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猪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
2020-11-27秦艳李超张兴国
秦艳,李超,张兴国
(1.龙口市畜牧兽医站山东烟台 2657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在现代化规模养猪场中,要实现高效率养猪生产,就要缩短各个生产环节的时间,对于仔猪哺乳期来说,将由传统的2 个月缩减到21d 左右,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母猪繁殖力,却给仔猪生存带来了风险,断奶阶段容易出现感染大肠杆菌腹泻而死亡。大肠杆菌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细菌之一,包括动物体内的正常杆菌和引起消化道内外感染的致病杆菌。后者对动物生产影响较大,在养猪生产中,对仔猪会造成严重感染,尤其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致病最为明显,称之为仔猪大肠杆菌腹泻,而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尤其高,而且死亡率高,严重者会出现全窝死亡,给养猪场造成的损失极大。因此对本病要保持足够高的警惕,加强对发病及处理方面的认知,尽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生几率。
1 病原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主要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仔猪在哺乳阶段,以乳汁作为主食,虽然添加了部分饲料,肠道依然习惯乳汁消化,断奶之后,仔猪转变为采食饲料为主,受饮食变化的影响,肠道黏膜会发生一定的形态变化,导致短时间内消化能力下降,营养吸收与身体损耗不成正比,免疫机能随之降低,同时新采食的饲料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无法大量顺利消化,剩余的蛋白质在肠道中腐坏,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借机大量繁殖,造成仔猪发病。
2 流行病学
仔猪断奶腹泻一般发生在断奶后的3~10d,第7d 达到高峰。感染猪群的发病率有很大变化。在某个窝发病率可高达80%或更多,但平均仅为30%~40%。该病的致死率不高,仅在5%以下。
3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猪群刚开始时出现一只或数只断奶仔猪的突然死亡,同一窝的其它仔猪陆续开始出现采食明显减退以及开始腹泻,严重个例腹泻为水样,之后陆续出现蜷缩、食欲废绝以及强烈的饮水欲望。很多猪的鼻盘、耳和腹部发绀,受感染最严重的猪也竭力以蹒跚不协调的步态到处走动。死亡高峰在断奶后6~10d,存活猪恢复良好,有些猪甚至完全康复。
死亡猪一般大体状况良好,但有严重脱水,眼睛下陷和一定程度的发组;肺苍白、干燥。胃里常常充满干燥的食物,胃底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小肠扩张充血、轻度水肿,内容物水样或黏液样有异味,肠系膜高度充血;大肠内容物黄绿色,黏液样或水样。在急性暴发中死亡较晚的猪,外观消瘦,尸体散发出浓烈的氨味;胃底区有形状不规则的较浅的溃疡,大肠中也有相似的较小面积的病变,粪便黄褐色。
4 诊断要点
断奶后腹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在断奶早期,即断奶后3~10d 出现腹泻,粪便为水样,极度脱水,至少会出现一些死亡;这是帮助早期诊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一些特征。大体病变,包括特征性的气味对确诊也有帮助。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1)综合性预防。给仔猪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最常用措施。断奶仔猪对所处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30℃左右,养猪场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员调控好温度,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温差大,通常寒流到来时,一些半开放猪舍或保暖性能一般的猪舍要特别注意。猪舍内也要做好湿度控制,湿度过高也容易导致大肠杆菌过量滋生诱发本病。猪舍内外要保持卫生干燥,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查看并清除粪便网床上残留的粪便。合理营养调控,一定要做好断奶仔猪的提前补饲,此阶段应该使用高品质乳猪饲料,同时可服用微生态制剂以预防仔猪断奶腹泻的发生。
2)免疫预防。目前已经有疫苗能够对初生仔猪腹泻有效,但对本病效果较差。
5.2 紧急预防与治疗
1)发生腹泻的仔猪要注意及时补水,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配成溶液供其饮用。具体配方:纯葡萄糖25g、氯化钠4.5g、碳酸氢钠2g、柠檬酸0.3g、醋酸钾0.2g、氯化钾0.05g,加水1,000mL。通过给断奶仔猪饮用电解质溶液,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为腹泻所造成的体内电解质失衡,不但可以防止引发进一步的腹泻,而且有助于体内迅速恢复电解质平衡,增强免疫力的恢复与提升。
2)抗生素药物治疗。对因断奶应激,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腹泻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2.5%恩诺沙星注射液,0.1mL/kg·bw 肌内注射,2 次/d,连用3d;注射用青霉素G 注射液,2~3 万IU/kg·bw,肌内注射,2 次/d,连用2d;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50g溶入水中,连续饮用3~5d。
3)血便治疗。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首选药物是5%的乙酰甲喹,0.5mL/kg·bw,肌内注射,2 次/d,连用2d,效果较好。
5.3 诊疗注意事项
本病常常与断奶应激、饲料变化等诱因伴随发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条件改变对仔猪的影响,但确诊该病最终需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