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绿色防控栽培技术与管理的应用

2020-11-27高洪梅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6期
关键词:菜农蚜虫大棚

高洪梅

平原县前曹镇政府 山东德州 253100

当前,基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背景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以往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的,蔬菜产需目前也已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目标。而随着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现阶段人们对于蔬菜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蔬菜,以及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来保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有很大的意义。

1 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重发的关键因素

1.1 人文因素分析

发生病虫害非常关键的一项因素,便是菜农没有较强的综合防控意识。尽管农业技术人员针对大棚蔬菜病虫害的一系列防治工作,进行了非常多的宣讲和技术指导,但一些菜农由于知识和防控意识比较弱,接收知识的能力不强,加之可操作的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没有详细的规章,所以针对病虫害防治,很多菜农都以自己种菜的经验为主,甚至在无法控制时,会应用高残留的化学农药;还有些菜农针对病虫害的防治,预防及综合防治的意识不强,一味地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大棚蔬菜农药污染十分严重。这是因为菜农想用最快的时间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所以农药的使用浓度以及次数有所增加,甚至会混合使用几种农药,也没有对安全隔离期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考虑。还有些菜农在看见有病虫害出现时便立即使用农药,不但使经济投入有所增加,更为蔬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农药污染,最终起到的防治效果也不如预想的理想[1]。

1.2 土地局限因素分析

对于蔬菜的种植,由于地点十分固定,轮作倒茬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加之菜农能够使用的土地种植面积十分有限,所以当土传病虫害有所加剧之后,想要更换土地进行种植非常困难。此外,绿色蔬菜的种植,很多菜农喜欢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如:番茄和黄瓜等,这些品种在轮作倒茬时会更加困难。因为以上因素使得大棚蔬菜的土传病虫害有所加剧,如非常典型的病虫害包括:根结线虫病、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等。

1.3 温差因素分析

在大棚内对蔬菜的种植存在很强的封闭性,大棚内会自己形成一种小气候,其温度长期比较高,湿度也比较大,这些都是滋生病虫害的重要因素。例如:常见的灰霉病、疫病以及霉菌病。此外,在这样的条件中,白粉虱繁殖非常适宜,对其生存环境也非常有利,一般白粉虱发生较为严重。加之大棚内昼夜温差比较大,极易产生露水,为病虫害的蔓延以及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灰霉病以及霜霉病。在冬季,地温降低,很多棚内的蔬菜会实施分苗定植,但其伤口并不会很快的愈合,使得土传病的侵入十分普遍。例如:茄子在冬季经常会出现黄萎病,便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的[2]。

2 蔬菜绿色防控栽培技术与管理的应用

2.1 选择优质的蔬菜大棚

大棚技术是目前蔬菜种植的主要技术,需要联系蔬菜的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蔬菜大棚。第一,需要确保蔬菜大棚和化工、医院等有一定的距离;第二,需要确保蔬菜大棚周边有着充足的水源;第三,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技术要将蔬菜大棚和无土栽培紧密的联系起来,合理的配置营养液,将土壤基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采取立体、水和无土栽培等一系列的栽培方式,提升绿色蔬菜大棚的利用率;第四,种植地要加强建设,包括滴灌和培舞法都要进行推广,确保绿色蔬菜种植的合理性。能够更好的满足栽培管理的需求。

2.2 极开展培训,增强技术服务水平,引导农民树立应用新技术的意识

第一,应该要培养具备复合型的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样他们在进行推广和宣传绿色防控技术的工作时,当技术服务水平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后,那么工作效果就会更加理想。第二,应该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在此过程中可从如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转变农民传统、封闭的思想,以此让他们要学会接受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其次,要加强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这样他们在充分认识到该技术能够给农业带来更可观的收益后,他们就能够树立应用新技术的意识,进而就会愿意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应用。最后,日常在生活当中还可以有效的开展相关提高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技能的讲座,以此让农民能够更好的掌握如何才能高效的应用这些技术。如此一来,农民的技水平得到提高后,他们在未来进行农业生产时就能积极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而该技术就能得到有效的推广[3]。

2.3 滴灌

滴灌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有压供水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未级管道上的滴头,将小流量的水在蔬菜的根部进行均匀的输送,这样的方式,能够应用较小的水量,对蔬菜根系的局部灌溉可以满足。滴灌的安装方式包括固定式以及半固定式、地下滴灌三种方式,当前使用较多的为固定式地面滴灌的形式,也可在地面上固定好滴灌带和滴头。应用该项技术不但对水资源进行了节约,还是菜农的劳动量有所减少,同时使大棚的湿度有所降低,对于病虫害发生率降低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4 完善农业技术手段

提升绿色种植效果,还需要在过程中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来种植出更多更优秀的蔬菜产品,减少种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蔬菜种植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提升田间管理水平。一方面,需要选择较好的品种,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病虫害和蔬菜的抗逆性选择品种,因地制宜选择适当当地种植需求的品种;另一方面,转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对蔬菜生产环境控制,要从细节等方面着手,为蔬菜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此外,要大力推广新型种植技术,要采用新技术,提升绿色蔬菜的种植效率,改变种植环境,实现规模化的种植,从根本上提升蔬菜的整体产值。

3 移栽后至收获期技术措施

3.1 农业防治

大棚内极容易出现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极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可以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技术以促进排水,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进行滴灌。与此同时,需要做好通风降湿工作,保证棚内湿度低于70%,以防出现轮纹病、煤霉病或者锈病等各种高湿性真菌病害。如果田间发生杂草,采取人工方式进行除草。及时将植物下部所存在的黄叶、老叶以及落花落荚等清除,一旦发现病叶必须立即摘除,对于存在根腐病或者枯萎病的病株需要连根拔除。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不得来回在病重较大以及较轻的大棚间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污染发生的概率。收获作物以后,及时清理杂草以及病虫残枝,集中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田园保持清洁状态。

3.2 色板诱杀

可以将色板悬挂于大棚内以诱杀害虫。可以采用黄斑诱杀白粉虱、蚜虫以及斑潜蝇,采用蓝板诱杀蓟马。通常需要在每667m2的大棚内均匀的悬挂40张色板,色板的高度需要高于植物生长点10-15cm,与此同时,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还需将提高色板的高度。色板沾满虫后需要及时更换。

3.3 释放天敌

在虫害发生初期,可以通过释放天敌进行有效防治。在释放前一周,严禁喷洒化学农药。一般采用瓢虫来防治蚜虫,将瓢虫装于浅容器内后置于蚜虫较为集中的植株间,将瓢虫的数量控制在蚜虫的1/60-1/40之间,一般在上午10点前以及下午5点后棚内温度较低时释放,从而提高蚜虫的成活率。一般在白粉虱发生初期采用丽蚜小蜂来防治白粉虱,可以将寄生有丽蚜小蜂的粉诶虱所制成额卡片悬挂于植株叶杈部位,通常一个卡片可产生100条以上的丽蚜小蜂。另外,采用捕食螨来防治叶螨,在袋子内装入捕食螨,将其开口后悬挂于植株中部叶杈部位,或者直接将捕食螨撒于叶片上。

3.4 生物制剂防治

如果虫口密度较大,一般采用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在害虫的低龄期,在每667m2的大棚内喷施200-500g0.3%的苦参碱水剂来防治孵化盛期至二龄前的豆野螟以及豆荚螟。采用230-250ml0.65%的茴蒿素水剂来防治蚜株率在15%-20%范围内的蚜虫。采用100-150g0.3%的印楝素乳油来防治点片发生率或者株螨率达到5%的叶螨。在病害的发生初期,在每667m2的大棚内,采用125g-150g2亿活孢子/g木霉素可湿性粉剂来防治煤霉病,采用10%的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100-1200倍叶防治细菌性疫病;采用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60-80倍液防治锈病。

4 结语

为了能够实现绿色蔬菜的种植目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蔬菜植保体系,要探寻科学的蔬菜种植方式,在加强防控的基础之上,减少种植成本的投入,达到绿色种植的目标,减少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风险,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等,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种植户的整体收入,更好的推动蔬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蔬菜。

猜你喜欢

菜农蚜虫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蚜虫婆婆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