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

2020-11-27刘欣欣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3期
关键词:疫病养殖户防疫

刘欣欣

(山东省庆云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山东德州 253700)

1 动物疫病的主要类型

要实现动物疫病有效防控的关键与重点就是清楚的掌握动物疫病的主要类型,由此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达到预防与治疗疫病的根本目标。根据《动物检疫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实际危害程度,将动物疫病分为三类:一类疫病,主要是指对人类和动物危害程度较严重的疫病,一旦发现需要立即采取紧急防控措施的疫病类型;二类疫病,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大,需要及时防控,避免疫病扩散的类型;三类疫病,常见多发类型,对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较高,需要及时科学防控的类型。

2 动物疫病多发的相关原因分析

动物疫病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虽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努力的科学应对,但是现阶段具有的疫苗与药物都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动物疫病的防控目标。所以,只有立足于动物疫病多发的基本原因,才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扩散,降低对养殖户的影响。

2.1 人员因素方面

畜牧养殖管理人员自身的疫病防疫意识淡薄是造成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由于我国畜牧养殖的方式相对分散,并且规模大小不一,所以管理人员十分杂乱,不仅缺乏基本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并且专业知识素养十分薄弱,基本上都是在没有接受过专业疫病防疫培训的前提下进行上岗工作,直接增大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几率。此外,管理人员对养殖舍缺乏定期彻底的清理打扫,所以普遍存在养殖舍内粪便大量堆积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细菌与病原体,直接威胁着动物的健康,一旦发生传染扩散,将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 防疫条件方面

首先,在进行养殖场选址工作时,不少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投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开展养殖场选址工作。例如,对养殖地区的土壤情况、水源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缺乏综合的考虑,使得选址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造成后期养殖区域与生活区域无法有效区分,污染物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排放处理等,增大了动物疫情发生的几率,并且防控难度较大。其次,在饲养管理环节方面,对各个饲养环节的卫生情况缺乏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饲养的任何环节出现卫生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动物疫病。

2.3 养殖管理方式方面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无法保障饲料用量与喂养时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或者所选择的饲料营养无法满足动物生长的需求,都会引发动物疫病。同时,养殖管理的过程中,对牲畜养殖的密度缺乏合理的控制,一旦密度过大,动物粪便较多,清理不及时,加上通风不畅等因素的作用,则会直接引发动物疫病的出现。

此外,在消毒药品的选择方面,未能有效保障消毒药品的使用期限与使用效果,防疫方法缺乏规范性与标准性等,都会增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几率。

3 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的相关措施

3.1 对动物疫病防控树立科学的认知与应有的重视

1)养殖管理人员要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增大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本投入,聘请专业的养殖人员负责养殖工作;

2)重视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升工作人员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发现与判断能力,确保动物疫病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有效的防治。

3.2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防疫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1)重视养殖区域与生产区域的消毒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置消毒池、消毒室等基本疫病防疫消毒设施,并且消毒设施的药物浓度要符合相关标准,凡是进入养殖区域与生产区域的车辆和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工作;

2)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可行的检疫防疫机制,并对其落实与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保障动物养殖过程、管理与流动情况的规范性与严格性,降低动物疫病发生与传播的几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不仅需要充分掌握动物疫病的引发原因,还要结合养殖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动物疫病防控效果,为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疫病养殖户防疫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