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2020-11-27李航
李航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近年来,宁夏凭借着良好的资源优势以及稳定的粮食生产基础,加强了对农业产业优势的发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从宁夏农业总体发展来看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这次转型对新形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宁夏农业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宁夏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供给力显著提升
通过对宁夏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播种面积已经超过80万hm2,粮食总产量达到373万吨,而且实现十余年大丰收。当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600千克,跃居全国第五。蔬菜以及牛羊肉的产量也已经远远超过全国人均水平,鲜奶产量更是超过全国人均水平的8倍以上[1]。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快
当前宁夏农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45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达到270亿元左右,畜牧业达到120亿元,林业达到10亿元左右,渔业近14亿元,服务业产值超过18亿元[2]。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38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近年来一直在调整,加工业产值的比例不断加大,产业逐渐向精细化发展。
(三)农业科技水平提升
宁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农产品物种更新,主要针对的是小麦、水稻以及玉米三种作物,同时葡萄、枸杞、粮食以及畜牧业和水产作物等物种也进行科技更新,良种化率不断提高,并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使马铃薯的良种化率达到70%,脱毒化率达到50%[3]。大量引入葡萄优良品种,构建采穗圃超过400hm2。从种植和管理手段方面来看,引入了测土配方施工技术、稻蟹生态养殖技术以及覆膜保墒旱作节水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推广大大提升了农业科技贡献率和机械化率。
(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宁夏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基本完善,并构建了灌溉续建的相关配套设施,对中部以及北部土地进行开发整理,同时完成扬黄灌区的水利改造项目,农田灌溉的面积超过50万hm2,高标准农田达到19.20万hm2,中低产田改造达到25万hm2,对宁夏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
二、宁夏新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结构不科学
宁夏农业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种植业在总产值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畜牧业、水产业以及林业的比重却比较低,不足全国平均水平。所以还需要加强对林业的优化,牛羊肉在畜牧业来说所占比例比较大,但是并没有形成品牌。整体来说农业发展缺乏均衡性,灌区、干旱带以及山区的农业总产值相差比较大,还需要挖掘对中部以及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宁夏农业加工产业发展速度比较慢,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农业加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分布分散,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的企业仅为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效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从农产品流通方面来看,流通体系构建不完善,能够在全国形成影响力的品牌数量少,大部分农产品都存在季节性销售问题。同时农业加工产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低,难以形成产加销融合发展,高端市场以及知名品牌的构建不足,难以发挥产品的龙头引领优势。
(三)水土资源限制
宁夏的年均降雨量比较少,一般为300毫米左右,人均水资源利用数量大概为625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农田灌溉平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5%。同时近年来由于黄河水量减少,宁夏黄委会对宁夏分配的水量不断减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很多县区开始出现超计划指标用水问题,而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利的支持,因此水利的供需矛盾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宁夏农业用水量居于地区用水量之首,比例达到90%以上,远超过全国平均65%的比例。
(四)农民增收困难
近年来,宁夏农民纯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收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不同地区的差异比较大,农村地区的增收速度比城镇高,山区地区增收速度比川区高,虽然城乡差距逐渐在减小,但是绝对差值仍然比较大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相对于国家农民平均收入水平来说,宁夏地区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如果与江浙等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差值会进一步扩大。同时农产品市场变化快,有很多不确定性,城镇能够为农民提供的务工职业种类不多,导致农民增收基础不牢,仍然面临较大的增收压力。所以宁夏地区还需要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农民收入。
三、宁夏新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一)发展新农村经济农业先行
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固。农业在GDP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为社会提供粮、油、肉类等农产品的重要产业,因此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首先需要从农业发展着手。宁夏农村人口占比比较大,接近70%,也就是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农村。所以为了提升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收入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农业是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无论灌区还是山区在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农林牧渔业占农村经济收入的90%以上,占全区GDP的25%以上。通过对宁夏农业发展思路来看,新农村经济发展中仍然以农业为主,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农业发展方向有所转变,可以分为灌区生产和山区生态打造两种类型。
首先,将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核心内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村经济增长效率和综合生产力。做好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保证农村粮食的稳定生产,完善农业生产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其次,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是除种植业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农民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畜牧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生命力,宁夏农村地区需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做好畜牧业调整工作,加大对畜牧业的科学养殖、饲料等科技的投入。再次,农业发展要结合农民收入情况,将农民收入作为发展的核心,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一体化发展,利用区域优势作用保证农业区域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形成引黄灌区,山区油料、中药材,以及中宁枸杞、海原养羊区等品牌化产品。
(二)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发展新农村经济,不仅着重于农业发展,还应着重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利用。特别对于宁夏等西部地区来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环境恶劣,资源有限,同时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利等导致农村经济增速慢。但是剩余劳动力仍然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山部地区来说,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农业资源的不足和剩余劳动力的收入不稳定。通过相关统计发现,宁夏自然新增劳动力每年为10万左右,其中农村劳动力达到90%,除了正常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之外,富余劳动力也达到30万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大量富余劳动力如果不能及时做好合理转移和利用,会造成严重的劳动力资源浪费,引发相应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影响宁夏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宁夏新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充分发挥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做大劳务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使得收益中大部分资金又投入到劳动生产中,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三)坚持以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提升生产力、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做好村容整治,保证管理民主。宁夏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坚持以“三农”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解决好大部分农民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宁夏属于回族自治区,因此需要善于发挥民族自治政策,鼓励农民办厂、开店,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实现城镇经济反哺农村。由于宁夏地区地形复杂,既有引黄灌区的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以及错落的沙地等,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放宽政策,因地制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拓展新的产业,形成农村市场经济新增长点。
从总体来讲,宁夏由于地处西部内陆,多种因素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颁布,宁夏新农村经济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关注对象,发展新农村经济,应充分利用国家富民政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逐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有针对性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开拓创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