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金融体系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11-27

活力 2020年22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双循环金融

陈 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北京 100029)

引 言

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区分于之前传统经济的全新经济模式,我国目前正着手试行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建设现代金融经济模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善于抓住现代金融体系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制衡点、着重点。这有利于我国提升现代金融对于宏观调控、金融产品、金融系统、金融服务、金融基础等工作方面的适配性。

一、现代金融体系

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那么金融体系也自然是经济体系的中心。想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好金融,只有金融体系建设得够完整,经济才能随之更上一层楼。那么现代金融体系呢?它更是存在于现代金融市场基础之上的,有专门的体制、机制、制度、法律等规范资金、资本与资产流动的一个基本框架,具有支付清算、金融资源配置、信息传递、资产定价、风险转移与财富管理等基本功能。金融体系发展到如今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以后的发展中,都离不开现代金融体系的辅助,因此要充分发掘现代金融的优点,不断去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着重于“十四五”发展期间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是以我国经济内循环为主体,向国际“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相互辅助的互赢经济模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要是以“独立自主,高水平开放”为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独立自主的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双循环”,其目的在于国内大循环,不是不与他国交流,而是清楚了解本国的国情,作出相应的决定,可能与他国经济相适应。当然,也不是说都不适合,只是要学会分析,主动促进国际之间的经济,或者借鉴国外优秀的经济手段,同时向他国推荐我国的优良经济手段,实现相互帮助,互惠合作的局面。

三、现代金融体系对于构建“双循环”发展的作用

(一)激活经济循环,引导资金流动

“金融稳,经济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重点,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激活经济循环的重要前提。激活国内经济循环和产业循环就非常看重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经济方面是否稳定。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循环。金融体系是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能力的,而且金融经济具有周期性循环性功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金融经济的风险较之以前更为严重。既然发现问题,那就要去解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处理好金融经济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发生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防风险能力。其次,金融体系的资金流向要有一个明确的路线,摸清楚资金的来源,清晰资金的流向,这有助于我国后期金融安全的一个依据。细节决定成败,金融体系的建设更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双循环”的构建也是目前我国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只有做好了如何解决问题,才能给我国建立一个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内安全金融服务体系。

(二)现代金融体系是构建经济“双循环”的加速器

现代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融入我国日常生活中,比如消费、货币流通、产品分配、投资、产业生产等等都是经济循环。可以说现代金融是我国日常经济活动的血脉,随处可见。那在我国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来合理安排呢,就需要金融体系来为我们作出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就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把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弄清楚,依靠现有的现代工业技术体系和我国最具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相结合来促进“双循环”的发展。但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配置、运营方式、供给创造等的合理安排,控制好高水平质量。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走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创业、群众民生及中小微企业等方面都在一个瓶颈之中,处于一个上不来下不去的尴尬地位。这就导致在后期根本没办法去发展,去创造经济效益,这种局面可能是由于技术得不到升级、资金链接不上或者人员思想跟不上等原因造成的。那么现代金融体系是目前国内较低成本的金融体系,可以运用金融体系为自己去融合外资或者合作技术等,来推动自己本身的发展,直白地说就是你要他的资金或者技术来维持你的后续发展,他想要你的某一项技术或者后续百分之多少的收益,合作得当就可以交换,这就是经济“双循环”的一大特点之一。在范围更大的市场主体中,“双循环”发展就能给我国提供一个更安全、更高效、高质量、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三)现代金融体系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连接器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独立自主、高水平开放”为主要模式,现代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在国际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现代金融体系是开放型的。它在发展国内外金融流通交互的时候,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双向流动中起到一个架构桥梁和润滑的作用,帮助我国的内部的产业格局的升级和产品的优点进行一个总结。这样一来就让我国的产品能更容易地融入国际大环境中。从实践来看,现在国际上的金融体系是可持续性的、开放的、低风险、有保障的一个金融体系,因此,更加有助于我国走向国际的舞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高质量、高水平、优秀的产品。可以较好地展开我国的国际贸易规划和国际投资,更有助于我国的“双循环”发展。

通过国际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可以帮助我国吸引境外优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来华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合资子公司,发挥“鲶鱼效应”,提升国内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配置效率和竞争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也能够引起境外直接投资、债券组合投资、养老基金等的目光,从而参与国内经济建设,加大我国的经济效益。相对我们也要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比如建立成熟的市场规则和投资理念,都是值得学习的。同时,也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这样有利于保障国际贸易的交易和定价安全,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国际循环,发展中国国际金融体系。

四、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金融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的发展,坚持做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监督下,坚决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合法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建设发展一套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制定一个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把国际金融资源充分利用到国内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在发展道路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提供优质的金融支持。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如何去做一个引导,就是怎么能让金融去为实体经济做一个好的服务,切实地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工业大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被赋予了新的责任,与此同时它也拥有了新的推动力量。“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需要金融体系去创新发展,现代金融体系也离不开“双循环”发展的辅助。至于金融变革要以什么方式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集成创新,综合支持头部创新型企业,完善科技战略博弈过程中的融资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结 语

现如今全球经济衰退,供给不足,产业链断裂,各项资金出现空缺,造成了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进出口贸易量持续下降,失业人口迅速增加,小型企业抗压能力弱,层层风波都在冲击着我国的经济,这就是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在此之前就要做好准备,俗话说“防患于未然”,要充分了解市场,熟悉把握未来可能的变化之一,当不能按照预期计划实施,应该如何让去解决,这是“金融稳”经济就能稳步前行的前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好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推动形成有条件、合格的征信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最大程度上降低实体经济征信以及融资成本。随时做好抵御金融风险的准备,为“双循环”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在发展提高国内经济循环能力的同时,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双循环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