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美术教学设计思考

2020-11-27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教学资源创设

韩 丁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美术是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美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实现美术与各种优秀文化的融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主题的设定

(1)美术教学主题要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教学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自身发展必须具备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开展美术教学,要对美术教学主题进行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2)美术教学主题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开展美术教学,主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具体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美术主题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到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3)美术教学主题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美术教学,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主题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本土文化,也可以是我国历史文明的精华,可以是国外优秀作品,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形成的创意。美术教学主题只有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体现出美术主题的教学价值。

二、情境的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情境创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1)通过美术典故创设学习情境。美术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包括美术选景、构图,绘画的技法,作品风格,绘画的文化内涵等。通过美术典故,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画家作画时的心态和在不同心态下美术绘画技巧的应用。利用美术典故创设情境,要注意所选用素材的故事性、典型性,这些故事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社会上发生的新闻。结合精心挑选的素材,教师经过课前设计和构想,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进行讲授的美术教学内容上来。

(2)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当前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要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规划,结合不同课程的目标对素材进行选择。创设情境的素材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图片,采用的播放设备可以是多媒体,也可以是无线网络终端。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对艺术家作品进行展示或绘画过程进行呈现,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对绘画细节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对美术技巧学习充满渴望。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美学观念的培养,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通过影视作品创设情境。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创设情境比较适合于美术作品文化内涵的鉴赏教学。艺术家的每一部优秀作品都是在创作灵感迸发后形成的。了解艺术家创作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美术信息,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绘画技巧的认知,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表现形式。借助影视作品的直观性,学生可以了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主题思想,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等美术核心素养。

(4)通过音乐作品创设情境。通过音乐作品创设情境具有形式更加活泼、学生融入性强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触动学生内心,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所选音乐以及辅助的视频画面进行选择,要选取符合美术教学内容的音乐素材,并结合所展示的画面,让学生能够沉浸在绘画创作氛围中。在音乐的启发下,学生可能会回忆自己快乐的童年,可能产生对未来的展望,可能想到家庭和校园带来的亲情和友情,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然后通过画笔将自己所想到的每个生动的画面描绘成具体的绘画作品。

三、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资源的选取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进行美术课程学习时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身边民风民俗的热爱。

(1)本土化教学资源的运用。美术教学本土化是为了能够因地制宜对美术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学生所处的环境作为依托,让学生产生美术创作灵感,描绘身边的美好事物,反映身边质朴的民风。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深入到生活中,感受身边的真、善、美,激发学生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当地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作为学生美术创作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这样通过对本土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符合美术教学的需求。

(2)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运用。美术教学是教会学生通过美术技能展示出作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美术作品的根基。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还要让学生用画笔反映出地区文化元素。我国不同地区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我国又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结合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对美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3)民俗文化的运用。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化和民俗一旦融入美术作品,就会赋予美术作品鲜活的灵魂。从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学生们不难找出这样的经典作品。例如,我国的艺术珍宝《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百姓生活,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民俗。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民俗文化,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尤其要认真观察身边的生活场景,在美术创作中表现生动的民俗生活。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1)演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初中美术教学经常用到演示法,这种方法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演示法是教师根据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美术作品,通过在课堂上的示范,让学生能够对美术技巧和手法有更直观的认识,清楚美术作品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演示法对教师的美术功底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在演示过程中结合关键的知识点,并能够突出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领悟。演示法是讲与演的结合,在讲述中融入了演示,通过演示为讲解作补充,这种方式的科学运用通常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练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练习法包括观察能力的练习、造型和美术技巧的练习、各类美术工具应用练习以及思维方式的练习等。在运用练习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模型或样本,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临摹或写生。在学生进行练习期间,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巧的运用能力,对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予以纠正。通过练习,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绘画技巧。

总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美术教师要不断加深对美术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从教学主题的设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促使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教学资源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美术作品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