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家庄市“第三极”背景下辛集城市团发展构想

2020-11-26孟祥林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辛集市第三极行政区划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0 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内的很多区域中心城市都会成为京津冀城市体系内的节点中心地[1],在连接不同层次的中心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构建京津冀城市体系过程中,京津石三角形[2]、京津保三角形[3]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热点,在雄安新区设立后[4],京津雄安三角形[5]成为学界的热点议题.三角形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中心城市之间构建高效互动发展机制的直接联系通道,也是腹地内中心地之间高效互动的基本方式,通过三角形关系在中心地之间建立起鼎足发展格局,城市之间通过互动共赢在借力发展基础上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在构建京津冀城市体系过程中[6],石家庄市是学界普遍关注的具有特殊地位的中心地[7].石家庄市是京津南侧第一个省会城市,是河北省的行政中心,在河北省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京津冀三地的行政区划原因,长期内不能构建起协同发展的城市体系和区域经济体系,因此学界在探索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中,在以京津双核为核心的前提下探索京津石的互动方式,并依托京津石三角形在京津冀腹地内构建起多层次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在此过程中,石家庄市的地位凸显出来,以石家庄市为核心构建京津冀城市体系的“第三极”就成为学界的思维共识,石家庄市腹地内不同层级的中心地也进入学界的关注视野.辛集市原隶属石家庄市行政区划,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分离出来成为省辖市,成为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向东拓展的触角[8].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大多数设区市都在调整行政区划,为承接从京津疏解出来的职能预留出更大的空间.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按照“分区+分步”[9]的秩序逐步推进,在京津冀腹地内构建起多层次和多节点的城市体系[10].石家庄市在调整行政区划后,将原鹿泉县、藁城县和栾城县整合到建成区成为现在的鹿泉区、藁城区和栾城区,加上北侧的正定县,已经形成了以石家庄市为核心的“一城+四星”[11]城市体系空间格局,为形成以石家庄市为核心的“第三极”城市体系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石家庄市不仅要在行政区划内部做文章,也要与保定市、衡水市、沧州市[12]、邢台市[13]等通过完善城市链强化互动,同时完善“宁安片区”[14]的建设,以宁安片区为纽带加强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联系.在构建京津石三角形过程中,完善“石家庄市—天津市”城市链的建设并拓展石家庄市向东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诸多研究文献认为,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向北和向东是石家庄市的主导发展方向,因此将辛集市设立为省辖市是建设广域石家庄市城市体系的前瞻性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前瞻性地考虑辛集市城市团的发展格局就具有很好的区域经济学意义.在完善辛集城市团过程中,需要以辛集市为中心,将藁城区[15]、晋州市、无极县、深泽县、安平县、深州市、衡水主城区[16]、宁晋县、赵县[17]等整合在一起,根据周边各县(市)行政单元与辛集市主城区间的关系划分为西北子团、北部子团、东部子团和南部子团:西北子团由“藁城区+无极县+晋州市+深泽县”构成,北部子团由“深泽县+安平县”构成,东部子团由“深州市+桃城区”构成,南部子团由“赵县+宁晋县+新河县+冀州市”构成.如上5个子团分别向5个方向拓展辛集市的城市影响力,在邻近的县级中心地之间扮演纽带角色.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县级中心地在城市体系的底层发挥着支撑作用.

1 跨行政区划构架城市团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中心地在一定区位上依托各种综合因素发展起来,但中心地并非孤立发展,高级别的中心地需要以较低级别的中心地为支撑,并在腹地内形成多层次的中心地体系.城市体系最初多以行政单元为限得以建构.行政区划是基于历史原因产生并在发展过程中出于方便管理而不断得到完善,但是邻近行政区划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会因为行政区划界限而被阻隔,超越行政区划边界在邻近行政单元间以乡镇级中心地为依托形成乡镇中心地组合,并在县级中心地之间发挥纽带作用,已经成为城市体系发展的一般状态.

1.1 地租衰减与边际生产力递减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地区(中心商业区)因资源富集能力较强而能够造成聚集节省[18],即资源向中心商业区聚集过程中因能够共用公共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公共设施而造成成本增加.在聚集效用作用下,资源会以较快速度向中心商业区聚集[19].中心商业区获得较高利润的可能性与资源较强的竞争性相伴随,因此向中心商业区聚集的资源在获得较高利润的同时也需要承受较高的地租,距离中心商业区较远的区位上的地租相对较低.地租衰减规则为获利能力较低的资源进行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当资源的获利能力逐渐降低时,就会到距离中心商业区较远的区位上布局.经济学理论认为,当可变资源投入到不变资本之上时,随着可变资本投入量的降低,单位不变资本容纳可变资本的潜力逐渐降低,当资源继续向既定区位上聚集时,由于出现聚集不经济的问题,资源会向距离中心商业区较远的区位上布局,城市规模也据此逐渐扩展.

1.2 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组团

传统思维方式下,城市团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得以构建.但是邻近行政区划之间的联系在长期中已经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城市团是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团建构过程中,在有行政壁垒的情况下,行政区划边界两侧往往会出现发展不对等问题,即在行政区划一侧出现过度发展的同时在另外一侧却存在发展不足问题.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链使得邻近行政区划边界处得以整合在一起,在行政区划交界处创造城市化的隆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边缘化.邻近行政单元在行政区划边界处进行整合能够让城市过度发展的一侧城市的影响力越过行政区划边界对发展不足的一侧施加影响,城市化程度不足一侧也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在接受邻近行政单元城市辐射力的情况下实现边际生产力递增.因此,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团,能够使得邻近行政单元进行优势互补,使行政区划边界处的城市洼地发展为城市化的隆起.

1.3 副中心城市与节点中心地

按照城市体系的同心圆模型[20],中心城市布局在区域的中心区位时有利于推动全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但是县级中心地往往布局在偏离行政单元中心的区位上,为了使行政单元内城市化得以均衡发展,就需要在县级中心地之外设置副中心,与县级中心地呼应.乡镇中心地是县域行政单元内起支撑作用的中心地,在推动全域城市化水平提升过程中,需要依托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对腹地内的其他中心地进行整合,在腹地内依托县级中心地形成城市链,将腹地内更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在不同层级的中心地之间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心地即为节点中心地.在构建城市体系过程中,需要前瞻性地构建节点中心地,使得邻近行政单元内的城市链得以对接,依托节点中心地组建以乡镇中心地为依托的城市组团,在县级行政单元内形成“一主+多次”的城市团发展架构,使得县级城市团由集中发展转为分散发展,为县级城市团拓展发展空间.

2 辛集城市团发展构架与子城市团发展构想

2.1 “一轴+两点+两链+四子团”:辛集城市团发展构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辛集市由此前的县级市调整为省辖市,行政级别的提升为辛集市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从图1可以看出,辛集市位于藁城区、无极县、深泽县、安平县、深州市、衡水主城区、宁晋县和赵县之间,在构建城市体系过程中需要前瞻性考虑与这些中心地间的关系.前文论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石三角形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在此过程中提出构建京津冀城市“第三极”的战略构想,石家庄市在向东发展过程中,通过构建“藁城区—晋州市—辛集市—衡水市”城市链强化石家庄市主城区与衡水市之间的联系.根据各中心地之间的关系,按照“一轴+两点+两链+四子团”的方式理顺各中心地间的关系是理想选择:“一轴”即“藁城区—晋州市—魏家桥镇—衡水市”城市链,将石家庄市与衡水市连接在一起,辛集市是这条城市链上的节点中心地;“两点”是“藁城区—衡水市”城市链的两个端点,即以藁城区为核心的城市团和以衡水市为核心的城市团,二者通过“两端挤压”的方式促进辛集市城市团的发展;“两链”即图1中与“一轴”平行分布的两条城市链:其一是“藁城区—郝庄乡—无极县—七汲镇—赵八镇—深泽县—留村乡—铁杆镇—南王庄镇—唐奉镇—兵曹乡—深州市—大堤镇—前磨头镇—衡水市主城区”城市链,其二是“藁城区—南营镇—梅花镇—前大章乡—韩村镇—范庄镇—大陆村镇—纪昌庄乡—西王镇—门家庄乡—官道李镇—赵家圈镇—前磨头镇—衡水市主城区”城市链;“四子团”即以辛集市为中心与腹地内的其他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4个子片区,每个片区内通过中心地间深度整合形成子城市团,即西北子团、北部子团、东部子团、南部子团.

图1 辛集市城市团构架示意图

2.2 基于“五片区+五节点”促成“一点+一环”:辛集市行政区划内的乡镇中心地联系

辛集市行政区划内乡镇中心地分布较为均匀,但因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上的跨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乡镇中心地之间的组合状态进行前瞻性思考,保障乡镇中心地之间能够高效联系,也能够避免行政区划边缘处的乡镇中心地被边缘化,为此在辛集市城市团发展过程中需要首先根据行政区划内乡镇中心地之间的联系进行片区划分:“小辛庄乡+中里厢乡+张古庄镇+位伯镇”整合在一起,以张古庄镇为核心构成张古庄镇片区,张古庄镇成为该片区与辛集市主城区联系在一起的节点,也是张古庄镇片区与无极县、深泽县等整合在一起的节点;“天宫营乡+旧城镇”整合在一起,以旧城镇为核心形成的旧城镇片区,旧城镇成为将辛集市主城区与深州市、安平县连接在一起的节点;以辛集市主城区为核心通过整合“新垒头镇+田家庄乡”形成的辛集市主城片区,成为与晋州市、藁城区连接在一起的节点;以新城镇为核心通过整合“前营乡+和睦井乡”形成的新城镇片区,成为将辛集市主城区与深州市、衡水市主城区连接在一起的节点;以王口镇为核心通过整合“南智邱镇+马庄乡”形成王口镇片区,这是将辛集市主城区与赵县、宁晋县、冀州区连接在一起的节点.辛集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行政区划内的乡镇中心地联系紧密,在形成以石家庄市为核心的“第三极”城市体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五片区”的发展构架能够进一步理顺乡镇中心地之间的联系,并据此明确乡镇中心地的发展秩序.根据图2,旧城镇片区、张古庄镇片区、辛集市主城片区以及新城镇片区的核心即旧城镇、张古庄镇、辛集市主城区、新城镇等中心地连接起来在辛集市行政区划中部形成城市环,成为辛集市城市化进程中首先得到发展的区域.南部的王口镇片区距离如上城市环较远,在发展步骤上需要向后安排,在此过程中单纯基于自身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会被边缘化,需要通过介入行政力量改变资源的流量与流向,强化王口镇在辛集市南端的影响力,并在赵县、宁晋县和冀州区之间加强整合力.最终在辛集市行政区划内形成“一点+一环”的城市团发展格局.

图2 辛集市片区划分示意图

2.3 辛集市跨行政区划的子城市团发展构想

辛集城市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前文论及的“五片区”连接“五子团”,以辛集市主城区为核心整合邻近中心地,在整个区域内形成“一核心+多节点”的城市体系发展格局.辛集市是石家庄市向东发展的触角,以辛集市为核心构建多个子城市团过程中,乡镇中心地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以县级中心地整合腹地内的乡镇中心地组建次级城市团以及在适当区位上通过整合邻近的乡镇中心地构建乡镇中心地组合,成为构建“五子团”的主要发展思路.

2.3.1 西北子城市团:曲边三角形发展格局

西北子城市团以辛集市为核心通过整合藁城区、无极县、深泽县形成.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形成以辛集市为核心的子城市团发展构架,为此需要通过如图3所示的城市链将临近的中心地联系在一起.图中曲边三角形的3条边即“藁城区—郝庄乡—东候坊乡—无极县主城区—七汲镇—赵八镇—深泽县主城区”城市链、“藁城区—常安镇—桃源镇—东里庄镇—辛集市”城市链、“深泽县—桥头乡—小辛庄乡—位伯镇—新垒头镇—辛集市”城市链.为了加强曲边三角形上县(区)中心地间的联系,需要在曲边三角形内部形成两条城市链:其一是“藁城区主城区—晋州市主城区—小樵镇—深泽县主城区”城市链;其二是“无极县主城区—张段固镇—晋州市—周家庄乡—马于镇—辛集市主城区”城市链.在如上发展格局中,晋州市成为“无极县—辛集市”以及“藁城区—深泽县”之间连接的节点.在该曲边三角形构架中,藁城区需要整合“南董镇+郝庄乡+兴安镇+南营镇+岗山镇”组建城市团;无极县需要整合“里程道乡+大陈镇+七汲镇+张段固镇+东候坊乡+郭庄镇”组建城市团;深泽县需要整合“白庄乡+留村乡+桥头乡+小辛庄乡+赵八镇+南流乡”组建城市团;辛集市需要整合“新垒头镇+和睦井乡+田家庄乡+马于镇+东卓宿镇+位伯镇”组建城市团.如上4个城市团通过晋州市连接在一起,提升辛集市与这些县(区)级中心地之间的互动水平.

2.3.2 北部子城市团:以镇为节点连接县级中心地

图3 辛集城市团西北子团示意图

图4 辛集城市团北部子团示意图

北部子城市团由辛集市与深泽县、安平县整合在一起形成,3个县级中心地形成鼎足发展格局.从图4可以看出,辛集市北端的张古庄镇、深泽县东南角的铁杆镇以及安平县西南角的南王庄镇,在连接3个县级中心地过程中扮演着节点角色,这些乡镇中心地因位于行政区划边缘而可能被边缘化,但是在将其设为县级中心地的副中心后,不仅在资源的吸纳能力方面可以得到增强,而且通过整合作用能够在鼎足发展格局的中间区域产生新的增长点.前文论及,在辛集市城市团建设过程中,张古庄镇是辛集市行政区划中部区域城市化上的重要节点,在与铁杆镇和南王庄镇整合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在图4的三足鼎立结构中,辛集市较深泽县、安平县具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因此从辛集市主城区出发的与其他两个县级中心地连接在一起的城市链发展速度会更快:“深泽县—桥头乡—小辛庄乡—张古庄镇—位伯镇—新垒头镇—辛集市”城市链将深泽县、辛集市连接在一起;“安平县—东黄城乡—大子文乡—南王庄镇—中里厢乡—张古庄镇—辛集市”城市链将安平县、辛集市连接在一起,张古庄镇、南王庄镇是这条城市链上的两个节点.“深泽县—安平县”城市链需要依托铁杆镇、大子文乡建立起来,深泽县和安平县都需要在构建县级城市团方面做文章,前者尽快将“留村乡+赵八镇+桥头乡”整合在一起,后者将“大何庄乡+西两洼乡+东黄城乡”整合在一起,通过“两端促进中间”的方式尽快形成“深泽县—安平县”城市链.安平县是由“安平县+肃宁县+饶阳县”构成的“宁安片区”中的重要成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宁安片区”会成为冀中腹地内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在北部子团发展过程中,安平县在鼎足发展格局中的后期拉动力会相对较大.深泽县、安平县相对于辛集市而言,行政区划范围较小,腹地内的乡镇中心地数量较少,以县域为单元构建城市团发展空间较窄,两个县域行政单元只有融合发展,突破行政区划构建协同发展的城市体系,才能够尽快提高各自在冀中腹地内的城市影响力,“深泽县—安平县”城市链的构建就成为理性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铁杆镇、南王庄镇的地位就会凸显.

2.3.3 东部子城市团:球拍形城市发展构架

图5 辛集城市团东部子团示意图

辛集市城市团东部子团以辛集市主城区为中心通过整合深州市和衡水市的桃城区形成.在衡水市的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将冀州市纳入到了建成区内,虽然深州市没有成为衡水市主城区的一部分,但在完善衡水市城市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以辛集市为核心向东拓展,通过整合深州市以及衡水市的桃城区构建东部子团,构建“球拍形”城市团发展构架.如图5所示,球拍的外缘由3条城市链组成:其一是“辛集市—和睦井乡—前营乡—旧城镇—穆村乡—深州市”城市链(“辛深链”);其二是“辛集市—新城镇—大屯镇—赵家圈镇”城市链(“辛赵链”);其三是“深州市—榆科镇—护驾迟镇—乔屯乡—大麻森乡—桃城区—赵家圈镇”城市链(“深赵弧链”).从图5可以看出,“深赵弧链”完全位于衡水市行政单元内,将深州市与桃城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条城市链也是深州市与衡水市主城区得以联通的重要通道.前文论及,衡水市在调整行政区划过程中,虽然没有将深州市纳入建成区,但在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与主城区整合在了一起.除了在“球拍”的边缘形成3条弧链外,还要在“球拍”内部形成两条城市链,使“球拍”边缘与“球拍”的中心区域整合在一起:南北向的弧链即“深州市—东安庄乡—魏家桥镇—太古庄乡—前磨头镇—赵家圈镇”城市链;东西向的城市链是“辛集市—和睦井乡—魏家桥镇—大堤镇—护驾迟镇”城市链.如上两条城市链在魏家圈镇处交汇,魏家桥镇也正好处于“球拍”的中心位置处.在图5中,魏家桥镇和护驾迟镇分别是深州市的两个副中心,与深州市主城区形成鼎足发展格局,在推动深州市全域城市化水平提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赵家桥镇位于桃城区的西北角,在与桃城区主城区高效呼应的同时,也与魏家桥镇、护驾迟镇高效互动,在桃城区、辛集市与深州市的中间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衡水市是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构建“球拍”形城市团发展构架强化以辛集市主城区为核心的“球拍手柄”与“球拍面板”之间的联系,“东西链”是将“手柄”与“面板”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在思考深州市城市体系过程中,需要对魏家桥镇和护驾迟镇给予充分重视,魏家桥镇因位于南北链和东西链交汇处而扮演着重要角色,护驾迟镇因在深州市与桃城区之间发挥着节点中心地作用,从而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2.3.4 南部子城市团:“裙摆”发展构架

跨行政区划的辛集城市团,不仅需要向西北、向北、向东发展,也要向南发展,以辛集市为核心,将赵县、宁晋县、新河县和冀州区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裙摆”形城市团发展构架,该发展构架由4条纵向城市链和两条横向城市链构成.根据图6所示,4条纵向城市链分别是:“辛集市—田家庄乡—营里镇—范庄镇—南柏舍镇—赵县”城市链(“辛赵链”);“辛集市—苏家庄镇—四芝兰镇—大陆村镇—宁晋县”城市链(“辛宁链”);“辛集市—南智邱镇—西王镇—新河县”城市链(“辛新链”);“辛集市—马庄乡—官道李镇—小寨乡—冀州市”城市链(“辛冀链”).两条横向城市链分别是“范庄镇—苏家庄镇—四芝兰镇—纪昌庄乡—王口镇—门家庄乡—官道李镇”城市链(“范官链”);“赵县—王西章乡—换马店镇—宁晋县—贾家口镇—侯口乡—白神首乡—新河县—仁让里乡—徐家庄乡—冀州市”城市链(“赵冀链”).“范官链”是辛集市主城区与“赵冀链”上的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过渡地带,该过渡地带上的乡镇中心地分布在赵县、宁晋县、新河县、冀州区、辛集市等行政单元的交界处.“裙摆”形发展构架,以辛集市为核心呈扇面状向南拓展将附近的县(区)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为形成跨行政区划的广域城市体系搭建了平台.在如上4条纵向城市链中,“辛赵链”和“辛冀链”需要放在发展步骤的前面.赵县紧邻藁城区和栾城区,会成为石家庄市主城区外围首先得到发展的县级中心地,优先发展“辛赵链”和“辛冀链”会在辛集市与石家庄市主城区、衡水市主城区之间建立起联系,在辛集市的东西两侧各增加了一条与区域中心城市得以联系的通道.

图6 辛集城市团南部子团示意图

3 跨行政区划构建辛集城市团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辛集市为核心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城市团,不但是石家庄市向东拓展的重要触角,也是完善京津石三角形的京石边的重要节点.县域城市团的构建需要以乡镇中心地为支撑,但是乡镇中心地的分布状态以及发展基础等都会影响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因此在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团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注意避免.

3.1 基于“软区划”组建城市团

“软区划”是相对于“硬区划”而言,后者是以既定行政区划边界为界限形成的行政单元,前者是在“硬区划”基础上,通过邻近行政单元放松部分行政管辖权在充分合作意愿基础上对行政区划边界处共同管理,以互动共赢为目标而形成的跨行政单元的管理区域.严格的“硬区划”管理方式使行政区划边界在城市化进程中容易出现被边缘化问题.县域城市团依托乡镇中心地建立起来,如果不与邻近的县域城市团建立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团的空间会更加有限.“软区划”理念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当单个县域行政单元在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体系的回旋空间比较狭窄时,通过与邻近县级行政单元组合,使得行政边界处的城市发展洼地变为新的隆起,依托发展基础较好的和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的乡镇中心地在行政区划边界处能够创造新的节点,邻近的县级中心地的互动效率也能得到提升.辛集市城市团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县级中心地之间以构建更为完善的城市团为目标,从根本上能够形成“软区划”发展格局,实现以大带小、以弱带强、优势互补、区际整合的发展目标.

3.2 依托乡镇中心地构建城市链

在县域城市团建构过程中,不同层级的中心地之间需要通过城市链连接在一起,构建城市链的方式就显得很重要,依托不同的乡镇中心地建立起来的城市链,在腹地内发挥作用的程度会存在较大差异.城市链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如下几条规则:尽量通过较多数量的乡镇中心地、以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为依托、将乡镇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串联在一起、城市链不必走直线、在城市链上需要前瞻性地构造节点、邻近行政单元的城市链耦合程度足够高.在考虑城市团问题时,很多时候会将思维高度定位在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城市团层面.但是县级城市团才是将乡镇中心地与区域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其发展质量会直接影响以高级别中心地为核心组建的城市团.辛集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设立为省辖市,凸显了其在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以辛集市为核心在石家庄市腹地内构建子城市团,是广域石家庄市城市体系[21]发展的理性选择.乡镇中心地是城市团的依托,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地首先要得到发展,并成为城市链上的重要节点.

3.3 邻近中心地间形成鼎足发展格局

鼎足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地之间的基本关系,在这种格局下,中心地之间能够通过城市链建立起互动关系.辛集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设立为省辖市,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搭建起了平台.辛集市是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向东扩展的增长点.前文论及,在跨行政区划构建辛集城市团过程中论及了多个三角形,包括“辛集市—藁城区—深泽县”三角形、“辛集市—深泽县—安平县”三角形、“辛集市—赵县—冀州区”三角形等,这些鼎足发展格局依托县级中心地建立起来,县级中心地之间形成的城市链成为三角形的3条边.依托鼎足发展格局,三角形的3个顶点得到充分发展,3条边上的乡镇中心地成为节点中心地,三角形区域内的乡镇中心地与三角形的3条边得以联动发展.鼎足发展格局需要跨行政区划建立,在辛集市城市团建设过程中,县级中心地是三角形的支撑点.除了县级中心地之外,乡镇中心地之间也可以通过构建鼎足发展格局,在县域行政单元内构建乡镇组团与县级中心地呼应,在鼎足构架的中心区域尤其需要形成这样的组团,在三角形的3个顶点之间扮演节点角色.

3.4 行政区划边界的乡镇组团构建

在传统思维方式下,城市按照摊大饼方式由中心区域向腹地拓展,根据地租衰减规则,地租水平从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递减,由于利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资源向行政区划边缘富集的愿望较弱,因此在行政区划边界处构建乡镇中心地组团,对于推动全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在邻近的县级中心地之间构建起发挥过渡作用的节点具有重要意义.前文论及的“软区划”理念以及鼎足发展构架等都可以为在行政区划边界处创造新的增长点创造条件.在行政区划边界处形成乡镇组团,需要介入行政力量改变资源的流量和流向,将区位条件优越和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发展成为乡镇组团的核心.节点中心地在行政区划边界处乡镇组团的建立中发挥着拉动作用.行政区划边界处的节点也可以通过将临近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组团中各乡镇中心地发展实力相差不大,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可以形成多中心组团.乡镇中心地组团需要以产业为支撑,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化能够为产业布局合理化创造条件,稳定的产业发展基础才是城镇组团的持久支撑.

4 结论

辛集市是石家庄市“第三极”城市团建设过程中向东拓展的触角,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在行政区划内部形成基于“五片区+五节点”的“一点+一环”的发展格局,还要与周边的藁城区、无极县、晋州市、深泽县、安平县、深州市、桃城区、冀州区、宁晋县、赵县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一轴+两点+两链+四子团”的发展格局,“一轴”即“藁城区—晋州市—魏家桥镇—衡水市”城市链,“两点”是“藁城区—衡水市”城市链的两个端点,“两链”即“藁城区—无极县—深泽县—唐奉镇—深州市—衡水市主城区”城市链和“藁城区—前大章乡—大陆村镇—门家庄乡—衡水市主城区”城市链,“四子团”即西北子团、北部子团、东部子团和南部子团:西北子团由“藁城区+无极县+晋州市+深泽县”构成、北部子团由“深泽县+安平县”构成、东部子团由“深州市+桃城区”构成、南部子团由“赵县+宁晋县+新河县+冀州市”构成.根据各个子片区内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分布情况,需要形成以辛集市为核心的不同形式的发展格局:西北子城市团需要形成曲边三角形发展格局,北部子城市团需要以镇为节点连接县级中心地,东部子城市团需要形成球拍形城市发展构架,南部子城市团需要形成“裙摆”发展构架.以“分片区”为基础形成多个子团,不但能够强化辛集市主城区与周边中心地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在高效互动格局中实现共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腹地内的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发展平台,县级中心地在期间扮演着支撑角色,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团应该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思路.为此,需要基于软区划构建城市团和形成城市链,在邻近中心地之间形成鼎足发展格局,注重行政区划边界处城市团的建设.

猜你喜欢

辛集市第三极行政区划
辛集市前营乡前营村
基于“以水定需 量水而行”的辛集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河北省夏玉米机械收获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论近现代大庆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从2015年浙江高考第15题说开去
更正
我国设市城市数657个