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网购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11-27熊贵兰王小源周雨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30期
关键词:网购农村居民网民

熊贵兰 王小源 周雨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国家政府层面政策频发,促进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自2014年起,我国连续6年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20年《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主线,更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农村物流方面,支持推动邮政、供销、商贸物流、快递、交通等资源整合,发展共同配送,降低农村物流成本。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必不可少有国家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实行乡村振兴。但电商企业在农村的发展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农村网购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农村网购的现状

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截至2020年9月,全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快递网点,快递网点已覆盖3万多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点”。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较2020年3月增长7215万,占网民整体的79.1%;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1亿,较2020年3月增长7309万,占手机网民的79.2%。截至2020年3月,农村网购用户规模达1.71亿,占网购用户比例达24.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网购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二、农村网购存在的问题

(一)从自身内部来说,对于农村居民,存在传统观念和文化素质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农村人还尚未形成在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村民一直以来都是到某些专门乡镇摆摊点赶集,买需要的东西。他们固有的传统购物观念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网购的偏见,认为网购的物品质量会不好,在镇上买东西真实可靠,质量也能得到保证,因此很少会在网上购物。另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一些村民可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懂网络支付担心钱财丢失,觉得绑定银行卡复杂又不安全就不敢尝试,对于网上购物也就从来没有试过,即使偶尔让年轻人在网上帮忙购买了物品,如果不喜欢或者认为质量不好也不会进行售后操作,只会想着自己这次吃个亏,下次就不会在网上买东西。

(二)从外部来说,存在网络顺畅问题,快递配送不便问题。目前基本全国各地都已经安装上了网络,因此这个问题已经差不多得到解决,但也可能存在网速差或网络卡顿的问题。在农村一些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亦或找不到路,快递企业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虑,大多商品是不会有快递员送到家的。如果在网上买了商品就需要居民自己到镇上去拿,这对于有车的人来说是算方便的,但是没有车的人就要花费来回的路费了。还有一种方式是专门开着面包车从镇上的快递站点帮居民取快递的人员,把每个快递送到相应人家家里,这需要对家家户户以及路况都要清楚送快递才会便捷。但是每个快递是要花一定的钱,当然不会比来回车费贵,但也算额外的消费了。如果一次只买了一两个商品那叫人送到家划算一点;如果一次买较多快递就可以考虑自己去拿了。

三、针对农村网购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村委会可以把村民聚集起来,进行关于网购的宣讲,要有对网购非常熟悉且耐心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为村民讲解如何在网上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物品,从挑选到下单到收货或是退货,售后服务以及评价等,都需要一一讲解清楚,而且是让每位村民都能学会自行在网上购物,在一次次的消费中,大家进行网上购买的氛围中,逐步改变对网购的错误观念,从而爱上购物。村民家里在外的年轻人也可以经常给他们谈网购的好处,促进电商企业在农村的发展。

(二)在村子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取货点或几户相近的人家为一个站点解决村民远距离拿快递的问题。或者村里直接设置一个岗位专门为一个村的村民配送快递,而这个工作人员需要对村民有一定了解,分清快递送到每个村民的家里。

(三)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物美价廉的商品。目前,农村网购消费最多的商品依次是服装、鞋、日用品、食品,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网购主要购买低价值的产品,因此,电商平台和卖家应推出价格相对实惠、质量能够满足农村居民要求的网购商品,重点销售服装、鞋类、日用品和食品,同时在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上力争获得更多订单。在传统节日推出促销活动增加居民网购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网购农村居民网民
教老妈网购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