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20-11-27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政治

刘 旭

(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科技的进步给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无限种可能,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了以往从未有过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政治导向,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途径,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问题,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途径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具有先导性和规定性,不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以教育目的为导向,因此,教育目的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综合性,并且在原有的教育目的基础上发生了细微变化。比如,以往注重的功用性教育目的现在依然重要,而价值性教育目的重要程度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相比,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的影响力也有了明显提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性,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弄清楚“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目的,注重拓展网络思政空间,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英才。

2.教育途径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更加广泛。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网络平台得以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大数据,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新动态,可以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可以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网络的丰富功能及灵活运用,使得课程教学的时间、地点变得更加灵活。比如网上授课平台,一方面减少现场面对面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提供的数据统计服务可以出色地完成考勤统计、作业分析、教学评价等工作。上课方式的变化,对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可以更好地规范教学行为,因为许多线上课程或者教学系统都具有回放功能并提供数据服务。线上课程使“停课不停学”成为可能,并且课程共享能让优秀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传播,使得学习者“获取教育资源的成本也大幅降低,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问题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应该是持续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比单纯的知识教授要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大学生几乎每天手机不离手,受到的网络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且并不总是正面的。针对这个问题,高校思政教师能做的已经不只是避免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还要更加注重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分辨信息。面对网络信息,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也有很多时候,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很容易被一些网络信息误导。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应对复杂的网络信息,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师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新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教育成效评估。比如,线上教学平台所搜集的数据体现的往往是一种绝对评价法,用一定具体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评价方式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制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在技术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是有难度的。同时,线上教学看似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实则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不利于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状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学科知识教育不同,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影响持久,因此思政课程的效果不能用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被准确检验。所以在学生评价方面,“互联网+”环境使得评价方法的重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不能充分体现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也会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发生偏差。因此,如何在运用新的教学手段的同时,做到教学评价方法的合理调整,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有了新的特征: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范围,很多以往没有的教学内容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教学形式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新技术为依托的教学平台,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既方便了教育者开展教学活动,又方便了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整学习计划。但是,看到互联网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新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由于信息交换的渠道繁多,信息传播速度迅速,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网络环境更加复杂,除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教育活动的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教学评价方法发生了细微变化,而以绝对评价法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不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

面临新的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养,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更加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高校思政教师应当扎实地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教育学原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帮助教育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有助于拓展教育工作的视野,更好地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其次,高校思政教师应当注重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学会熟练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和教学平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与具体课程设计相结合,并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实现自我发展,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要改变工作思维,优化工作方式,建立网上思政平台,借助互联网积极传播主流意识,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一般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相对灵活,而课程要求向受教育者施加的教学影响又相对持久,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具备正确的教育态度,坚定教育信念,不能只图应对教学考核,而要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本铸魂,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复杂多变,社会发展迅速,更需要高校思政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教师要积极作为,主动创新,改变工作思维,优化工作方式,丰富教育内容,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