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对明朝服饰的影响

2020-11-26刘祉希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观念儒家思想

摘 要:中国对服饰的重视情节古已有之,明朝最为中国传统服饰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其服饰制度已经基本完备。形成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制度。明朝在从蒙古族手中夺取政权后,明太祖极为重视礼仪的整顿和恢复整顿,且强烈的民族情感使明朝服饰多模仿周、汉、唐、宋服制,形成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服饰制度。明朝服饰制度整体系统完备、内容严谨,适应了明代封建统治的需求,集传统服饰之大成。

关键词:儒家思想;等级制度;传统观念

一、明朝服饰制度建立的儒家基础

南宋时期,程朱理学为统治阶层所接受。到了明代,由于明代统治者对礼教是重视,程朱理学也备受推崇,成为主流思想。程朱理学要求人们对天地怀有敬畏之心,即“存天理,灭人欲”,自觉遵守三纲五常,不能有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望和违背礼仪规范的地方。为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这种思想体现在服饰上就表现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朴素简明的服饰特色。

在明朝初期,大众服饰普遍崇尚节俭、实用。无论何种阶级,在什么场合都要身着布衣,即便是高门贵族也不可衣冠锦绣。在形制中,明朝服饰也多体现出礼教思想,明朝在建国伊始,朱元璋就在南京诏令明“复衣冠如唐制。”通过政府干预的形式,极力消除元、蒙的影响,重构明朝服饰制度[1]。朱元璋对全国官民百姓衣冠服饰的形制、质地、颜色、大小、发式等都作了严格要求和规定,要求士民皆束发顶,朝廷官员要头带乌纱帽,身穿圆领袍,束带,黑靴;士庶则戴四带巾,穿杂色盘领衣,不得用玄、黄两种颜色;乐工头戴青色卍字顶巾,系红、绿两色帛带;士庶妻首饰许用银镀金,耳环可用金珠,钏、髑用银,穿着的衣服为浅色团衫,用丝、绫、罗、绸、绢等制成;其乐妓则戴明角冠,穿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同[2]。这样的政策几乎对汉服进行了全面恢复,使“百年来胡俗悉复中国之旧貌”。虽然在衣冠方面整体沿用唐制,但从衣服的形制、纹样、颜色、穿戴方法而言悉复周至宋旧制。

二、明朝服饰发展体现出的儒家文化特征

明代之前儒家思想广为流传并被统治阶级所广泛接受,而明朝开国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急需一个道德标准来帮助统治者统治国家,且明朝重视礼制,儒家思想便理所应当的成为统治者所采纳的统治思想。这种“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要求人们不能有逾制行为的思想与道家“清静无为”和佛家“轮回”、“来生”的思想相结合,成为统治者细化统治集权统治的工具。同时这样森严的思想统治也适应了当时需要增强思想专制的需求。在这种思想理论的影响下,明制服饰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等级制度森严,系统严密的特点。

而随着经济逐渐发展,市民阶层觉醒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加之纺织业不断发展。明中叶开始,明制服饰被注入新鲜的活力。服饰恢复的传统色彩,以袍衫为主要形式,冠冕衣裳也自然的承袭古制[3]。同时新型的生产关系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人们都思想逐渐从封建伦理束缚中摆脱出来,追求个性解放。这一点突出在服饰上则表现为之前森严的等级制度逐渐推翻,士官阶层服饰多鲜艳华丽,追求新奇;而女性服饰则做华贵美丽,头饰以鲜花绕髻,带头箍为尚。这种传统思想道德束缚与新兴的民主思想的碰撞也为明制汉服增添了多元化的趋势。

三、儒家思想对明朝服制的影响

3.1传统礼教对明制服饰的影响

儒家礼教的核心是“礼”。《孔子家语》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礼教作为中国各代统治阶级的工具,中国古代服饰也自然深受礼教等级制度影响。且明朝建立初期便要求恢复礼教,其服饰的制度自然体现出礼教影响。

明朝的服饰制度有着相当严谨的系统,上到皇帝下至庶民都有明确规定。有关官品服饰,无论皇帝还是管理都分常服和冕服。明太祖认为古代五冕之礼太繁,所以除祭天地、宗庙冕服外,其余所有场合都不用,后来延伸至册立、登级、正旦、冬至等大典。除此之外,各个品阶盾盾官员不同,其所穿服饰的规定更加严谨,除袍服纹样外凡文武官员,朝视事用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且不论级别都须在袍服胸前和背后缀一补子。服装纹样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且品阶不同纹样也大不相同。除纹样外袍服尺寸、颜色皆因品级而异,务必体现出“贵贱不能逾”的生活方式。

除了针对男子,明制服饰对女子也要求甚严。如明代命妇复杂繁盛看似美好华丽的服饰冠饰,像霞帔、褙子的款式、纹绣、色彩:冠饰的大量宝石、金银、珍珠的堆砌等。更为明显的包括命妇在家拜见公婆必须看品阶着礼服等。其封建礼教的影响昭然若揭。

3.2抑商思想对明制服饰的影响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自战国形成的“奖耕战”、“抑商贾”,秦汉后“重农抑商”,到宋元的“专卖”无不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这一思想在尊崇礼教的明朝,也自然的传承下来。

这一点体现在服饰上则表现为商人不能穿着绸纱、服用貂裘,只得服用绢、布。农民只有穿戴斗笠、蒲笠方可進入集市。甚至农民之家有一人从商,那么全家都必须遵守法律,可以说对商贾的限制达到前所未有之高度。在重农方面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则有“水田衣”,水田衣是明代一种特有的女装款式。即是用各色碎布拼接起来的服装,俗称"水田衣",因用多块长方形布片连缀而成,“宛如水稻田之界画故名,也叫百衲衣。”清代翟灏的《通俗编·服饰》中说王维诗云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时俗妇女以各色帛寸翦间杂,紩以为衣,亦谓之水田衣。这种以水田为灵感所兴盛起来的服饰种类也可以侧面体现出重农思想。

3.3对前朝服饰的传承

明朝服饰几乎全部承袭前制,其中包括了许多深受儒家影响的因素。如交领右衽、中缝线、系带隐扣、上衣下裳、褒衣大袖、等都隐含了儒家思想。

明制服饰多采用上衣下裳制,衣裳遵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法先王”的思想;“交领右衽”作为汉服的领形一直被传承下来,明制服饰除了对襟形制外全部采用交领右衽的领形。即衣襟胸前交叉,左襟压住右襟,呈“y”字形,反之则称为“左衽”。作为“汉服”与“胡服”区分的最明显标志之一,交领右衽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右为尊”的思想传统;中缝位于汉服正面和反面的最中间。象征着为人正直、中庸,代表这君子之道、正直之道,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系带隐扣”即汉服衣着的系带和扣子要隐藏起来,做到无扣或者隐带,这体现了儒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系带隐扣”作为汉服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明制汉服的重要特征之一,自然也体现了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明朝服饰作为汉族历史上最为系统严谨的服饰体系,其服饰种类繁多、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具体体现在形制、颜色、纹样等诸多方面。明代服饰极力恢复前制,但并不仅有对古制的承袭,也有体现明朝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创新。在这样兼容并包的环境下,明朝服饰才能成为汉服历史上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服饰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竞琼,洪安娜.明朝服装形制的改良及其对于礼制的局部突破[J].丝绸,2016,53(07):62-67.

[2] 邢璐. 中国古代服饰纹样中美学思想的体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

[3] 张婕.我国传统服饰中装饰魅力之崭现——以宋朝、明朝服饰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144.

作者简介;刘祉希(2000-),女,籍贯:吉林省辽源市人,民族:汉,职称:无,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传统观念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之分析
传统观念与民法结构:再论中国古代民法的价值
电视广告中女性模式化形象分析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幼儿园男教师资源缺乏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