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2020-11-27朱晓楠杨忠乐
朱晓楠 杨忠乐
山东黄河河务局德州黄河河务局 山东德州 251100
1 水利工程管理运行问题
1.1 缺乏正确的管理认识
就目前来看,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不论是管理方式是管理理念方面都比较落后,已经难以适应现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的需要[1]。比如说,从现行的管理制度及内容来看,许多都还是沿用以往老旧的制度和内容,而对于现今管理方面高效、经济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往往难以满足;另外,在老旧的管理内容中通常在竞争体系方面还是较为欠缺的,这就致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竞争意识,管理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提升。此外,还有不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工作存在较大的依赖性,通常只是依赖于上级部门的相关指示来开展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同时还欠缺风险管理方面的认识,从而致使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并不高。
1.2 监管工作不到位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水利工程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相关监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监督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的现象,监管不力会直接导致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计划,但是由于在执行中缺少监督管理,导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1.3 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作为最主要的实施人员,其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等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在现今的管理体制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制度的影响而致使许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并不高,且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进而致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受到了影响。另外,虽然还有不少管理人员不论是技术能力还是职业素养方面都还是不错的,但他们在成本控制以及质量控制方面并没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对于技术管理和应用以及财务知识方面运用管理相对比较欠缺。此外,还有那么一些管理人员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忽视了运行管理工作,进而使自身管理标准有所降低,从而使水利工程公益性以及民生性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2]。
2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实现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为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应当从提升管理能力、明确权责方面入手,做好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工作。水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中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发挥自身的管理权力,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和后期的养护工作有序开展。此外,不同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也有所区别,其中包括跨流域水利工程、跨行政区域水利工程和本地区区域内水利工程。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跨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负责跨行政区域的水利工程,流域机构管理负责本地区区域内水利工程。由此不难看出,各级水管行政部门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在管理中只有做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做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全面管理,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2 强化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不管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或是管理体系最终都离不开人的管理。因此,就算有了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同样还需要管理人员的高度配合。所以,作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此外,还应当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特点来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全面增强管理人员整体素养,提升管理人员技能水平,不断丰富管理经验。
2.3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制
开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离不开完善的管理运行体制,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因此,要从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入手,建立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与水利工程运行体制结合,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水利工程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监督机制,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2.4 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通过基础管理工作,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基础管理工作能够使收集到的基础信息的质量与准确性得到保障,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在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加强水库基础数据完善工作,从目前我国水库大坝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其中仍然有很多水库大坝并没有进行注册登记,尤其是小型水库大坝[3]。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水库大坝实际情况进行申报与审核,从而将水库大坝实际情况记录在数据库中,促使工作人员在应用水库大坝信息时,能够直接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
(2)明确堤防水闸的基础数据,实现堤防水闸基础数据填报、审核与入库,这有利于后续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由于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管理思想和规范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要求必要高效快捷。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意识,对自身管理作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全面保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得以健康、持续性发展,全面增强水利管理单位自身社会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