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2020-11-27潘辉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5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样品

潘辉

天津市东丽区生态环境局 天津 300300

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就是借助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对影响人类和环境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等进行检测,并对其变化进行跟踪,以此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提供信息基础和科学依据。其监测对象涵盖了空气、水质、土壤、噪声和振动、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监测手段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手段以及遥控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监测过程一般涉及背景调查、方案确定、布点优化、样品采集和运送、试验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诸多步骤,简单地说,便是计划、采样、分析和综合。可以说,环境监测是一切环境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如用于环境质量的评价;基于环境污染分布寻找污染源,为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提供依据;积累长期的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容量的研究和控制以及环境质量预测预报提供数据;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完善环境法律法规等服务提供信息支持等[1]。

2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1 制度与体系相对落后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制度和体系的影响十分明显。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对于监测部门的工作体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环境检测过程中存在组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的情况。

2.2 环境监测操作人员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工作执行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监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与知识技能的储备直接影响着监测质量。环境监测工作隶属于政府机构,事关民生大计,与人们的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从事该项工作的工作人员自身不能意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端正工作态度,那么将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精准性。

2.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应用和普及,也为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化的发展。

3 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科学采集样品

评价环境质量的主要目的,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与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科学判断该环境质量是否符合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我们通常提高的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因农业及工业污染物随意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对其污染情况开展评价工作时,应依据与之相应的标准进行恰当的分析与评估,这不仅牵涉到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等问题,而且还应考虑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因此,我们在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中,就应依据监测目标、分析方法等情况恰当选择采样方法、采样时间、采样频率,从而实现对具体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监测人员必须依照国家制定的采样规范、行业标准进行科学采样。在采样前应依照相关制度进行规范采样,并及时、准确地填写采样过程。采集的样品须在现场就贴好标签,并根据相关要求科学保存,及早送到实验室完成实验与分析工作。在采样交接环节中,规范按照交接手续进行交接,避免玷污样品、丢失样品、混淆样品等状况的出现。在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涵盖:密码加标样、密码样、平行样等。只有严格依照样品采集的标准与规章完成采集活动,才能确保所采集到的监测样品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客观性及合理性,才能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做好准备[2]。

3.2 加强监测工作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对于监测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障了监测数据的正确率,保障了监测效率。因此,在监测工作中要加强对质量控制环节的重视。根据国家相关的要求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避免不符合体系的操作出现,使实验室的监测试验环境合规化,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在监测工作中使用的设备数量较多,操作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让其能够精准熟练地操作设备仪器,同时能够熟悉掌握设备维护管理,定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现场摆放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设备布局的合理性,避免设备之间互相影响的状况出现,降低监测的效率。

3.3 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很多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和综合素养都满足不了监测工作的需要,监测机构要对加强对监测人员技术的培训力度,定期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国外的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和经验上的交流。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协会也很重视环境监测,定期请高级的专家实行监测技术的培训,规定监测质量要求,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3-4]。

4 结语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的优化管理是一项大工程,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设备的支持,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负责态度以及对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划、合理运作。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来还有诸多挑战和问题有待解决。所以,相关机构和人员还需多做创新研究,克服困难挑战,实现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献:

[1]王帆.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概述[J].化工管理,2017(22):8-9.

[2]万喜喜,吴万秀.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5):129-130.

[3]王金辉.加强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科技,2016(10):43-44.

[4]徐敏.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究[J].化工管理,2016(7):151.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样品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食品检验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质量控制
食品检测实验室样品的管理及控制要点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