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

2020-11-27宁淑云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西部财税税收

宁淑云

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办事处 山东东营 2574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受到历史、资源、区位以及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1]。制定科学的财税政策是缓解这一现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调节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如何通过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我国在《“八五”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战略上要求贯彻落实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以及共同富裕等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如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已经调整为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协调持续发展[2]。基于以上内容,可以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括为在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区域系统内,基于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使各区域的优势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关键点在于各区域的共同发展而不是追求绝对的均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区域经济总量的协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以及水平与其区位状况、资源储备、投资环境以及经济基础等条件是相适应的,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健康状态,在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了区域平衡发展的目标。其二,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能够在区域内和区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3]。其三,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要素的分布、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伴随着区域空间结构的转移和置换,实现了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出了产业结构聚合效应。其四,区域行政关系协调,通过讨论、协商等方式,对地方主体利益以及区域共同利益进行协调,为区域经济活动整体效果提供保障。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政策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失衡[4]。其次,东部沿海地区中的南北方经济发展失衡。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多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或是特区,在经济发展中会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大量优惠政策,加之地理位置良好,因此经济发展速度远超内陆地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有效提高自身的整体经济实力,实施了沿海优先发展政策,持续加大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开放程度,并制定了一系列与战略发展相适应的改革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到了大量来自国外的投资,而外资企业的进驻则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思想、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同时,国家也根据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对经济战略和投资环境进行持续调整,使得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调整的集合地。

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财政预算与投资项目也在向这些地区倾斜,东部地区所获得的财政预算和补贴远高于西部内陆地区。在外资引入和国家资金扶持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经济特区,初步发挥出了经济圈带动发展的作用[5]。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效应以及财税政策存在的缺陷

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效应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财税政策所发挥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积极效应。基于财税政策的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税收等工具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中税收和转移支付可以有效抑制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税收的减少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实际利润,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开发更的业务,增加新项目的投资,使地方财力得到有效提升。财政支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在不断增加预算支出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会随之逐渐变小。总体来说,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加大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则有助于增强地区资金筹措能力。

其二,差异效应。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可以明显看出财税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根据现有研究来看,政府投资效果最明显的东部,其次为中部和西部,但是宏观税收从所有地区整体来看表现出的效应差异性不明显。基本建设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在中西部发挥出的作用要明显超过东部[6]。整体上来看,在我国实施财政政策后,实施效果表现出区域非对称性,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是次发达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经济会受到更明显的影响。

其三,财税政策的有限或是负效应。部分研究显示,财税政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并不能发挥出明显的作用,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表现出负效应。如转移支付会更多的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而财政投入则会对块状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遏制作用。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财税政策存在的缺陷分析

首先,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区域或地区财力水平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会影响到政府的财力,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出现缺陷,此外转移支付制度方面也存在不完善之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可知,国家投资向东南沿海区域的倾斜使得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支持,难以突破现有的困境。而分税制下收入分配对于富裕的地区更加有利,财政分权则使得地区财政存在的不平衡现象被固化下来,无法有效改善。不同区域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公共服务水平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导致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财力出现漏洞。不同层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错位、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财政问题导致我国区域发展失衡现象难以获得有效的改善。而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则进一步扩大了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差距。总体上来看,现有的财政体制对不发达地区财力水平的改进十分有限。

其次,在税收政策方面,现有的缺陷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所采取的区域税收政策实际上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东南部沿海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实施了倾斜式的税收优惠,这对中西部经济发展实际上起到了抑制作用,增值税、资源税以及营业税等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整体上来看,我国西部的税负明显高于东部,但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却远低于东部,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严重。政府所采用的资源税制根本无法将我国中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为其征税的范围有限。区域税收和税源的背离使得税收收入呈现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趋势。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过度偏向于东南沿海地区,税制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7]。

3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分析

3.1 财政政策方面的建议

针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缺陷,可以实施一些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着重投资中西东部的项目。在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中,可以从财政政策角度优化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构,构建更为开放的财税制度体系,同时在中部可以实施规范转移制度,增强财政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门的“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基金”,促进财政投资区域布局的优化。此外,重新划分中西部地区的税权,促进改革制度的落实。在目前阶段,如果想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增加政府的公共投资。

3.2 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

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协调好各个区域间的税收优惠,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入,加速构建地方税体系。向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或是不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吸引外部投资的进入。同时在中西部地区税收方面,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税收分类管理体系,以及带有区域特性的特别税收优惠制度,对中央和中西部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切实落实中西部资源税改革。经过改革之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有五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综合性的财政政策。其二,基于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目标对当前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其三,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发展。其四,对政府财政资金进行集中使用和优化分配,提高经济社会的效率。其五,对税收制度结构进行优化,对税收优惠进行合理分配。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这就要求政府对财税政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化过程。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制定实施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想要逐步改善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必须对财税政策进行改革。

猜你喜欢

中西部财税税收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如何做好公立医院财税管理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