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可行性与路径探究
2020-11-26孙恬恬
孙恬恬
摘 要: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之战,其中教育扶贫是扶贫事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之处,是“造血式”扶贫的首要手段。本研究在教育扶贫问题的背景下与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研究的基础下,分析教育扶贫的意义所在,探寻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可行性路径,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工作独有的价值观与工作手法,寻找社会工作与教育扶贫二者之间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一、时代背景
精准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是缩小贫困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放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優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更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扶贫工作应落实到经济、医疗、环境以及教育等方方面面,而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中最为根本又更为困难的攻坚之处。
所谓“扶贫”先“扶智”,即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扶贫工作中的根基,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受教育者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层面为其实现知识文化增能,才能保证扶贫工作成果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提升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
但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难以入手解决,存在着普遍的困境:第一,贫困地区中学龄儿童家长外出谋生导致隔代教育现象普遍;第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与师资力量薄弱,同时难以受到政策的倾向性帮助,导致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第三,贫困地区学龄家长、工作人员、学龄儿童自身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缺失,导致教育的重要性被轻视,从而出现受教育自主性低的现实情况。除此之外,在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这一群体中,弥漫着强烈的厌学情绪,导致贫困地区发生着严重的失学现象。如果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无法解决,将会导致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持续低迷,教育水平难以上升,甚至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教育问题将会成为扶贫事业中的一块短板,持续性地制约贫困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本研究尝试以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与教育资源供给为窗口,在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厌学、辍学现状探究的基础上,为贫困地区教育短板的改善提供建议,寻找社会工作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介入可行性,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与专业优势实现“教育脱贫”。
(一)明确贫困地区目前的教育现状,评估其教育质量与教育资源。本研究以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为基础,在进行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的探究之前,首要任务即对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与资源的评估工作。
1、增加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改变贫困地区辍学与失学现状。明确贫困地区目前的教育现状,评估其教育质量与教育资源,是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基础性认知,可以根据所得结果,根据贫困地区的现实需要与资金情况,增加教育服务的提供和教资的供给,在基础设施层面为教育事业助力。在基础设施足以满意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提升学龄儿童上学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当地的辍、失学率,起到阻断代际贫困的效果。
2、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建设与升级建言献策。 本研究致力于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可行性路径探究,可以在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为教育扶贫事业提供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性的不同方式提升教育扶贫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建设与升级提出专业性的建议与策略。
(二)探寻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核心在于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在教育扶贫事业中存在的价值与实现方式的探索,社会工作独有的价值观为教育扶贫事业提供了新的角度与视野,从贫困地区群众出发,寻找教育扶贫工作的入手点。
1、发挥贫困地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扶贫并非只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等客观层面进行升级与改良,最根本的是实现对贫困地区人们的教育成果,通过教育改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陈旧的、错误的思想,提升其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期望值。而实现教育成果的基础,就是改变其对教育本身的认识,提升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的价值观正与此需求相契合。
2、为贫困地区群众增能,提供其自我实现的可能性。本研究中的“教育扶贫”是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受教育意识扶贫”,并非扶贫者一味的单向供给,而是实现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转变。研究所重视的“造血式”教育扶贫效果,可以通过社会工作的手法,在扶贫的过程中为贫困地区群众赋权增能,使其获得自我实现与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社会工作与教育扶贫二者理念的契合,为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提供了切入点。社会工作专业所秉持的理念提供了其在教育扶贫中参与的可能性。本研究致力于探索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手法与方式,为其介入工作寻找具体的工作方法与手段。
(一)社会工作补充教育扶贫的政府工作,填补政府教育扶贫中的实践空白。目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政策实施与教育扶贫工作的统筹上,缺少实际实施的扶贫工作。无法与基层扶贫实践相互承接,二者之间难以接轨,导致难以保证政府当前的工作符合扶贫所需。要想攻破目前阶段的瓶颈,就必须解决政府工作的实践缺口。
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色,可以填补政策施行者工作中的实践缺口,促使其能够更高效准确地把握教育扶贫实践的情况,避免政府只实现资源分拨与下放政策的职能,却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政策实际实施的情况。
(二)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实践
1、多种方式结合,多方面促成脱贫。在文化约束视角的指导下,只有提升贫困地区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才会从根源治疗地区的贫困之症。同理其他领域的脱贫工作也急不可待。但是目前贫困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认识到除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的重要性,这将会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精准扶贫过程中难以突破的阻碍。
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丰富方式,将不同层面的各种发展的多种可能结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汇集多方的力量,首要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在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为其赋权增能,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2、针对不同群体,实现多层面的教育扶贫效果。社会工作可以根据学龄儿童、学龄儿童家长、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基层自治组织工作人员等教育扶贫对象,根据其需求分为不同小组,运用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的手法对不同案主依据群体的特性,开展不同内容的社会工作。
通过对不同群体进行教育扶贫,实现贫困地区整体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为不同群体提供自我实现教育脱贫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学龄儿童受教育的自主性,提升学龄儿童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与基层自治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教育工作与劝导的工作方式,由此实现多层面的教育扶贫效果。
四、结论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扶贫中“造血式”的工作方法,本就高度契合。运用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中的教育扶贫本就有着专业层面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这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输血式”的帮扶方法将会逐渐被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以社会工作专业引导的赋权增能式发展。工作人员可以运用适应的社会工作手法,达到教育扶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嵌入与反嵌:社会工作教育力量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王才章,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7-14 .
[2] 《社会工作参与教育扶贫的维度与空间》,马东东、孙亚娟,荆楚学刊2019-12-25 .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贵州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究》,李毅,福建茶叶2019-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