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0-11-27黄恩华
黄恩华
(安徽省康宇水电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1602)
一、引言
存货这个指标并不如收入、利润那样简单直接的体现企业运行情况,因此受关注度不高,但实际上,无论从经营还是财务分析,公司投资角度,存货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重点关注,思考的指标,理解存货对形成公司经营及财务的完整理解非常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及未来的财务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制造业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库存在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中通常是指有形的各类物料,不包括用于制造企业的产品中可复制的软件。制造业企业库存通常包含:购买组成产品部分的产成品,进一步加工的毛坯件,在产的半成品,完工的产成品,组成产成品的低值易耗品,边角料及残次品、废品等。
(一)制造业企业存货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制造业企业中存货处于不断的采购、加工、耗用、销售过程中,其具有较快的变现能力和流动性。
2.区别于无形资产。存货是实物资产,有着一定的物质形态。有别于看不见的无形资产,有别于智能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实物,看得见,摸得着,智能制造业下的产成品配载的软件附属于存货,不属于无形资产范畴。
3.存货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存货的流动性及有形性特征就决定它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工厂存货管理中,液体存货有保质期要求,固体金属存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发生氧化等情况,易碎存货则受搬运及外力影响导致变成废品等,危险品存货则易燃易爆。
(二)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企业供应链流程。在制造业企业中,存货采购脱离财务,采购人员负责采购,需要付钱时提交到财务,使得采购、仓库、财务、供应商之间出现不融洽的地方。优化供应链存货管理,采购下达订单,供应商接受订单发货,采购下推订单,仓库部门根据采购订单与供应商货物核对入库,采购接受发票并下推至财务审核,财务审核无误后生成相应的采购凭证,供应商根据验收报告提交至采购人员审核付款,一条完整的采购订单流程生成。
2.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降低资金断流风险。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血液,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为保证正常运营,需要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合理估计经验库存,作为生产保证。反之,过多的存货占用了资金,增加企业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三、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码放较为散乱
在诸多仓储管理制度中,有一些定性的考核项目,那就是库容库貌。但是难以找到一个规范的标准,即使有的文件列了几条,大多也含糊不清,所以,库容库貌属于定性指标,没有办法量化,这给员工执行带来了困难。比如:区域规划不科学,货架摆放凌乱,物资台账混乱,无配件标签,物品摆放凌乱,环境恶劣等。由于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导致企业存货码放不规整。
(二)库存数据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对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很薄弱,制约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对信息化管理方法引进滞后,以及忽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首先,企业管理层思想观念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还停留在手工账务处理手段,由于库存量变动频繁,日常工作繁重,非常容易出现差错。与此同时,由于手工处理采购物料,数据更新不及时,相关数据不能为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提供参考信息,导致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原材料与生产要求不匹配,生产成本难以核算等,影响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其次,忽视库管人员对培养。库管人员不能熟练使用软件,大部分企业未设置培训机制,由于库存管理人员知识有限,主动性差,有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影响信息化进程。
(三)对零库存标准的盲目借鉴
现阶段财务管理培训中,培训老师经常举日本企业“零库存”的例子,企业家们跃跃欲试,好像找到了降低制造业成本的万能钥匙。但实际工作中发现,并不适用。例如某地区仅两家制造汽车企业,非通用件由A厂生产,在生产完商品后A公司产成品只能运抵采购商指定的仓库,且需要支付相关租金。供应商货款回收难,产成品只能在对方确认无误装上汽车后才能通知供应商开发票,对A公司来讲处于不利地位,但采购商来说实现物料零库存。
(四)片面追求存货周转率指标
存货周转率越大说明销售好,但有时太大,反而加重了企业税负率,如增值税及附加税等。在不同销售模式下区别看待:在现销情况下,公司资金充裕,可以和供应商谈降低采购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在赊销模式下,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供应商供货不及时,生产受到影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五)不合理选址导致物流成本较高
在制造业中,随着制造产品不同,越是涉及复杂的产品,对产业链的依赖更加强烈。如波音飞机的全球产业链政策。在我国,形成产业链的制造业基地正在有序推进,国外很多企业在中国选址时对产业链的调研必不可少,这种因产业链而形成的成本主要是变动成本,不像企业员工工资是一个相对固定成本,随着制造业产能越来越大,产业链涉及的成本就越显得突出。
(六)存货管理环节的审计质量不高
制造业企业存货品类繁多,越是规模大的企业库存材料越繁杂,在企业工作的财务人员未必能全部掌握材料的名称。制造业企业库存通常以图号表示,并附有标准图纸,材质,重量等。审计人员通常只对数量,忽视材质,重量的审计,同时存货盘点时间较短,使得存货审计质量不高。
四、完善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库容库貌
良好的库容库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仓库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归纳为“三整”,即整齐,整洁,调整。首先是整齐。货上架与散放在地上,上架就显得比较整齐,整件商品区域如果同一型号的产品摆放在一起,自然给人整齐感。其次是整洁。每天清理地面,保持窗明几净,减少或消除库容上的视觉污染。最后是调整。不断调整,保持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每天物料出入频繁,如何获取即时库存是一件非常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解决实物工作中的痛点。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价值链的整合,保证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对提升企业库存管理起到关键作用。
1.注重信息化管理方法引进。随着互联网、AI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对客观环境。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生产计划、采购、招聘、报销、领料信息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企业管理中,重视高科技信息管理手段的引用,减少企业管理的层级限制,缩短反应时间,提升效率,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信息化管理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有些企业不谈人才,是因为起步较高不需要更多人才,而制造业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既可以通过招聘成熟人才为企业所用,减少工作磨合,也可以招聘选拔新人,循序渐进学习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上到下激励员工学习,更新知识,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结合企业实际理性看待“零库存”
“零库存”在网络经济中对于纯贸易型企业来说完全可行,但对生产制造业来说,其零库存的实现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首先,企业处于行业顶端,拥有定价权,可转移库存成本至终端客户;其次,拥有垄断地位,且有资金门槛和技术壁垒,其他行业参与者不能轻易进入;再次,签订不平等供销合同。因此,要结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的借鉴“零库存”理念,而不是生搬硬套其方法。
(四)保障合理存货周转率
首先,制造业企业主材料一般生产周期较长,技术条件不可控因素较多,如:价格,供应商生产能力,本公司信誉,货款支付方式、货款支付条件等影响。辅材同样也受上面相关因素影响,但程度次之,低值易耗品一般工厂附近即可采购,残次品和废品需要量的积累后方能变现,作者根据观察和管理层的实际操作来看,可以分别设置科学适宜的周转率。其次,在制造业企业中合理的库存量能引导客户观察到实物,有利于企业形象宣传,同时也能应对自然环境、经济、贸易、环境带来的突然变化。最后,合理的赊销可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的税负率。借鉴“三六一”赊销模式,预收30%,转移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时收取60%,质保到期收取10%。
(五)科学进行产业链布局
完整的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利用政府招商政策优选符合自己企业发展地理条件。产业链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成本降低,有利于新企业的出现,有利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打造“区位品牌”,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选址不当导致企业库存成本较高,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案例很多;政府对外招商时,要充分发现自身产业链条中的短板,利用政策引进企业,弥补本土企业产业链短板,对促进经济具有杠杆作用,对内鼓励企业自主弥补链条中的短板,最终促进存货流动低成本,企业才能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六)利用科学的存货盘点方法
企业在审计前的人员培训和外来专家的聘请,产品知识培训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产品零部件审计的培训,不然审计存货只能是流于形式,走过场。
五、结束语
库存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深入研究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并结合企业实际和产业链布局解决存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