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技术探究
2020-11-27潘卿
潘 卿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82)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开始应用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项目建设之中,其中建筑保温材料的大面积推广也应用在建筑结构的内部保温性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这一类保温材料虽然在节能环保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同样面临着抗火灾能力较差的通病,因此这类关乎整体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问题必须重视。
1 建筑工程中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市场之中采用的建筑保温材料大多为有机合成材料,目前市场中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真金聚苯板、XPS板材、EPS板材以及石墨聚苯板等等。其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建筑保温材料主要同抹灰施工工序同步进行,这些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通常为B1级别。与此同时,建筑保温材料在国外建筑市场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欧洲,一旦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高度大于22m,则其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必须设置A级以上。但是,这一类建筑保温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20-25年,与传统的建筑工程使用周期严重不符,不利于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的发挥。这种不同使用寿命的材料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建筑工程结构,对于保温系统的后期维护更换等工作都会十分繁琐,同时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造成一定的各类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近些年来,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建筑保温材料大多以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为依据,这一类的建筑保温材料虽然在保温性能上有着优异表现,但是使用寿命和防火性能等和安全性能相关的方面表现一般,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技术进行探究。
2 现阶段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的问题
2.1 燃烧性能检测标准不统一
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不是某一项指标的单独测定,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可由多个燃烧性能相关指标测定进行最终确定,但是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之中,常常出现对于同一种、同一批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最终检测结果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由于现阶段建筑保温材料的检测标准并不唯一,因此不同的检测人员在不同工作状态之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都可能会对最终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因此,要想燃烧性能检测更为准确一致,应当充分发挥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当前燃烧性能检测朝着更准确方向发展。
2.2 燃烧性能检测设备精确性不足
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由于是通过燃烧性能检测设备来进行的,燃烧性能检测设备的检测准确性对于检测结果的精确性有着直接关联。并且,由于在对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过程中,很多检测设备的使用条件并不能同其实际检测要求相一致,从而出现了其他干扰因素对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利影响,即燃烧性能检测结果受其检测设备影响不精确,情况严重的设备操作不当,还可能会给其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
2.3 燃烧性能检测方法不一致
由于目前我国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尚未存在同一检测标准方法,因此在实际的燃烧性能检测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不同的检测方法。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有新的检测方法和新的检测手段出现,由于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存在着制样过程以及施工流程之间的差异,因此从而导致结果的差异性。
3 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探究
3.1 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管理
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是一项专业性导向很强的检测工作,现阶段施工作业之中,通过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流程来看,检测的管理工作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的专业操作人员进行细化管理的详尽的责任划分。基于此点,在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当实现检测指标、检测标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规范和标准的形式将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进行必要的优化,从而有效的提升建筑保温材料的检测有效性,即实现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建筑保温材料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推进也不能千篇一律,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存在着形式不一、设备不同的各类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手段,这些技术使用条件不同、适用的材料种类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参数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种类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分类,从而根据不同的检测工况制定不同的检测标准参数,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检测实际。最后,可以适当的对检测设备进行优化,选用专业化的检测设备从而提升整个检测过程的精确性。
3.2 建筑保温材料的不同带来的检测技术管理
当前建筑市场之中可供选用的建筑保温材料种类众多,因此在建筑保温材料的选用方面应当根据实际的保温需求从而进行合理的选用,这不但有利于充分发挥建筑保温材料的自身保温性能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同时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来说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之中,不同防火等级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要点进行探究。
一方面,对于难以燃烧的B级保温材料来说,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过程之中,首先应当根据材料的实际需求面积和结构形式,进行合理的拼装工作,从而尽可能的增加被检测保温材料的受火面积,从而充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应当对所选用的检测仪器进行合理的校准程序设定,从而减少初始仪器误差带来的检测数据不准确现象,同时由于建筑保温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浓烟的产生和固体烟尘的扩散,因此基于此种情况也应当加强对于气体分析仪器的精度检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检测数据可靠性。最后,在上一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试验完成以后,应当对其燃烧室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处理,从而避免由于检测设备自身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燃烧残留物堵塞传感器所带来的检测结果不可靠。另一方面,对于可燃的B2级建筑保温材料的检测来说,在进行燃烧试验的过程之中,对相关检测设备的主要管控重点应该设置在于建筑保温材料厚度相关的参数调整上来,与此同时检测人员应当根据实时燃烧情况对火焰高度进行管控,从而确保燃烧试验检测的准确性。最后,对于A级的无机建筑保温材料,其自身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燃烧现象,但是在燃烧性能检测试验之中,A级保温材料也可能随着检测的进行而出现短暂的燃烧。因此,对于该类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检测之中,应当重点关注于其自身“燃烧”与“短暂燃烧”现象的判别之上。此外,在燃烧热值检测之中,这一类建筑保温材料的短暂燃烧通常会导致自身的不完全燃烧,从而给整个检测过程带来不利因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就无法保证。因此在进行A级保温材料的热值燃烧试验时,可以一方面添加适当的助燃剂进行辅助充分燃烧,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样品大小进行裁剪或研磨,从而增加其受热面积。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之中使用的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了介绍,建筑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但是其检测手段也十分复杂,但是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着之间关联,因此在对建筑保温材料的检测之中,一定严格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加强对保温材料的检测力度,不断优化检测技术手段,从而充分保障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工程之中的安全应用和节能环保性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