯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做好八项行动计划的部署,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坚持因村制宜的原则,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创建生态文明村,通过自然美、人文美吸引游客的光临。为巩固口碑效应,还要创建精品村和特色村,彰显农村地域的特有韵味。在乡村示范带的引领下,环境整治工作要实现建管并重。此外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进程,提升景区客栈便民服务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更需要合理地使用资源,开发技术,增强人员培训,充分结合农业经济的特色来制定发展方向。经济新常态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大技术改革投入,从而探索出一条更好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常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