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20-11-27陈春宇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7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河流水利工程

陈春宇

黑龙江鑫鼎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1.1 改变河流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其周边河流生态环境系统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降低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特别是在天然河道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会直接提高局部河流的水深与含沙量,减缓河道的水流速度,影响水流与外界环境的交换效率,进而破坏河流自净能力,对水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施工便利往往要设置拦河坝,这就增加了水域面积,增加河流储存热量,进而不利于河流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1]。在水域面积增大后,会让该区域大气层水汽含量暴增,随之带来大量的降水量,提高河流区域的空气湿度,造成大雾天气频发,进而破坏该区域原有的气候环境。

1.2 破坏陆地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利用耕地与林地区域,这会破坏耕地或林地的植被,造成陆地生态环境的紊乱,对周边动物生活环境、繁衍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改变原有的陆地生态系统样貌,使得周边动物被迫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甚至有些动物会选择远途迁徙。

1.3 影响社会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使得水域淹没区域占用沿岸土地,这就需要对淹没区域内或是周边的居民进行迁徙安置,还有文物古迹保护和搬迁相关事宜。在水利工程建设前,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对建设区域土地和房屋进行淹没拆迁安置,并对原住居民进行迁移,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事前规划好水利工程建设运营中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2]。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经济安全性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改造自然,但归根结义是自然的一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对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进行设计施工图纸,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私自进行修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2.2 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系统自我恢复原则。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哪一片都不是孤岛,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一定的最大承受力,我们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尽量少的减轻人为干扰,找到并减少或者避免影响生态系统修复的主导因子,遵循系统自我恢复进行设计,保持物种之间平衡关系,保障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3]。

3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水利工程建设途径

3.1 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态空间管控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在设计环节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生态效益为本的设计原则,树立和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正确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控制施工团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施工过程中,要将生态和谐放在首位,领导层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融入到各个建设环节中,从源头控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虑到水利规划约束力度不足的情况,易造成工程入河排污口规划不合理、生态空间被占用或是生态用水不足等问题。对此,要加强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战略,优化水利规划内容,发挥出水利工程项目“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作用,进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力[4]。

3.2 优化工程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施工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环保的因素,没有结合当地环境的特征来进行施工。因此,为了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相关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坚持施工与治理同时进行的原则,在工程周边种植植被,避免造成土地的荒废、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水文勘测工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后,还要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施工材料,有效加固河道周边的土地。

3.3 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若是想要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部门应制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案,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措施指的是:在进行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之前,对工程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并预测工程会对其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环境保护方案,进而在建设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环境影响预测往往根据环境状况调查来进行,而环境状况调查的范围广,包括气候状况、水质状况、土壤状况和水生生物状况等,专业人员通过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预测水利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3.4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应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采用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等方式对水利水电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进行有效地平衡,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更加的持续化与稳定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政策引领、施工评估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该方法能够使环境破坏区域在修复的基础上,有效地扼制生态资源衰退。

3.5 补充河湖水源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河水对河床的冲刷能力也在不断减弱,导致了泥沙淤积,甚至河流改道,严重影响了船只的航行。因而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对下流水量进行补充,抬高河床水位,增加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作用,消除下流工农业用水和出行的忧虑,同时缓解河流下游航深不足和工程建设后枯水期延长的问题。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正确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坚持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生态恢复原则、完整性原则,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制定建设标准体系,执行生态保护政策,加强生态环境评估,加强生态保护监控,进而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落实。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河流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措施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