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施工工艺在水利工程地基中的重要性探究实践
2020-11-27胡翼
胡翼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1
灌浆技术是一门基础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会经常的使用到。具体而言,该项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大坝下面,对坝体的加固和防渗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也得到了全国各个地区的普及。在进行灌浆作业中,其浆液会形成结石,然后把坝体下面的缝隙都填充起来,这样就有效的控制住了渗水的问题,间接的坝体没有多处是渗水,其坚固性自然就有了保障。
1 灌浆施工工艺在水利工程地基中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地基基础强度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项目内容较多,如地基工程、管线工程等,而且水利工程所在位置一般都紧邻水体资源,或者直接在水体资源处修建(如水库、水电站等),地质情况复杂重复较高,这也提高了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难度。灌浆施工工艺具备较强的适用性,在地基施工环节中,具备成型速度快、成型质量高、处理效果好等应用优势,这也可以明显改善原有区域地基结构的基础强度,也为后续施工活动的推进奠定基础。
1.2 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水利工程在设计初期都会对既定使用寿命进行预估,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水利工程的设计寿命普遍在70年以上,这也要求基础地基的施工质量也需要满足该应用要求。相比于其他的地基施工技术,灌浆施工工艺能够加强结构的基础性能,为地上结构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而且基础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也会提升整个应用结构的可靠性,从而起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作用。
1.3 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提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工程项目,每一个工程项目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若某一个施工环境出现问题,那么也将影响到后续工程项目的推进速度。而地基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起始项目,其施工质量、施工速度也会影响到其他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在实际应用管理过程中,灌浆施工工艺能够对现阶段施工质量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且还可以对地质结构起到相应的加固作用,从而起到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的作用。
2 灌浆施工工艺在水利工程地基中的具体应用
2.1 正常冒水情况
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正常冒水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地基中出现比较集中的漏水点,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先建立排水系统,将漏点的水分快速排出到外界,随后借助灌浆工艺将冒水的岩缝或孔洞进行封堵,使用较多的工艺为反压灌浆,从而起到堵漏的作用。二是,如果遇到冒水量较大的情况,此时需要先在漏点位置处钻取相交的深孔结构,构建排水系统,将水分水利的排出到外界,随后沿着裂隙进行开槽,选择压力注浆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综合应用强度[1]。
2.2 吸浆量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也会也遇到吸浆量大的问题,针对此类情况对其进行处理时,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1)对于注浆时的压力进行降低,在灌注浆的流动性变缓之后,此时可以提高注浆压力[2]。
(2)对于注浆量进行调整,出现吸浆量情况后,可以将注浆率下调至10到15L/min,这也在降低了结构裂缝中泥浆的流动速度,加快了浆液沉积速度。
(3)在灌注浆调配过程中,可以在其中添加速凝剂,使浆液的凝结速度加快,从而降低吸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出现吸浆情况后,还可以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间隔时间控制在2到8小时,以此来提高整个结构的处理效率。
2.3 漏水通道处理
在对漏水通道进行处理时,对于倾角较缓的大裂隙结构,在对此类问题进行处理时,可以参照2.2中的相关性内容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处理效果不佳,可以选择定量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浆液的处理质量。对于倾角较大的大裂隙结构,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先在漏水处添加粒径较大的砾石,随后再用调配好的浓浆注入到孔洞当中,待灌满孔口之后,可以利用常规的注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在结构底部形成反过滤层,提高结构的密封效果[3]。
2.4 岩溶地段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岩溶地段属于地基处理的难点之一,在对其进行处理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岩溶区域,对其进行处理时,可以在其中填充拌和好的流态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15。若溶洞所处位置较深,则需要通过导管注浆的方式进行施工,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的情况,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对于一些内部已有填充物的岩溶地区,在处理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匹配的处理方法。以高压灌浆法为例,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借助高压水泥泥浆来完成岩溶区域的加固,使其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网形结构,提高基础强度。
2.5 承压条件下施工
除了上述应用情况外,在承压条件下展开施工应注意相应的问题。采用压力注浆法对底层进行处理,对于泥浆进行适当稀释,维持该压力进行循环浇筑,浇筑时间控制在4到8小时,避免时间过短或过长导致浆液回流的情况。在浆液灌注量达到结束要求后,可以检查灌注浆液受压状态的稳定性,同时对涌水情况进行检查,如果不存在此类问题,那么表明该环境施工满足要求,可以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操作,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性和可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具备施工工期长、施工规模大、基础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在具体施工中,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灌浆处理方法,既可保证处理效果又可节约材料、减少投资。总之,对于水利工程灌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特殊地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