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2020-11-27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1期
关键词:供配电电气设计损耗

王 玉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1 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事业的起步时间较晚,在节电技术方面与之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便如此,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科技研发,我国节电事业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条例限制用电量。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节电意识。同时设立了专项基金,加大电气节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将电气节能列为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

2 建筑电气系统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功能性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满足建筑自身的功能需求,即建筑功能性原则。无论是何种规模、何种性质、何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在电气设计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建筑自身的功能。再者,兼顾其他方面的功能。要想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理念,必须进一步优化建筑自身的功能。例如,增强居民的舒适度体验;确保居民的电器使用安全性;改善建筑生产效率。除满足建筑的照明需求以外,其余各项指标还要达到居住舒适性标准。

2.2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建筑物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建筑物构造的经济效益,即经济性原则。设计人员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在建筑设计规划时,需立足于全局角度,筛选适宜的材料,节约建筑节能工程的前期投资成本,确保建筑电气系统在投入使用的较短周期内就可以收回成本。

2.3 无损性原则

建筑无损性原则,即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能源损耗,甚至是达到能源不损耗的程度。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控建筑自身的用电情况,以及各类电气设备的基本特征,简化功能重复的环节,或者是直接取消。例如,优化排线,减少电力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合理规划变压器位置;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3.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其一,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负荷容量、供电距离、用电设备配置等关键因素,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尽可能的简化供配电系统,将等电压的供配电系统的最高变配电级数控制在两级以内。其二,在变电所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且增大输配电导线半径,降低线路损耗,缩短变电所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传输距离,结合负荷情况,简略部分变压器。

3.2 输配电线路的节能设计

1)完善电路导线设计吗,在输配电导线设计时,应考虑线路的排列布置,遵循就近原则开展设计,并严格控制导线长度,避免因导线过长造成能源损耗,成本激增。在对低压配电线路进行设计时,尽可能的保证线路直行,减少回头设置。将变电所设置在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缩短供电半径,以减轻电力能源传输过程中造成的电能损耗。

2)加强导线的截面积和电阻率的设计,在照明系统节能设计中,导线横截面积与能源损耗指标存在紧密联系。对长路径的导线来说,增大横截面积,有利于提高电力传输功率,减少无用功率。此外,根据供电电压需求和热稳定性需求,尽可能的增大导线横截面积,促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后,导线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3.3 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照明设备的电能损耗在整体建筑物电能损耗中占据绝对比重。由此,选择适宜的照明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照明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优选LED灯或节能灯。一方面,满足照明需求,另一方面,控制电能损耗,减轻经济负担。总之,通过优化供电方式,优选照明设备,调整输配电线路等方式,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4 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变压器节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在变压器节能设计过程中,除注重变压器的固定铁损、杂散损耗以及铜损以外,还要高度重视变压器投入使用期间的减损工作。变压器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轻电力能源损耗,还能实行经济效益最大化。

3.5 高效应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

在建筑电气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高效推广应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具有实际意义。设计人员需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洁型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诉,建筑行业具有高能耗、重污染的基本特征,将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可以有效控制电力能源损耗,节约投资成本,减轻环境污染,进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对于践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构建能源集约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供配电电气设计损耗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及供配电节能思考
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探究供配电变压器的推广运行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的几点探讨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浅析BIM电气设计
大功率H桥逆变器损耗的精确计算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