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慢性萧条前景与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分析

2020-11-27

活力 2020年22期
关键词:状态制度经济

王 珏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漯河 462000)

引 言

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来讲,其属于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与中国过度依赖外部环境的发展模式不无关系。而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状态下,中国开放性发展的国际环境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其发展模式将会从国际大循环逐步向以内部循环为主的方向转变,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一、针对全球慢性萧条前景及结构根源分析

全球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主的世界经济引擎已经呈现出衰退形势。通过以制造业PMI 指标为代表来对全球经济体的经济景气程度进行观察,能够发现,自从2019 年开始全球制造业PMI 便一直连续下滑了七个月,最终停留在49.3%,这就表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正在逐步加大,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出乏力状态,虽然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全球各经济体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进行应对,并且促使其有所回升,但是回升幅度相对较小,到2019 年11 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仅仅回升到50.3%,而对此回升产生重要支撑力量的主要为中英两国。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相对较为缓和,并且英国在10 月份时达成了一个新的脱欧协议。此外,由于贸易摩擦越发频繁,使得各国都在缩减海外投资,这使全球投资以及经济增长逐渐呈现出信心不足的状态。

从现状来看,全球正在逐渐走入慢性萧条期。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曾经在2013 年的一次演讲当中提出了“长期停滞”,这一词汇主要指的是实现充分就业的“自然利率”及实业投资的平均收益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将会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而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有可能会产生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常态,对于欧洲来讲,其“日本化”趋势将会日益凸显。根据当前情况来看,低增长及零增长有非常大的可能会逐步走向慢性萧条,这是由于在其背后存在着宏观经济政策难以有效克服的结构问题,而这些结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层面的贫富极度分化问题

对于贫富分化问题来讲,瑞信研究院在2018 年所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充分体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对该报告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发现,在全球人口中占比64%,大约有32.11 亿的成年人,所持有的财富在整个财富总额当中仅占比1.9%,同时在全球人口当中占比仅有0.8%的顶端富人,其实际持有的财富的实际占比却已经高达45%。从这里不难看出,财富两级分化极为严重,而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富人财富的增值来讲,其已经不会再带来消费的有效增长,而对于贫困阶层来讲却又极为缺乏消费购买力,这种状态下便会导致全球范围内产生需求的长期萎缩亦或者产生供给过剩问题。对于消费来说其属于最终需求,而其他原材料及投资品等都属于派生需求。从现状来看,消费萎缩便会导致最终需求萎缩,而最终需求的萎缩则会沿着产业链自下而上逐渐形成一种持续的收缩压力,同时由于产业链具备全球分布的状态,所以这种经济收缩一定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

(二)全球范围内消费市场失衡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在前40 年的国际大循环当中,通常主要是从欧美引进资本技术及一些高效率企业组织,同时从资源出口国当中获取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然后再出口至欧美等地。而通过相应的数据资料分析显示,1999 年西方七大工业国人口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仅为11.5%,但是其消费能在全球消费当中占比高达67%;而在2016 年时,西方七大工业国人口在全球人口中占比仅有10.24%,同时消费占比也有所下降,大约只有5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内部市场的全球份额已经到了极限,所以相对萎缩将会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

(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着广义制度缺陷问题

一些欠发达地区长时间处于缺乏投资及消费能力欠缺的状态,这也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属于全球性生产过剩和慢性萧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来讲,国际组织往往在贸易层面进行讨论,例如,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及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不过更应该深层次讨论的问题是全球生产要素地区分布上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以及生产要素跨地区组合方面的失败问题。结合世界银行的分类来看,对于生产要素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劳动类,二是资本类,三是自然资源类,四是社会资本类。其中社会资本其实际上属于一种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制度安排,这其中包括宗教文化及传统习惯在内的广义制度。针对欠发达的非洲、南亚等地来讲,其存在着人口出生率高,但是年龄中位数较低的特点。这些地区自然资源相对来讲较为丰富,不过极为缺乏资本技术,所以广义制度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在二战之后的30 多年里,以美欧作为主导的南北之间生产要素的组合是相对较为失败的。当时美国借助IMF 等相应国际组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极力推销“华盛顿共识”,其意图就是想将有利于资本发展的欧美制度快速移植到相应的欠发达地区。不过这种以私有制作为主要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及政治普选制在移植到一些极度落后的国家所造成的后果,便是逐渐打造出了更为不伦不类的“制度怪胎”,不但未能起到经济平衡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进程,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于国家广义制度存在的差异性是客观化的,而全球化所带来的差异性文明的碰撞,其最终结果有可能是兼容,也有可能产生更为激烈的冲突。这属于跨境生产要素组合失败方面的一个深层制度原因,同时也属于全球不平衡的主要根源。

二、针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分析

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地摊经济”,这一举措的目的是让基层老百姓能够从各种摊位费及房产租金当中得到一些解放,进而寻求出路,而该举措也的确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为底层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相应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个体经营者多达9 000 多万户,同时就业人数接近2.3 亿人,直到2018 年,我国小微企业的总体数量在全国总企业数量当中占比高达99.7%,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国际平均水平,同时也已经超出了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这些企业的平均寿命都非常短,基本上都会低于3 年。

而从这些数据的分析中能够发现,相较于勤奋的劳动者及庞大的市场,我国目前尤其缺乏一个具备良好效率的企业组织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从事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生产经营。对于我国来讲,利用外资的实践实际上与一般理论较为不同。在1997 年便有研究发现,根据利用外资的两缺口模型来看,外资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弥补国内储蓄及外汇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过我国实际上并不缺乏储蓄及外汇,在这种基础上为什么我国还需要利用外资呢?对于当时的研究给出的结论来看,我国当时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有效率企业组织的不足。但是至今为止,这一问题并没有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而得到有效改善。对于经济转型的实际要求来看,便是要从以往依赖外需的状态逐渐转变为释放内需,同时从高投入逐渐转变为高效能的结构优化,属于需求引导以及供给适应的市场化。但是对于结构优化及经济的市场化来讲,其包括经济金融强国建设,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微观基础便是高效率企业组织。所以,构建一个能够有利于有效率企业组织快速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属于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核心。

要想培育出更好的企业,其关键举措便是政府自身的有效转型,尤其是政府行政体制方面的高效改革。对于政府职能来讲,其应该注重从行政管制及主导经济,逐渐向着维护市场秩序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向转变。

对于维护市场秩序来讲,应该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注重保护私有产权,应该重视避免对民营企业家以及民企的侵权。其次,注重防范商业欺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企业、大股东以及企业当中的高管产生欺诈行为,防止其对中小投资者以及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对于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低迷的状态来讲,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多上市公司内部人员的欺诈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而根源问题则是由于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帮助企业融资方面。所以,作为政府,其立场应该进行根本上的转变,应该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制度建设看作是一项基本国策来积极推行。最后,注重改善消费服务业的生态环境。对于消费服务业来讲,其具备着创造就业岗位,以及高成长性的巨大潜力,这便要求相关部门不但要保护好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同时还应该保护好生产者合法经营的权益。相关部门应该对此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保障:一是市场准入,二是技能培训与从业资格管理,三是服务质量监控,四是纠纷仲裁。

除此之外,对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来讲,还应该涉及税制及干部任免制度。因为增值税在生产环节进行征收,所以政府工作重心通常都会放在招商引资及地方保护上。不过伴随着我国企业日益增多,产能过剩日益加剧,为了维持市场竞争秩序,我国税收需要注重考虑逐渐向自然人倾斜及向消费税、所得税还有财产税等方面倾斜。针对干部考核制度方面的改革来说,应该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考核指标需要将以往的总量指标向着人均指标的方向转变,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户籍松动及劳动力流动的大趋势。其次,注重引入第三方评估。最后,注重积极推进生活环境质量及地区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全国评选排名,注重增强社会评价的透明度,同时还要为地方政府间的有序竞争做好引导工作。此外,中央政府还可以利用行政区划的撤并等形式,来对一些低效政府机构展开淘汰工作。

结 语

综上所述,全球走入慢性萧条期已然成为了一个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下行趋势也同样在所难免,在这一时期,我国需要摒弃以往过于依赖外部市场、资源及技术的发展模式,应该注重从国际大循环的状态逐步向着内部循环的状态转变。而我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便是注重积极主动地构建一个能够促进高效率企业组织快速成长发展的制度生态环境,虽然这一举措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增长下行的状态来讲,这属于一个较为有效的选择。

猜你喜欢

状态制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