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突出学生
2020-11-26赵桦
赵桦
摘 要: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突出学生,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怎样处理物理问题,怎样使用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践来促使学生向物理攀登,使学生拥有向上的辅助力量,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突出;学生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主动参与进来,不要逃避物理学习,更不要过度依赖教师,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力。教师让学生抓住生活的绳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存在,让学生找出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懂得站在生活的基础上理解物理知识;教师让学生抓住问题的绳索,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成长,了解物理的精髓,懂得怎样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教师让学生抓住实践的绳索,给学生创设了参与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拥有了深刻的体验印象,帮助学生掌握了实践技能。
一、抓住生活的绳索——鼓励学生向生活攀登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抓住生活的绳索来鼓励学生向生活攀登,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理。在学习“安全用电”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具体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新闻案例,让学生通过新闻案例来认识安全用电的积极意义。学生阅读因为用电不当而发生意外的案例后,认识到了安全用电是每一个人在使用电的时候都需要遵守的准则,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接着,笔者向学生传播了触电的原因和类型,使学生能够安全用电。学生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换灯泡、搬动电器的时候,应该先断开电源开关,不要接触绝缘层被破坏的电器,保险装置及时更换等,形成了安全意识。此外,笔者还为学生讲解了雷电的危害和避雷针的作用。学生知道了雷电会导致人死亡,应当在高大建筑物上和高压输电线上安装避雷针,预防雷电。这样,学生围绕生活,展开了对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增强了自己的生活意识。
二、抓住问题的绳索——鼓励学生向问题攀登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绳索来鼓励学生向问题攀登,让学生发现问题中的物理。在學习“串联和并联”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够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你知道怎样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吗?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课堂,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分析,了解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学生还利用电源、开关、导线等,进行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设计,发现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而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学生在观察开关对电路的控制情况时,了解了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并联电路中开关在干路和支路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学生知道怎样在电路中区分串联和并联,熟悉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解决了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抓住实践的绳索——鼓励学生向实践攀登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抓住实践的绳索来鼓励学生向实践攀登,让学生了解实践中的物理知识。在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了解电功率的应用。学生分组后,围绕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展开了讨论,根据所学的计算电功率的公式,设计了实验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及发光情况是如何随着两端电压变化的,得出了实验的结论,记录了实验过程,总结了有效的实践经验,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和动力。
总之,本文通过带领学生抓住生活的绳索、抓住问题的绳索、抓住实践的绳索,促使了学生向生活攀登,促使了学生向问题攀登,促使了学生向实践攀登。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对物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怎样利用自己的努力来收获物理的成果,成为物理的实践者,推动物理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在生活的影响下,看到了生活对物理的影响,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了解怎样使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学生在问题的影响下,对物理问题进行了思考,懂得了遇到问题应主动探索,而不是等待教师给出答案;学生在实践的影响下,掌握了物理实践的技能,拥有了学习的成就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把握物理实践的经验。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对自身的教学也进行了反思,了解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创设了优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学涛.浅谈如何开展趣味化的初中物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95.
[2] 江臻基.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思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