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研究

2020-11-27于强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5期
关键词:监测点测点基坑

于强

青岛捷利达地理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4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不但增加了对高层建筑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对高层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的要求。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建造过程中,基坑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想要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就要做好高层建筑工程的基坑变形监测,主要是因为基坑变形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坑变形的规律,同时也能及时的发现基坑工程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持续运营[1]。

1 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

高层建筑工程基坑变形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从而对并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对某一阶段的支护结构所处的安全状况进行准确的判断,以便于高层建筑施工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只有充分掌握高层建筑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支护结构,才能够及时发现高层建筑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位置,以便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以此为依据对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进行调整,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的原则

首先,要持续对高层建筑工程基坑的监测,要做到监测工作不间断,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其次,要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运用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另外,对于高层建筑基坑关键区域应重点监测,通过增加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监测数据能够互补、互证。最后,加强监测点之间的联系,便于通过监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准确了解高层建筑基坑的变形情况[2]。

3 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

3.1 地表及建筑物监测的方法

首先,水准基点为后续基坑监测工作的执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高程稳定性来强化基准,彰显其稳定性。例如,在实际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可在基坑南北两侧建筑物墙体布设水准点,点位数量大约为3 个,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100m,构建相应的闭合水准路线。后续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开展全面的监测操作,维持主体稳定性不受任何影响。其次,对于实际地表沉降测点布置原则的确定,可以每隔25m 布置一个地表沉降点,了解周围道路的实际沉降情况,对于沉降点数量的把控,同样需要展示出一定的科学性。再次,对于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布点原则设计,应该以管线的合理利用为基础,一般来说,观测点主要集中在检查井或者是管线阀门井附近,该类位置处的观测点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最后,建筑物沉降测点布设原则,主要以基坑开挖深度1.5 倍距离为主,该类建筑物监测点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大拐角处的点位,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如果部分建筑物超出了监测范围,工作人员需要增加布点位置。在具体测点埋设时,钻孔工具为冲击钻,当钻孔打好之后,将测点沉降其中,测点制作材料以半圆头钢筋为主,当确保所有测定能够稳定使用后,测量工作正式开启[3]。

3.2 围护桩桩体监测的方法

想要将围护桩桩体监测效果更好地展示出来,工作人员可以沿着基坑边布设监测点,确保桩体间隔距离为5m,外边缘和内边缘监测点需要展示出对称性特点。对于钢筋计布设,需要在钢结构侧将多余钢筋截去,方便后续钢弦式钢筋计的有效应用,替代已经被截去的钢筋。一般情况下,所测得的频率可以根据具体频率和轴力,以及实际计算公式,最终将轴力值表达出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轴力值将应力和时间变化曲线展示出来,制作出完善的变化曲线图,为后续工作执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对于桩体横断面图的理解,可以将特殊比例的应力值分布情况呈现出来,当各个形式的点位得到连接后,钢拱架和钢筋应力分布状态图也会得到本质性呈现。

3.3 基坑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

在该项操作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冠梁侧面设计激光反射贴片,布置的间隔距离为20-30m,规格为2cm×2cm,借助于高精度测距全站仪对观测点到冠梁上反射贴片的距离进行测试,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具体距离变化得到实际位移数值,倘若视线不能与管亮点保持垂直,需对其进行改正操作。对于监测控制标准,如果是地表建筑物沉降或者是倾斜,实际规格为 -30mm。其次,实际地下管线安全监测也要与实际标准要求相符。更为重要的是,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实际地下水位进行合理控制,计算出锚杆轴力设计数值。总的来说,通过上述工作的执行,基坑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能够得到有效监测。

4 结语

总之,由于高层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使得工程建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提升。加强基坑工程变形监测,能够有效预防外界因素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造成的威胁。为此,应该明确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目标与原则,以此为依据促进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实施,降低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系数。建立地下水位监测点、桩顶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监测、坡顶垂直位移监测高层控制网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变形监测点的观测等,是在变形监测中的关键要点,应该严格依照相关标准与规范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监测点测点基坑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小波包位移能量曲率差的隧道衬砌损伤识别
对岐山县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地力变化的思考
广州市老城区夏季室外园林空间人体舒适度评价①
室外风环境实测及PHOENICS 模拟对比分析研究*
——以徐州高层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